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庆林 《传媒观察》2005,(11):45-46
一个新闻媒介的传播内容是否受到人们欢迎,是由两个基本层面的问题决定的:一是它所传播的内容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二是它在同类内容传播中的优秀程度。两者缺一不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0年的调查表明,从报纸自身的情况看,人们对报纸在信息获得方面的期待可以分为三个梯次:①、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新闻背景,获得分析解释、了解社会观点和社会思潮、了解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  相似文献   

2.
广告何其多     
广告作为经济信息的一个传播手段,对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可是,为何众多读者却对报纸刊登广告喷有烦言呢?其原委不难探明,即有些报纸刊登的广告太多、太滥。众所周知,订户订报(尤其是综合性日报),是为了看报,从中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并看看广告,获得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信息。如果报纸每期刊登广告过多,不仅  相似文献   

3.
读者每天打开报纸,首先要看第一版.道理不用多说,因为第一版是报纸的第一个要闻版.一般读者每天总是急切地想从这一版上了解国内外发生了什么最重大最新鲜的事情,发现事物发展的方向,获得最新的知识和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正确方法,这就给第一版的编辑工作带来了最重大的任务:怎样把这个版编成名符其实的第一版、要闻版?这里,我想谈谈个人参加人民日报第一版编辑工作的若干体会.当然,报纸第一版的任务是因报而异的.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有差异,综合性报纸和专业性报纸有差异,即各有其重点;不同性质的报  相似文献   

4.
有资料显示,读者购买报纸,基本上要满足四种需求:第一,新闻的需求: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发生的重要信息;第二,资讯的需求:希望获得对阅读者自身有价值的信息;第三,知识的需求:获得最新的知识并"日积月累";第四,阅读的需求:通过阅读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学陶冶.要满足读者的这些基本需求,专刊的内容是不可小觑的.在目前的很多生活类报纸中,专刊往往扮演的是作为社会生活中某一门类内容有机组合的角色,它常被划分成几个清晰的板块,例如教育、职场、健康、时尚、情感等,  相似文献   

5.
广告何其多     
广告作为经济信息的一个传播手段,对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可是,为何众多读者却对报纸刊登广告喷有烦言呢?其原委不难探明,即有些报纸刊登的广告太多、太滥。众所周知,订户订报(尤其是综合性日报),是为了看报,从中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并看看广告,获得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信息。如果报纸每期刊登广告过多,不仅削弱了可读性,而且本末倒置,背离了大多数订户订报的主要目的。因此,读者完全有理由对这种只顾自家盈利,不顾读者读报主要目的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营造版面设计的风格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报纸的版面风格,拥有自己独特而生动的版面"语言",才能够吸引读者。版面的风格正是报纸内在个性的外在表现。人们在浏览报纸版面,看到其形式上的独特性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内容上的独特性。那么,如何打造属于一张报纸的独特版面风格?这就要求版面编辑创造出带有丰富"表情"的版面,新闻版应力求清晰、沉稳、大气,体现新闻内在的分量和震撼力;经济版要活泼生动,巧用照片、漫画及图表,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经济信息和知识;生活副刊版则应热情时尚,通过充满趣味的编排设计方式,传达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三个月前,一张大型的综合性的晚报——"羊城晚报"在广州市创刊了.这是一张在内容、风格上具有一定特色的报纸.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广大读者不仅每天早上要从报纸上了解国际国内大事,而且希望在做完一天工作之后,能够及时了解到当天社会上发生的新鲜事情;不仅要求通过报纸来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而且要求通过报纸增长各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报纸是因读者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满足不了读者需要的报纸是难以发展的,尤其在当今处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广大读者,对信息、知识的有效需求大大增加,对报纸的选择性越来越强,报纸若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很容易被竞争的洪流所淘汰.因此,把报纸办得有份量有特色,是报纸得以发展的关键《农民之友报》是省供销社于1983年为“三农”服务而创办的.十几年来,她以农民读者为上帝,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为科技兴农奔小康当好良师益友,为繁荣农村经济建设服好务,赢得了一批忠实的农民读者,农民之友报的副刊,更为读者喜闻乐见.按农民需要立“友”字特色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农民之友报的副刊应给农民提供些什么或者说农民需要从副刊上得到什么实惠?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农民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一切与他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新信息,获得新观念;需要对他们最关心而又迷惑不解的事情作出合理的带有政策性的解疑释惑;需要新知识;需要获得娱乐和美趣、艺术享受.而现存的单一的文艺形式的副刊已不能满足农民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于是在1996年初小报改大报中,我们大胆创新,在“友”字上做文章,把最能体现“友”字服务特色,又为广大读者喜爱的《文苑》、《生活之友》、《法庭内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了<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三家报纸,对其新闻中的女性政治人物报道和女性形象采用量化、内容分析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两国主导报纸中有关女性政治人物报道的现状,了解不同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共性与差异,考察其对性别议题的报道广度和深度,发现报道优势与盲点,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女性政治人...  相似文献   

10.
陈旭 《档案时空》2003,(3):17-19
热爱学习的毛泽东,书报成为他吸取知识的一大源泉。战争年代,他往往从敌方小报一些新闻报道中捕捉战机,获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报纸上的信息成为他了解敌方、赢得主动的一大法宝。建国后,毛泽东非常重视报纸的作用,常常为报社作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1.
一、市场形势逼迫法制类报纸必须办好要闻版,以参与市场竞争 要闻版是一张报纸的“拳头”,是吸引读者的亮点。据北京地区报纸读者的调查,有76%的读者之所以喜欢阅读报纸,为的是从报纸上获取各类新闻。这个数字也告诉法制类报纸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要办好要闻版,用高质量的法制新闻去赢得76%的读者中的一部乃至大部。这份调查材料又说,通过读报纸学习法律知识的读者约占34%,与通过读报了解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生活等方面信息的读者数量相比居于中游。这又提示法制类报纸,必须把办好要闻版和充分施展自身在法律专业知识方面的专长结合起来,以生动活泼的法制新闻和具有权威性的对法律知识的宣传,赢得更多读者的关注与喜爱。这份调查材料还表明,“在报摊邮亭零买报纸已成为读者第一位的读报来源”,在18岁以上的读者当中。52%的人是“在报摊或邮亭零买”而获得和阅读报纸的。因此,法制类报纸应当及早对自己的发行方式、发行渠道作出战略性调整,在巩固和发展固定订户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和面向零售市场。而要做到这一点,办好要闻版,把良好的第一印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吸引和促使他们慷慨解囊就成了自然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对于许多女性来说,传媒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她们的观念。作为报纸来说,怎样通过女性报道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激发当代女性投身经济、政治、社会的热情,争夺女性读者的眼球,应是办好报纸、提升报纸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报》作为家庭生活类报纸,应该是读者了解时事、丰富知识、指导人生、预告节目、引导消费的首选媒体。作为一种报纸,其中的新闻事实类报道是必不可缺的内容之一,但是多年来因广播电视报是周报,不能满足新闻的快速、及时的时效性需求,使其读者群、发行量和知名度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只有扬长避短,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报纸国际版的图片采用率越来越高.国际新闻图片如何契合核心读者的知识层次、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涉及报纸编辑思路和采编要素.  相似文献   

15.
博览     
报纸的外向性明确报纸的外向性,从根本上改变封闭和半封闭状态,是新闻传播媒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报纸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造和发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广大读者,是外向性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人们需要通过传播媒介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而且了解得越多越快越好。报纸的外向性,还表现在新闻媒介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公开性。除了国家机密和某些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16.
马智 《记者摇篮》2005,(1):48-49
同为记者,作为专业财经报纸的记者和党报记者、都市报记者有着不同的要求。专业财经报纸除了要求记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具备新闻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一般的新闻规律外,还要熟悉和了解证券市场,懂得资本运作的方法,了解《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总而言之,做财经记者需要具备“两个专业”。  相似文献   

17.
报纸作为20世纪三大传媒之一,是极为重要的信息产业.它对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信息的开发和传播;它对舆论的导向和国际国内政治生活的监督;它对经济生活实施的影响等方面都在发挥着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报纸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作为报纸的主要生产者之一的编辑,他们对报纸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是因为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使人们获得了一份可读性强、可信程度高、信息蕴藏量大的精神产品.也正基于此,本文拟就从几个方面对编辑的创造性思维和才能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男人读报纸,女人读杂志,在当今报刊出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长期存在于出版界、主导出版人思维模式的认识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市女性把阅读兴趣投向了报纸,尤其是都市生活服务类的报纸,甚至日报中的服务类版面,如教育、时尚、养生等,其读者多为女性。纵观全国各大城市的报业市场,每个城市都有几家生活服务类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些区域性报纸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它们如何在市场上求得生存? 形势的发展,势必要求区域性报纸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此类报纸走出区域,更好地反映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不仅让当地人了解自己,也让当地人了解世界。这就要求区域性报纸的报  相似文献   

20.
新闻文摘     
如何看待党报、严肃性报纸对党报、严肃性报纸如何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喻权域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新闻年鉴第十六次年会上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地说,同某些专业报,特别是生活娱乐类报纸相比,党报、严肃性报纸似乎不大受读者欢迎,其发行量有的不如那些报纸大。但不能就此以为党报、严肃性报纸办得不好。其实,世界各国都存在严肃性报纸读者较少的问题。但是要了解世界和国内大事,还是要看党报,着严肃性报纸。外国人要了解中国,首先还是要看《人民日报》,俄们要了解世界,首先要看《纽约时报》、《泰晤士报》,D这类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