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巫女”的眼光——论张爱玲对人类本性的探索与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爱玲的小说尽管有多种主题,但对人性的关注与探索始终是她的最高命意,张爱玲用自己的笔几乎触及到了人性深处所有隐秘的角落,抒写着她对脆弱人性的深邃洞察,对人性趋恶的敏感重视,她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女巫”,俯视着她笔下芸芸众生们的喜怒哀乐。“巫女”的眼光虽然不无刻薄恶毒,却也具有超凡脱俗的深邃和冷静,这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极具独特性的,它与张爱玲的个人经历和孤僻、冷傲的性格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妈     
陈妈着了慌。她身穿一件簇新蓝竹布罩褂,浆得挺硬。人一窘,便在蓝布褂里打旋磨,擦得那竹布淅沥沙啦响。她和梁太太家的睇睇和睨儿一般的打着辫子,她那根辫子却扎得杀气腾腾,像武侠小说里的九节钢鞭。(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相似文献   

3.
尘埃落定     
7月14日。张爱玲故居。早上坐那种很老很旧却很干净的公交车辗转着到了常德公寓。还是靠窗的老位子,耳边是沉柔的大提琴声,是我最喜欢的《古老的法国歌谣》。悠游是这么说的,是的,沉柔,她说她想像不出其他的词了。《古老的法国歌谣》,就像一种单纯的怀念和期盼,就像张爱玲文字里淡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我的同事张爱玲,我知道的不多。她其他的同事知道的也并不比我多。原因是她几乎从来不见她的同事,包括她的助手。在柏克莱大学,张爱玲几乎是一个隐形人。这首先与她的体形有关。台湾学者水晶说她像艾米莉·勃  相似文献   

5.
如果人生是一次演出,那张爱玲注定不会是导演,更不可能是演员。她只是驻足观望的陌生人,用自己特有的艳丽的词语讲述着剧情。顺着她手所指的方向,我们会看见开电梯的工人在后天井生个小风炉烧东西吃;煮南瓜的气味与那烧山芋的明亮的  相似文献   

6.
那时,我的脑海里总是叠印着她的脸——一张苍白的、忧郁的、毫无少女烂漫气息的脸。我很难想象,一个十五六岁的女中学生竟是这样。我问班长:“她是怎么啦?”班长漫不经心:“她就是这样,总是顽固地守护着她心灵中的那块土地,不让任何人靠近。”班长是个很有文学修养的女孩,说起话来,文学味很浓。于是我开始注意她,可她总是怀着戒备,每当我的目光在她的脸上游离,她便默默地垂下她的眼睑。那长长的睫毛,在那白色的脸上,就像一排显目的黑色栅栏,挡住了任何前行的目光。我预感到那被逗蔽了的世界里,一定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而她正竭力以她自己的方式消蚀着这个故事的细节。果然,她的父母正在闹离婚。那种无休无止的吵  相似文献   

7.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们通过想象用实践拥有了一切。如果离开了想象。就像生活中缺少了阳光,就像花朵失去了颜色,就像鸟儿丢掉翅膀。因此,想象力的培养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必须让学生拥有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那就是想象。  相似文献   

8.
当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被著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之后,“通俗”与“经典”这两个词再次造访读者的心田。现在的传媒一次又一次地演绎着张爱玲40年代初“出名要趁早呀”的个人宣言。无论是超女、超男,还是一些打造童星的节目都逃脱不了张爱玲这句多年以前的寓言。张爱玲出名的欲望就像她传奇的一生一样,总是耐人寻味,甚至觉得她是大都市女性的鼻祖代言,无论是服饰、化妆还是生活追求和个人品位都深深地印有“张”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秋天不再来     
一 秋生的名字一直叫秋生,一直叫了16年.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名字比别人的好听,正相反,她觉得自己的名字很土.土就土喽,那也土得像"张爱玲"嘛!可是她的妈妈不是张爱玲的妈妈,她的妈妈也不读张爱玲,不会为旧上海黄毛毛的月亮生出许多许多的感叹.  相似文献   

10.
读张爱玲的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意象了。她的意象充满了象征意味,有时一个意象象征了一个人物的一生,甚至整个作品的主题,一个个意象让人目不暇接。张爱玲用她那才华横溢的如神之笔,营造出了极为强烈的感性世界,在她丰富的意象间游刃有余,加强了作品的寓意。用意象暗示作品中的叙述视角,张爱玲以人物心理为依托创造出了独属于她的艺术风格。有时一个意象象征了一个人物的一生,甚至整个作品的主题。张爱玲用她那才华横溢的如神之笔,创造出了独属于她自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从《传奇》看张爱玲的心灵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那“沧桑看惯”的写作姿态,她那透过繁华喧嚣俯临人生苍凉底蕴的悲悯眼光,甚至对琐屑快乐、浮华欢喜背后透骨的凄凉的清醒认识,无不带有心灵的、精神的形而上性质。这也正是张爱玲比中国现代其他作家,甚至比鲁迅更为独特的地方,因为她开辟的是文学本身的道路。然而张爱玲的心灵世界也存在局限,那就是她在洞见人生的悲剧性处境之后,不是向更高的精神层面开拓,而是选择了妥协的后退,精神探求上的妥协退让必然导致琐碎情调的泛滥,张爱玲正是在这里折断了自己原来可以继续向上攀升的天才的羽翮。  相似文献   

12.
曾几何时,我醉心于江南柔情的水乡,醉心于那潺潺的细流与古朴的石桥……曾几何时,我景仰着京城庄严的皇宫,景仰着那雕梁画栋的金銮殿与明艳的琉璃瓦……曾几何时,我留恋着云南多彩的民俗,留恋着那苍山洱海的美丽传说……然而,在我的心底,有一个地方,她不像江南有着丁香的忧伤,不像皇宫有着历史的沉重,不像云南有着太多习俗的约束……她是自由的海,她博爱,她愿意倾听  相似文献   

13.
独喜张爱玲     
张爱玲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和她一样敏感得神经质的。用奢华夸张的排扬,来组织一个再俗不过的故事,即使在集市上,每眨一下眼睛,就可以拍摄到的画面,都被她用得自在,像用哥特式的尖顶,来造一间卖糖果烟酒和一摞摞堆着黄历的铺子,散发一阵阵腐朽纸张特有的气味。一个精灵古怪的铺子。张爱玲永远只可能是她自己,别人永远没可能是她。这世界在她眼中都是活物,或是她让这世界都变做了活物,拾掇文字像修花剪枝。她会在适当的时候作出一个让你觉得震惊的比喻,以至你始终无法找出其中的可比性,又马上变得黯淡。这像在看一个怨妇拖沓泥泞…  相似文献   

14.
离别     
离别就像一根长长的丝线,纠缠在心头总也扯不断。只要读到有关离别的诗句,我的心头都会一颤。旋即,在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那双大大的眼睛……记得那是初一刚开学,偏爱文科的我便想象着新语文老师的模样——是一位满脸沧桑的老太太?是一个文质彬彬,甚至会像鲁迅先生那样穿一袭长袍的中年男士?还是……然而当她夹着一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6,(4)
你有没有听见她遗留在青石板路上的零碎脚步声?你有没有目睹她盛放在夜上海的旗袍上的妖娆玫瑰?你有没有嗅到她为你点上的茉莉香片清苦的余味?旧上海暧昧的胭红的天空下,那女子唱出一季繁华,一生凄凉。——题记旧上海,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她以绝佳的才情,纵横于文坛之上。她叫张爱玲。隔着一个世纪的门槛,我读她。华美多情的文字,像黑暗里开出的花,丢至地板,一朵朵掷地有声,碰撞在一起便牵出些携着质感的细碎声响。于是,你心扉内那扇紧闭的门被推开了,你脑海深处那根最柔软的神经被敲响了,你沉溺在她悲伤却不失美感的歌中,你的回忆被泪水浸…  相似文献   

16.
安宁年代     
我喜欢唱针划过唱盘时流淌出的音乐的清泉,它让我感到安心;我喜欢红木家具散发出的悠远的气味,它让我感到安恬;我喜欢张爱玲笔下那身着旗袍,氤氲着青春的女子,她让我感到安静。一直偏爱着“安宁”这个词。它让我想到幸福,想到满足;它让我想到不远而真切的未来,也让我漾起怀旧的温情。十八岁,在我,是一个安宁年代。安谧的夜晚,空气中弥漫着暖调的音乐,透过那扇静穆的窗子,我看见了满天的繁星和喧嚣的城市的皱褶。星空下,皱褶里,有我安宁心灵的全部载体。张爱玲不爱音乐,她说那是做出来的,有点假,颜色和气味倒常常叫她快乐。我不这样,音乐和颜…  相似文献   

17.
方玲玲 《班主任》2014,(3):58-58
班里一个不想读书的学生问我:"老师,您读书时是不是总考第一名?"听到这个问题,我有些惊讶,同时思考着该怎么回答。我完全可以告诉她我当年是如何如何厉害,像其他很多老师一样,在学生心中树立更加完美的形象。但我知道,我必须实话实说。于是,我对她说:"其实我并没有你想象中那  相似文献   

18.
<正>胡琴咿呀作响,像倾诉着那些鎏金的岁月。月亮像竹筏上的一滴眼泪,温婉而又凄凉,又如正在燃烧的锦缎,张扬而又遗憾。坐捧《金锁记》,我眼前一片朦胧,仿佛回到了那个纸醉金迷的上海……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一个瘦骨嶙峋而又高傲冷漠的身影向我走来。她如一袭华美的旗袍,细密得不留一点缝隙;她如陈年的花雕,映出不为人知的沧桑。一抹亮红的唇,一双让人不可抗拒的眼睛:高傲、温婉、简洁,正如她——张爱玲。"你好,张爱玲。"她扯着鲜艳的红唇,微微一笑。"你说,‘生活是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是家族“古老记忆”烙下的印痕,是她作为精神漂泊者的语言。她用服饰的盛宴、色彩的狂欢建构起奇异的人生与艺术世界,体现着她对传统文化与世俗文化的扬弃。理解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成为走进张爱玲内心世界和艺术世界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刘畅 《文教资料》2009,(12):10-12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张爱玲笔下的爱情却没有常人想象得那么美好.她所描写的爱情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她在爱情观上持悲观的态度.不论小说中人物对命运是积极抗争还是消极无奈.他们都难有如意的未来。没有心想事成的美好结局。她的小说透露出情爱世界中情感的千疮百孔。隐喻着世事沧桑、爱情无望的答案。这种爱情观的形成,又源于她的生活经历及其对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