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助县境内明长城遗址是我国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山险、壕堑、墙体、敌台、关堡和烽燧等构成.在长期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遗址发育有裂隙、基础掏蚀凹进、表面板结剥落、冲沟发育和生物侵害等类型病害,对遗址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研究基于对遗址存在环境和突出病害的归纳分类、成因与危害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为互助境内明长城遗址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肃境内长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境内长城遗址受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诸因素的影响,破坏严重,急待抢救性保护.结合国家文物局长城保护试点工程的开展,本文以现场调查为基础,阐述了各时代长城的分布、保存现状和建筑形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发育主要病害为表面严重风化、基础掏蚀凹进、多种类型裂隙、崩塌和坍塌及人为破坏严重;在加固材料和加固方案可行性试验研究方面,有的放矢,开展了加固土的抗蚀性试验,试验结果完全符合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针对病害提出土坯砌筑托换加固地基、静压注浆加固地基、锚杆锚固、裂隙注浆、表面渗透注浆、小锚钉锚固注浆保护加固技术.分别以汉长城广昌燧和战国秦长城马家山段为例具体阐释了长城遗址的保护加固.  相似文献   

3.
楚长城是楚国兴建的大型军事防御工事。它以山、城、寨、堡、塞为墙,以长江、汉水为池,以河南省西部的鲁阳关为"城轴",向东西两部展开,遍及河南、湖北、陕西、四川、重庆、安徽等6省10个县、市。鄂西北地区存在的近500处疑似楚长城遗址,到底是不是楚长城?从"楚长城"的发现及疑似楚长城遗址的争议、从鄂西北及相邻地区历史上发生的战事史实而论、方城方城山长城与楚长城之间的关联与区别、鄂西北地区疑似楚长城遗址不是楚长城的考古结论等四个方面,对鄂西北地区的长城文化资源进行考证,可以认为,鄂西北地区历史上可能出现过楚长城,但现在发现的疑似楚长城遗址是清代建造之防堵白莲教军的军事设施。  相似文献   

4.
从全国的长城分布来看,山西拥有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址,属于长城资源较多的省份之一,以山地、贫困地区为主要分布区。从山西境内长城分布的地理区域和旅游资源等因素入手,充分挖掘长城的边塞文化、军事遗存、农牧发展和贸易往来等历史元素,凝练爱国主义、民族融合主题,通过长城板块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打造,推动长城沿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发展,力争使山西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地。  相似文献   

5.
战国魏长城暨在甘肃庆阳遗址的考察张耀民战国魏长城,即战国时,魏国在其西部边境,与秦和与戎接界之处,所筑的“界秦”、“界戎”的长城。此大半在今陕西、少部在今甘肃庆阳,南北向的长城,至今说法不尽一致。特别是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内的过境战国魏长城,更是很少有人...  相似文献   

6.
"航空航天"--北京行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长城、军博、中华世纪坛、国家博物馆、科技馆、航天博物馆、皇城根明长城遗址、颐和园、北大(或清华)、圆明园遗址、中央电视塔、海底世界……  相似文献   

7.
长城蜿蜒连绵,宛如一条巨龙,浩浩荡荡,东起辽东半岛西至西北戈壁,横穿中国的北方大地。她象征着源远流长,自力更生,顽强不息的中华精神,具有无与伦比的崇高美。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拥有大量的长城遗址与长城文化资源。明代作为甘肃地区修建长城的重要时代之一,很多明代文人在这里留下了不少歌咏长城的诗歌,诗人们的生活境遇和社会实践的差异,长城诗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意识也不相同。本研究摘选了部分明代甘肃长城体裁的诗歌,试分析其情感表达与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8.
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地区先后调查发现不同时代类型的文化遗址、墓葬、长城及城址等文化遗存300多处。发掘清理古文化遗址六处,墓葬100余座,出土及征集文物30000余件。填补了固原地区考古学文化上的许多空白。并为研究固原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土遗址病害量化分级方法,引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过对陕北榆阳区牛家梁至芹河段长城29座单体建筑的病害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得出不同病害类型对遗址保存状况的破坏程度,采用多种病害加权法计算各单体的病害程度并尝试对其进行量化分级,最终确定各单体建筑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0.
除了万里长城外,我国还有七条古老的小长城,遗址至今保持完整。穆陵齐长城:位于山东沂水城穆陵关两侧,是战国时期齐国所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