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5月份,谢冰岩同志查阅《新华日报》(华中版),发现该报1946年2月17日第四版的《新闻工作》第一期上有一篇文章,是介绍淮北黑板报情况的,他极其兴奋地告诉我,要我去看看。第二天下午我真的去看了,一看就引起了我的回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在当时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同志的建议下,召开了华中新闻工作会议。会议由新华社苏中分社社长谢冰岩同志主持。新华社淮南分社汪义  相似文献   

2.
创办第一所新闻学校1946年2月,为适应解放区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华社华中总分社在江苏淮阴创办了专门培养新闻干部的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见图1),这是新华社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所新闻学校.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兼任华中新专校长(1946年5月范长江调往南京后,由恽逸群接任校长),包之静任副校长,谢冰岩任教育长.专业分编(辑)通(讯)、电务、经理三科,学习时间为6个月.  相似文献   

3.
《论人民的报纸-1946年初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话》是范长江1946年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新闻讲义.抗战胜利后不久,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工作者从原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地——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向苏北重镇淮阴进军.9月,淮阴解放后的第二天,范长江等人进入这座古城接收敌伪印刷厂,重建新华社华中分社,筹备《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出版和筹建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新专的筹划工作由谢冰岩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4.
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新华社分支机构是在1942年9、10月间。那时驻在苏北阜宁县农村的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政治部,采纳了刚到苏北不久的名记者范长江的建议,决定由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钱俊瑞和范长江一同筹建新华社华中分社。在此之前,华中局已于同年7月1日创刊了《新华报》(5日刊),此时就将两者合为一个单位,任范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五年三月到九月,新华通讯社华中分社在范长江同志主持下,在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办过一个华中新闻训练班.我不太熟悉中国新闻教育史,不能肯定这是不是党所领导和直接创办的新闻教育单位中最早的一个,但说它是最早一批之一,恐怕是没有问题的吧!我曾在华中新闻训练班学习,我的一些新闻工作的最基本的知识,就是在那时获得的.三十五年过去了,关于训练班的一些人与事,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值此《新闻大学》出版之际,就回忆所及,草成此文,以供从事新闻教育史研究的同志们参阅.华中建大和华中新闻训练班一九四五年春天,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已经在望.预见到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将有一个大的  相似文献   

6.
在华中我认识包之静同志是在一九四五年秋。那时,抗日战争胜利了,新四军收复了苏北、苏中、淮北、淮南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城,将原被城池和交通线分割开的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联结成为大块的华中解放区。在华中设立了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机关设在淮安城。同时,成立“苏皖边区政府”,机关设在淮阴城。这时候,由战争到胜利,局面开展,气象繁新,各路人员云集在淮安、淮阴,听候组织分配和派遣,或者路过两淮,稍事休息。我们苏中报社和新华社苏中分社的大部分人员也奉命调到淮阴,因而我得以重见范长江同志和新识包之静同志。他  相似文献   

7.
一、离开淮阴去淮安 1946年元旦刚过,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同志对我说:“盐阜地委要调你回去编火众报。”在1945春,王阑西同志调我到《盐阜大众》报,当时我对他说:“我只读过几年私熟,没上过洋学堂,干不了。”他说:“送你去建大学习,学了你就会了。”就这样,我结束了在建阳县荡东打游击的生活,去安徽淮南旧铺镇,进新四军军部办的华中建设大学学习。原定进新闻系,后因学员不多,乃成立一个新闻队,合并到文教系学习。  相似文献   

8.
传媒链接     
《出版参考》2012,(24):5
湖南人民出版社韶山分社授牌打造红色图书品牌湖南人民出版社韶山分社授牌仪式8月8日在湘潭市举行。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委勉励韶山分社积极服务当地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湖南人民出版社韶山分社从筹备到授牌成立历时3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共同领导。该分社是湖南人民出版社授权范围内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分支机构,也是全国唯一一家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复设立的异地出版分社。韶山分社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湘潭,遵循着力打造红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报业的迅猛发展,许多中央级大报及省级报社纷纷在总部之外建立分社,并以分社为事业拓展基地:创办母报地方版或新的报纸。例如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和华南分社分别创办《人民日报华东新闻》、《人民日报华南新闻》,辽宁日报社大连分社创办《半岛晨报》等等。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央及山东  相似文献   

10.
万京华 《军事记者》2007,(11):53-55
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和要求,新华社在人民解放军部队陆续建立起分支机构,从最初的记者团、野战前线分社,发展到各野战军总分社、兵团分社  相似文献   

11.
中共广东省委于五月二十八日发出关于南方日报和新华社广东分社实行合并的决定.决定指出,新华社广东分社和南方日报的合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南方日报的新闻报道,同时做好对人民日报和新华总社的报道工作.合并的办法是:将新华分社和南方日报的采访机构统一起来,一方面是新华通讯社的分社、南方日报的采访部,另方面又是北京新华总社和人民日  相似文献   

12.
刘人杰     
刘人杰,1936年4月生,山西平定县人。新华社山西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政协山西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他从1954年起一直在新华社工作,至今已四十二个春秋。先后在三个分社工作过,其中:1964年以前在上海分社任记者;1964年至1983年在山西分社,先后任记者、记者组长、分社领导组成员;1983年被任命为青海分社副社长,1985年任代社长、党组书记,主持分社工作,为时三年多;1988年调回山西分社,后任副社长、党组成员,直至今年年初退休。  相似文献   

13.
创新     
《青年记者》2009,(15):2-3
人民日报社首个分社——河南分社7月19日成立 人民日报社于今年6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包括机构改革和版面调整等。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设立分社是机构改革的一部分。分社将向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以及社属报刊供稿,统筹负责人民日报社在当地的新闻采访、报纸发行、数字传播、网络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在新华社赫尔辛基分社连续工作了近8年,先后担任记者和首席记者,除了向总社发回大量文字稿之外,还向摄影部发回图片3700余张,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拍摄的,少量是搜集供稿。总社摄影部国际编辑室的同志说,在国外没有专职摄影记者的分社和小分社中,赫尔辛基分社的摄影报道搞得最出色,发回的图片不仅多,而且质量高,主题也选得好,很实用。赫尔辛基分社是个小分社。同在分社工作、出身摄影之家的夫人杜新,是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得力助手。她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不仅喜爱摄影,而且颇有研究。我在1975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后也迷上了摄影,…  相似文献   

15.
去年第十期《新闻战线》和《新闻业务》,在回顾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情况时,一个说新华社驻外分社有九十家,另一个说是九十一家;记得《新闻战线》还有一篇来自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员的文章中说,驻外分社是八十九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新华社到底有多少驻外分社呢? 据新华社外事部提供的情况,以上所引分社数,不能算错,因为时期不同,数字也不一样。他们告知,截止去年底,新华社驻外分社  相似文献   

16.
图片报道     
(新华社照片,莫斯科)7月13日,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在莫斯科成立。新华社副总编辑俱孟军(左二)、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惠来为新华社亚欧总分社揭牌。当日,新华社亚欧总分社在莫斯科成立。这是新华社在海外建立的第七个总分社,负责在欧亚大陆的11个国家进行多媒体新闻信息采集和用户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分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利用新华社现有技术架构,建设国内采编系统,提高分社对新闻信息的编辑、编译、调阅、审改以及签发的效率,增强分社对图片、图表以及音视频稿件的处理能力,使分社更大程度的共享总社待编稿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资源,是国内分社采编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拓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主持中共晋察冀边区党的机关报《晋察冀日报》的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新华社晋察冀分社及总分社的创建与发展,并兼任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党组最近通报表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拒收采访对象“馈赠”的一些新华社记者。近年来新华社总社各部门和国内各分社为了保持记者队伍的廉洁,加强了思想教育工作,许多分社专门制定了有关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或具体规定,使廉洁奉公的精神得以发扬。浙江分社记者陈坚发在采访时,被采访人硬塞给他1000元,事后他交由分社党组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06,(2):44-44
本刊讯 2005年12月9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在宜昌召开会议,宣布:经集团党委研究决定,组建宜昌分社新领导班子,聘任陈新民为集团编务总监、分社党委书记、社长,张泽勇为分社党委副书记、常务副社长,马启成为分社党委委员、三峡晚报总编辑,刘长松为分社党委委员、副社长,何克秋为分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集团委派财务总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