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立于1955年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在走过了30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后,于1984年1月召开了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迎来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蓬发展的新时期。从那时起,到1994年6月召开第七次院士大会,其间整整十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学部委员明确性质、职能,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建立院士制度,完善学部领导体制,参照国际惯例和根据中国国情,逐步与国际科学界接轨的十年,是通过三次选举,增选了一大批学部委员(院士)和首批外籍院士,使增选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十年,是学部委员重振雄风,学部工作再创辉煌,进一步发挥学部和学部委员(院士)作用的十年。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部委员(院士)制度及学部工作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1980年,在学部委员停止增选20余年之后重建了选举制度。经过短期的实践与摸索后,在1984年的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上确定了“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的这一功能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于1984年1月5日至12日在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邓颖超、万里、习仲勋、王震、韦国清、方毅、余秋里、宋任穷、张廷发、姚依林、秦基伟、乔石、田纪云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幕式,接见了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全体成员,并同与会的学部委员合影留念。张爱萍同志还从外地寄来了贺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严济慈致开幕词。方毅同志首先向大会表示祝贺,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全文见1984年1月6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传达了赵紫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关于召开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给国务院的报告上所作的批示;传达了中央书记处对召开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和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重要指示;并作了工作报告。他在报告的第一部分中说,自1981年5月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以来,中国科学院认真贯彻了党中央关于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指示,在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加强学术领导,组织了对许多重大问题的学术评议;积极参加了全国科技规划的编制工作,对一些地区、行业的规划提出了建议,并在着手编制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4.
6月1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公布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作为院士制度的基础和学部工作的基石,自1992年首次通过以来(时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因1993年学部委员改称院士,1994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其后经过7次修订,本次是第8次修订。  相似文献   

5.
科教大事     
《科学中国人》2006,(9):77-77
社科院建立五大学部产生首批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8月3日宣布建立五个学部,并产生首批47位学部委员和95位荣誉学部委员。新建立的中国社科院学部是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咨询和科研协调机构,包括文史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方克立等47名学术水平为国内或国际学术界公认、学风优良的在职知名学者,被推选为首批学部委员。丁伟志等95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威望、对哲学社会科学有杰出贡献的离职资深学者,被授予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不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正>6月1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公布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作为院士制度的基础和学部工作的基石,自1992年首次通过以来(时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因1993年学部委员改称院士,1994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其后经过7次修订,本次是第8次修订。  相似文献   

7.
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颁布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规定:增选学部委员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继1991年增选之后,今年又在全国各有关方面推荐、初选的基础上,经过学部委员认真评审、民主讨论和充分协商,并于11月下旬进行差额无记名投票,产生了选举结果。按规定程序,各学部常委会对选举结果进行了检查确认,12月11日学部主席团会议对各学部的选举结果进行了审议并通过,紧接着,一并将选举情况和选举结果报国务院备案,选举结果已分别正式通报全体学部委员。今天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8.
1955年6月1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学部委员大会,宣告学部正式成立。今年是她诞生40周年,我做为学部筹建工作的参加者,心情格外不平静。  相似文献   

9.
我就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以来的工作情况、当前的形势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作用等问题,向大会作一汇报,请各位学部委员审议。  相似文献   

10.
1981年5月召开的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是中国科学院实行领导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试行章程》,依据章程民主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及其学部的领导机构成员,实现了学部委员大会由咨询机构到决策机构的重大转变,使中国科学院建立学部委员大会和主席团决策的集体领导制与领导机构民主选举制、领导职务任期制。这是中国科学院领导体制的一次历史转折,标志着新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进步,在全国具有率先示范的意义。然而,主要由于学部委员间的分歧很大,这次大会未能实现建立与学部委员并行不悖的院士制度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6(3):249-250
1983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改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及主席团的性质和职能,确定学部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努力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决策工作。几年来,各学部组织学部委员和有关科学家积极主动地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受到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正值增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之际,我刊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学部的作用采访了涂光炽、王大珩、林兰英、陈芳允等四位学部委员,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学部从1955年6月1日成立到现在,已经35年了.学部的建立,曾被声称是“促进我国科学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标志着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中的新阶段的开始”.长期以来,学部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机构,学部委员是中国最高的学术荣誉.那末,为什么要成立学部?学部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有过那些变化?学部开展了那些工作,作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月十日至二十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是我国科技界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大事。这次大会的重要成就,是实行了中国科学院的体制改革。参加大会的有三百三十二名学部委员。我国自然科学各学科科学家的优秀代表,庄严地行使了学部委员大会作为中国科学院最高权力机构的各项权力,第一次真正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决策。这次会议宣告:中国科学院不再是一般的行政机构,而是依靠科学家进行领导、特别是学术领导的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综合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4.
科技动态     
<正>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闭幕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分别于6月13日、11日在京闭幕。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学部各项工作。他指出,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是一次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分别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科技工作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明确了学部未来两年的工作重点;修订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为  相似文献   

15.
第六次学部大会隆重召开了,这里我对1981年以来化学部的主要工作做一简略回顾根据1981年通过的“中国科学院院章(草案)”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简则”,化学部常委和学部委员们一起,积极开展工作,评议了中国科学院所属全部15个化学方面的研究所,评议了一些专题和学科领域,组织和参加了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科技攻关项目的论证以及成果的推广各种活动,评议审查并确定了一大批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研究课题,还在职称、学位授予,机构改革及其它咨询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工作。在此期间学部的工作无论对中国科学院还是对全国的科技事业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6月1日,适逢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60周年。究竟何为学部?对于局外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理解的事。根据现行中国科学院章程:"中国科学院由学部和院属机构组成";"中国科学院学部由全体中国科学院院士组成"。由此可见学部非常高端,但在中国科学院的组织构架中学部却别居一旁,与其重要地位似乎并不相称。这种局面,并非自来如此。学部成立之初即是中科院的学术领导机构,30多年前,全体学部委员大会甚至是中国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于1996年6月3日至7日,同中国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朱镕基副总理向大会作了经济发展形势和国有企业改革及技术进步的报告。大会听取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周光召的工作报告,各学部常务委员会主任也分别向各学部院士作了工作报告。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10名第二批外籍院士,完成了学部主席团、主席团执行委员会、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的换届工作,修订了院士章程,颁发了1995年度陈嘉庚奖,进行了学术交流。现将领导讲话、工作报告、有关文件资料刊登于后。大会学术报告将分期连续刊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4):373-376
在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上的报告………………………周光召( 95)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工作报告(摘要)…………………………马大t(102)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工作报告(摘要)…………………………….·。··@严东生(105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工作报告(摘要)………………………………徐冠仁(107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工作报告(摘要)…………………………………涂光炽(109)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作报告(摘要)…………………王大靖、师昌绪*12)在中国科学院一九九二年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卜…………··胡启恒*15)在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建立是在1953年开始酝酿的,当时提出学部委员的条件是:学术成就,对科学的推动作用和忠于人民事业。1953年在推荐的527位候选人中,选出了233人,其中技术科学部40人。第二次增选是1957年,在21名中有3人是技术科学部的委员。第三次增选是1980年,在1000名候选人中选出了283人,其中技术科学部委员64名。第四次增选就是去年,在当选的210名中,有68人是技术科学部的学部委员,占32.4% (不幸的是建筑学家戴念慈在选完后即逝世)。当前技术科学部共有学部委员135人(其中女委员5人)。原有学部委员的平均年龄为74.7岁,增补后平均年龄为68.1岁,比原来降低了6.6岁,仍然偏高。这些委员来自70多个单位与工厂企业。如果按信息,材料与矿冶工程,机、电、宇航、能源与工程热物理,土木、水利、建筑与力学四类学科划分,委员的分布如表1。  相似文献   

20.
1983年1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改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及主席团的性质和职能,要求学部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努力研究我国现代化问题,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决策工作.据此,我们学部委员感到有为国家科技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的责任,但是,需要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那就是由等待别人交付任务转变为积极主动提出咨询.实践证明,积极主动开展咨询工作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早在1982年在长春市召开的技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