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的发展使精神消费在人类消费总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人类的消费出现了精神性转向趋势。与物质消费相比,精神消费在消费对象、消费主体以及消费过程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精神消费是一个外延极其广阔的消费领域,包括生态精神消费、物品精神消费及文化精神消费等多种类型。精神消费对于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对于促进精神生产的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第一性的存在 ,消费文化本质上只是我们反映消费而获得的关于消费的思想、观念、知识和理论。讲消费文化旨在强调消费者在消费中必须学习和运用人类认识消费的积极成果 ,增强消费行为的自觉性。把消费文化理解为优美的消费环境、具有文化味的消费资料和以此为对象的消费活动 ,会引起理论上的混乱 ,并妨碍消费文化指导作用的发挥和消费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晁乐红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5):87-91,96
解决我国消费问题的出路之一在于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即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转变,从实物消费向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发展。结构升级的消费不仅是促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增长消费”,同时也是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绿色消费”,更是促进消费者自身发展完善的“人文消费”。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的商品消费异化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消费异化论、后马克思主义消费符号论为理论工具,剖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体异化、消费客体异化、消费方式异化等异化消费的症状,旨在引导大学生养成消费文化自觉意识、建立消费文化的中国身份和构建网络消费文明.  相似文献   

5.
陈雯  陈爱华 《江苏高教》2023,(1):98-102
审美消费是将美感获取作为主要诉求的一种消费样态。大学生是审美消费的先锋,其审美消费主要集中在身体消费、网络景观消费领域。当前,大学生的审美消费遭遇消费异化的伦理图景,即异化为炫耀性的符号消费、奢侈性消费、享乐性消费、低俗化的感官消费等,并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大众传媒、广告和时尚工业的运作,大学生审美素养欠缺和消费价值观错位是大学生审美消费异化的主要成因。为了超越审美消费的伦理困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突出审美教育的精神价值,实现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质增效。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审美消费,加强消费伦理教育。第三,探寻生活美学,呼唤优雅消费,引导大学生在审美消费中迈向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当前小学生消费现象和种类的调查,发现一些小学生存在满足型消费、攀比型消费、模仿型消费、受诱型消费和超前型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客观分析这些不良消费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进而提出良好消费习惯培养的五种对策即端正消费教育观念,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同步,管好孩子的零用钱,开展丰富多彩的消费教育和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检查监督。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产品的日渐丰富以及媒体等因素的推波助澜,消费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大众消费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异化消费。从异化消费到符号消费虽然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加了社会财富,但是一些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显现出来。本文通过"双十一"消费现象分析异化消费,从而对当前异化消费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存在娱乐性消费多于发展性消费,以及非理性和盲目性消费、低层次消费现象等误区.要重视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精神文化消费习惯;要努力为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消费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消费是为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受教育者本身与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各种货币支出.教育消费不单纯是一种消费,还是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教育消费属于生活消费的范畴,是一种文化消费,也是一种发展消费.教育消费要求消费者参与服务过程,并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一定要求.教育消费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阶段性和非重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消费在社会消费中占据重要位置,他们是社会消费的一大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往往受到社会消费思想的影响,既有一般社会成员消费特点,又有自己群体消费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以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