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习乘法分配律后,学生在解决形如α÷(b+c)的计算问题时,常常会受其干扰把原式改写成a÷b+a÷c来进行简算。并自己命名为“除法分配律”。为此,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相似文献   

2.
一、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1÷3= 36÷4= 18÷6= 28÷7=  相似文献   

3.
老师讲过,加法和减法之间有联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如:30+10=40,则40-30=10,或40-10=30;乘法和除法之间也有联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20×3=60,则60÷3=20,或60÷20=3;加法和乘法之间还有联系.  相似文献   

4.
概率问题是高中数学新增重要问题,主要涉及古典概率、互斥事件和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积的概率等.重点考查两种事件之间概率的运算,运算类型可分为“+、-、×、÷”四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运算.本文仅从运算角度看概率问题,举例(2004年高考题)如下.  相似文献   

5.
概率问题是高中数学新增的重要问题,主要涉及古典概型、互斥事件和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积的概率以及贝努里概型。重点考查两种事件之间的概率运算、运算类型可分为“+、-、×、÷”四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运算,本文从运算的角度看概率问题,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比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杂。为了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我过去在教这部分教材时,注意了如下几点: 一、复习运算顺序和分数四则计算法则。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须具有运算顺序的知识和综合运用分数四则计算的技能。如果学生对此掌握得不牢,就会影响四则混合运算的正确。我在教四则混合运算之前,先根据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进行一次系统的综合复习,特别是学生在分数四则计算中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更要着重复习,防止他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混淆计算法则。如进行带分数加除混合运算,把加数也化成假分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把乘数的分子分母也颠倒过来等等。二、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除了指导学生熟练地运用一些基本计算法则以外,还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如1 1/5+1 17/36+3 4/5,利用  相似文献   

7.
一、挖掘速算“基因”,提高计算能力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不仅要求学生计算的正确、迅速,而且要求合理、灵活。为此要引导学生按看(数据特征)、想(运算定律、性质)、变(运算顺序、符号)、算(计算结果)、查(计算差错)五个步骤进行计算。例如,8087-87×360÷60+391一题,要引导学生看到“87×360÷60”速算“基因”,想到乘除混合运算的结合性,利用它来改变运算顺序:8087-87×360÷60=8087-87×(360÷60)这样就可使运算简化。  相似文献   

8.
【一般解法】A、B、c、D四个数两两相加共得到六对数:A+B、A+C、A+D、B+C、B+D、C+D,每个数都被加了三次。显然,四个数的和为:(24+26+30+34+38+40)÷3=64,则它们的平均数为:64÷4=16。综合算式为:〔(24+26+30+34+38+40)÷3〕÷4=16。  相似文献   

9.
一 商品销售问题基本的等量关系 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进价 打折销售:一件商品打甩折销售即是在原价上乘0.1n销售盈利=(售价-进价)×售出件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的总复习,既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阶段所学的计算部分的知识,又可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在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输入,使学生逐步形成思维定势。在总复习中的教学中,教师更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我在设计例题时总的指导思想。一、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例1.口算,并说出各个算式的意义: 2500+7500 3010-1010 3×17 87÷3 3.46+0.6 12.02-2.02 0.8×1.8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些屡屡出现的错误:44—19=35,36×2=82,29÷3=8……5,如此等等,我们在痛心疾首之余,往往会疾言厉色地批评这些错误的小主“太粗心”。  相似文献   

12.
三倍角公式有两种形式:sin3θ=3sinθ-4sin^3θ,cos3θ=4cos3θ—3cosθ;sin3θ=4sinθ·sin(60°-θ)sin(60°+θ),cos3θ=4cosθcos(60°-θ)cos(60°+θ).  相似文献   

13.
龙青 《云南教育》2008,(10):33-33
中括号是数学中的一种符号,以往的教材是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题引出的,即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后发现单用小括号不能正确解决问题,必须运用中括号才能顺利解决问题。含有中括号的算式至少含四个数、三种运算。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在编写“中括号”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创设任何生活情境,而是以计算式题的形式直接呈现:“我在数学报上看到这样的算式:360÷[(12+6)×5],怎么算呢?”  相似文献   

14.
问题提出老教材中,方程2x+12=26的解法及依据如下:2x+12=26解2x=26-12(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x=14.x=14÷2(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相似文献   

15.
例1 计算(-2)÷(-4)-8×(-9)  相似文献   

16.
“倍”的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之一。教材是在讲了乘法的意义之后,引进“倍”的概念的。可是,在教学中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学生说出2的3倍是多少,即2×3=6,学生却回答说“6是2的3倍”,变成了6÷2=3。  相似文献   

17.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还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一、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要求学生先做课本练习十七第 1大题,让学生说出各小题的结果。师生一起评论、纠错,复习旧课。   (二)引入新课: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本节课的两道复习题:①板书: 125+ 45÷ 15- 96。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道整数四则运算题。提问:这道题有哪些运算?该怎样运算?生答:有加、减、除,应先乘除后加减,老师把学生正确回答板书在题右方,并要…  相似文献   

18.
一、混合运算小学第五册(六年制)第二单元的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先乘除后加减和脱括号运算的开始.它是在加、减、乘、除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学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教学34页的例1、例2前,先让学生复习只含同级运算的两步计算题.如:(1)165-15+2,(2)130+21-3,(3)6÷2×3,(4)6×2÷3.让学生回答运算顺序,再口算出得数.随后教师出示尝试题:①165—15×2,②130+21÷3.让学生自学课本例1和例2.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看例题中的箭头和旁注.通过尝试练习、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使学生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书上第36页的例3和例4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计算;11×4+2和100-95÷5,然后给它加括号,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意义的教学,揭示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和列式计算文字题之间的逆向转换关系是突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这个难点的关键。对此,我校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尝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克服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机械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片面性,从低年级开始启发学生理解四则运算式题的意义,建立和、差、积、商的概念。例: 5+ 3,求和的运算; 5- 3,求差的运算; 5× 3,求积的运算, 15÷ 3求商的运算。以上算式所得的结果分别为和、差、积、商。   2克服单纯把…  相似文献   

20.
一、尴尬——老师被学生问住了 最近,在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课时,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上课的内容是“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课堂上教师按教材提供的路径和素材组织教学,先让学生解决了购物情境中的两个实际问题(列式为:20+5×3和50-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