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牧户是草原牧区的最基本经济社会单元,对气候灾害极为敏感。基于问卷访谈获取的第一手数据,本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区主要气候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区域应对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雪灾发生几率自东向西递减趋势显著,多次雪灾和多次严重雪灾分别主要发生在以锡林郭勒盟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中东部与南部和以呼伦贝尔为代表的东部地区;而降水量居中的内蒙古中部区域旱灾发生的几率略高于干旱的西部地区,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中部和东部牧区更易受到干旱的威胁;②旱灾发生时,牧户主要通过灾中转场放牧、购买草饲料、出售牲畜等措施应对,而雪灾应对措施则主要以购买草饲料为主,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当比例的牧户采取了在秋季备足草料的预防措施;③政府采取以尽快恢复生活为主的实物帮助和以增强恢复生产能力为辅的资金帮助对应对旱灾和雪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西部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南部,是松辽平原农业区向西部草原牧区过度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带,总土面积4.7×104km2,占吉林省总面积的25.36%,辖白城和松原10个县(市、区)。全区有较丰富的水、土、生物和石油资源,为我省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呼伦贝尔实施效果及奖补资金落实情况、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草原生态恢复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牧区调研。经过调研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促进了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恢复,牧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在落实过程中在管理体制、资金分配、草场确权等方面产生一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设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的长效机制,完善草原管护制度及产权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锡林郭勒盟及周边27个气象站点近30年的逐月降水量与月平均温度数据,计算出了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区1980年~2010年间5~9月的相对湿润度指数,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区的5~9月间的干旱灾害危险性作了区划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西部地区;中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中部地区;低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西部草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西部经济相对落后,旅游业发展相对迟缓,再加上草原分布区大都地处偏远,远离区域经济中心,因此西部草原旅游的发展更加缓慢。1、西部草原旅游区旅游开发程度低跟东部的旅游景区相比,西部草原旅游区的开发相对较晚。跟西部其他类型的旅游景区相比,草原旅游区的开发程度相对较弱。因此无论是在大的地域范围还是在小的地域范围内,西部草原旅游区均受到其他旅游景区的形象遮蔽。旅游地之间  相似文献   

6.
一、东北地区荒地资源概况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地处温带湿润、半湿润的森林与森林草原带,西部呼伦贝尔高平原、西辽河平原跨进半干旱的草原地带,北部大兴安岭山地邻接西伯利亚寒温带,而辽宁南部则进入华北暖温带边缘。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而较湿润,(?)10 ℃积温一般都在1600—3200℃,无霜期90—180天,除大兴安岭山地海拔较高地段热量不足、耐寒作物也不能稳定成熟外,大部分地区都能满足谷类作物、甜菜、油莱、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1-2001年青南牧区气温、降水、积雪以及500hPa高度场和850hPa温度场资料,分析了青南牧区多雪年和少雪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若青藏高原与中亚地区850hPa温度距平场配置为“南 北-”型、高原西部与中国东部地区500hPa高度距平场为“- ”型,或印度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东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北美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偏强以及北半球南下的冷空气次数偏少时,青南牧区易多雪。反之易少雪。冬季平均积雪量与降水、气温分别呈正、反相关。平均积雪量预测方程入选的前期因子集中在春、夏季的高度场,表明前期北半球高度场变化对青南牧区冬季积雪的预测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生态功能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地退化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草地退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本文利用长时间序列的MODIS数据,采用基于植被覆盖度的草地退化监测方法,对2003-2012年10年期间呼伦贝尔生态功能区草地进行了动态监测,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气候数据对草地退化指数的年际变化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环境表现较为脆弱,草地退化指数年际间变化剧烈;生态功能区草地退化等级全区呈差异分布,西部地区较中东部地区退化现象严重,但是近几年西部地区草地退化现象有所好转,东部地区有所加重;结合气象和人为因素综合分析表明,极端气候和采矿、工业建设等人类活动是功能区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设计实现了呼伦贝尔农牧场草畜平衡管理系统,系统以呼伦贝尔农牧场牲畜饲养、饲草料与草地资源数据为基础,进行草畜平衡测算。实现了呼伦贝尔农牧场草原载畜量与载畜压力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农牧场的草畜平衡状况进行评估。笔者基于呼伦贝尔农牧场草畜平衡管理系统评估结果,分析了呼伦贝尔农牧场草畜平衡现状,并给出了相应的规划布局建议,保障草原的恢复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勒泰地区北为阿尔泰山,西南有萨吾尔山,南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部为广阔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冲积平原,自然区划上属温带荒漠草原棕钙土地带。这里有丰富的天然草场和水、土、森林资源,历来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解放后,本区在农牧业生产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发展中存在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资源的严重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并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生态—经济区的主要特征与症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根据西部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的地域分布规律,选取包括自然条件如降水、气温、地形、光温生产力、初级生产力与环境人口负荷评估状况,水资源情况,土地利用情况,生态景观退化情况,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情况等,划分出三级西部生态-经济区划的分区.根据西部生态经济区划的东部、西北和青藏高原三大地带,以及28个三级生态-经济区的具体情况,具体阐述了各生态-经济区的主要特征与症结,分别从各主要分区的自然背景、社会发展和经济综合指数分析西部各生态-经济区的主要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依据区划中的地带性特征,针对不同的典型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国务院基于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政策要求草原牧区根据自身草场状况施行禁牧或草畜平衡措施,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目标。本文基于此背景对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锡林郭勒盟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经济发展和牧民自身3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草原的地理分布及现状 1.草原的地理分布 温带草原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中纬度地区,主要见于欧亚大陆、北美和南美。这里夏季温和、冬季寒冷、春季和夏季有一明显的干旱期。由于低温少雨,草群较低,其地上部分高度不超过一米,以耐低温的旱生禾草为主。我国草原属于温带草原。 我国草原的分布,北从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起,呈带状往南延伸,从北纬50°到北纬28°。北部松嫩平原海拔120—200米,西辽河平原400—500米,内蒙古高原1100—1200米,鄂尔多斯高原1400—1500米,黄土高原西部达2000米以上,最高达3000米,再往南进入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5000米以上。我们知道,纬度南移,气温随之增高,而海拔升高,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草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内蒙古干旱、半干旱传统草原牧区牧民生计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其中,脆弱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灾害、生态压力等方面,而不稳定性表现在牧民收入过于单一、生产生活支出的骤增和个人消费观念的转变等有关,以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为例,对该区域的牧民生计情况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牧民收入的几点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推动草原畜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提高非牧就业机会;实现牧民收入多元化;加快完善草原牧区民生保障事业等对策措施,以期促进牧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牧民生计质量的实质性提升。  相似文献   

15.
牧户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牧民生产效率、增加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在对现阶段草原牧区适度规模经营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牧户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路径,从而提出了促进草原牧区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这里有一座中等城市叫渭南。它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  相似文献   

17.
1基本情况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是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业旗,地处大兴安岭南端支脉,科尔沁沙地西缘,浑善达克沙地接壤地带,全旗总土地面积142.67万hm2,草牧场面积120.28万hm2,其中,沙地面积为24.9万hm2,阿鲁科尔沁旗共辖11个苏木乡镇和一个社区,其中纯牧区苏木镇5个,农区及半农半牧区乡镇6个,辖245个嘎查村,现有人口29.9万人,总户数8.9万户,2005年末全旗大小畜存栏133.86万头只,牧民人均收为1 965元。牧区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以来,虽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养畜积极性,牲畜存栏头数发展较快,但是,随着草原沙化退化,草畜矛…  相似文献   

18.
<正>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畜牧业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其产值在全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全省农业生产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努力探索高寒草原畜牧业发展之路在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国家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并运用许多新的技术、经营理念、方法和措施推进畜牧业发展。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从"九五"计划至2004年,全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建设投资达24.27亿元。治理退化草原3495万亩,退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管理》2017,(5):54-58
本文基于1998~2015年内蒙古牧区县畜牧生产数据,运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和C-D生产函数,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背景下研究内蒙古牧区肉羊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各要素的贡献份额和牧区肉羊生产规模效应,评价牧区肉羊产业技术效率,以期为政府制定肉羊产业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保护、改善草原生态,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增加牧民收入为目标,给博乐市下发退牧还草建设资金,用于建设高产优质饲草料地和养殖小区,对实现保护草原生态,改善牧区生产条件,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对博乐市退牧还草项目区条田进行了工程测量和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