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所谓“画龙”是指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点睛”则是理解和把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怎样“点睛”呢?  相似文献   

2.
“画龙”与“点睛”存在着这样一种辩证关系:有龙才能点睛。点睛需要画龙.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画龙点睛”才能给人以气势.给人以震撼。我们的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呢?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都让人为之困惑.或许此举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教师画龙,学生点睛.画龙点睛造就活生生的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激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互动.才能激起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把课改中“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画龙与点睛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人们都很熟悉。细嚼这四个字,倒是很有意味的。假如张僧繇当时光是画龙而不点睛,那么画得再好,也不过是一幅平面的没有生命的画罢了。反过来,要是不画龙身,光是点睛,那么即使点得再好,也不过像个亮闪闪的黑珠子而已。那龙决不至于“雷电大作,震破墙壁,腾空而去”的。可见画龙是点睛的前提,点睛是画龙的升  相似文献   

4.
画龙与点睛存在着这样一种辩证关系:有龙才能点睛,点睛需要画龙,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画龙点睛才能给人以气势,给人以震撼。我们的课堂何尝不是如此呢?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都让人为之困惑。或许此举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教师画龙,学生点睛,画龙点睛造就活生生的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激起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5.
王栋 《考试周刊》2013,(77):174-175
要画好一条龙是十分讲究的。活灵活现的身子必不可少,而那“点睛”之笔,更是尤为重要。组织好一堂课就如同“画龙”一样,要有充实的内容、严谨且合理巧妙的框架体系.而课堂中恰到好处的点拨、适时准确的小结正是那重要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6.
点睛画家     
某君自称大画家。 有人问他:“你是画什么的?” 他答道:“我是专门点睛的。” “什么点睛?” “啊呀,你怎么连‘画龙点睛’都不知道?所谓‘画龙易,点睛难’。画了  相似文献   

7.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常称之为“文眼”.我认为.好课也应该有“课眼”.有“眼”的课才有灵气。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画龙没有点睛.顿时失去了灵性。“课眼”既是课堂教学的切人点.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8.
<正>记叙文很讲究画龙点睛。所谓“画龙”就是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记叙事件,描绘场景等;所谓“点睛”就是在叙事描景的基础上恰当地穿插一些精当的抒情议论,对文中的事件,或场景,或行为,或话语等进行情感升华与主旨深化。“点睛”的文字或许只有三言两语,但它能点化出寻常事物的丰  相似文献   

9.
谢小远 《语文知识》2000,(10):54-57
在考场作文中,提供材料自拟题目写议论文的形式是很常见的。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则拟题就是“点睛”,它是写作文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怎样使文章的标题在不偏离材料主旨的前题下鲜明醒目,从而“与众不同”,成为你的“分数增长点”呢?以下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一、比喻法  相似文献   

10.
作文中,在记叙一件事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叙述事件本身,而要提炼出该事件背后的某种意义,进而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某种感受或启发。这是对文章主题的一种升华,其作用相当于"画龙"之后的"点睛’"。但近来发现,许多同学在写记叙文时有滥用"点睛"的现象,每每"升华"之后才算结篇",点睛"之后才能尽兴。提炼事件中的意义是应该的,对文章主题的升华也是必需的,"画龙"之后的"点睛"很有必  相似文献   

11.
写章似画龙,揭示题旨如点睛。章的中心,是全篇之要,是作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作时如何点睛?要根据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需要来选择恰当的方法。点睛无定法,点睛必有法。在初中语教材中,常用的点睛方法有八种:  相似文献   

12.
文章的高度,取决于作者思想的深度。要把你思想的深度揭示出来,画龙点睛是常用的写作技巧。从表达方式说,“画龙”就是描述,“点睛”就是议论或抒情,二者相互为用。点睛可以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判断,可以就个别事物点出它的普遍意义或在意境上加以升华。俄国伟大作家屠格涅夫在青年时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年轻的心已不愿负担人世的孤独和艰辛。他来到悬崖  相似文献   

13.
何忠朝 《高中生》2013,(2):10-11
记叙文当然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并不是说记叙文中就不需要议论。记叙、描写犹如“画龙”,议论则是“点睛”。议论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如果用得合适,往往能使记叙文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余俊 《同学少年》2008,(12):11-11
画龙点睛,运用在写作上,是指在紧要之处着上关键一笔,或用一句精彩的话点明题旨,使文章更为精辟传神、生动有力。作文需要有全面完整的表现力,既要有纪实,又要有写虚。纪实,即"画龙";写虚,即"点睛"。无论龙画得多具体实在,如果没有点睛之笔,也会缺少灵性。因此,写文章要虚实并举,"画龙"与"点睛",二者不可偏废。不同的文体,对虚、实两方面的需求会有不同的侧重,但两者必须结合,才能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教师的角色要发生一些变化,不能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唯一手段。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但同时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又不能降低,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画龙点睛”的策略,即“画龙”让学生自主完成,“点睛”由教师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文眼”     
画龙要点睛,文章要有文眼。这就是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的"凡佳章中必有独得之句"。  相似文献   

17.
有一句成语叫“画龙点睛”,意思是说画龙画得神不神关键看龙眼画得如何,龙眼画好了,龙就活了。如果把物理教学中的“启发”比喻为“画龙”,那么能抓住问题的要点和关键,画出恰当的图形进行启发就可称之为点睛了。因为好的图形具有语言表达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它具有形象和概括性的特点,能清楚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常常是铺陈有余而升华不足,只知“画龙”,不会“点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教给学生结尾“点睛术”。一、以小见大,深化主题在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结尾时,教师应教他们小事、琐事中挖掘出深层含义,用一两句话点出来。位学生在《一件使我脸红的小事》一文里,写了自因为生病耽误了许多功课,好友小勇帮他补课,他误以为好友是为钱才这样做的,遂向父母要了几十钱作为“辛苦费”送给小勇,却被小勇婉言拒绝的事文章初稿就事写事,没有升华。经点拨,小作者在稿结尾时写道:“虽然在当今社会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毕…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数学新课程教学是“画龙”,那么复习课就是“点睛”.复习课是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及方法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归纳与总结,达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技能自动化,基本方法思想化的目的.由于复习课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因此学生往往会感到没有新鲜感,老师也感到不好上,上不好,但其重要性人人皆知,所以近几年来,如何上好复习课便成了教学研讨中常见的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它不仅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是新课堂的亮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新课堂的一大特色。然而,诸多老师在课改实验中,只注重了课堂形式的活跃,而对课堂实际内容的教学效果却不太讲究,没有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点睛”作用,这就是典型一例。众所周知,画龙必须点睛,龙才能活起来。在思想品德新课堂中,虽然多数教师都运用了“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归纳”的活动方式,然而在我听过的几节观摩课中,前三环学生都很出彩,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