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为了探讨研究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概念量表(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并使用AMOS 24.0软件在自我概念、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在研究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男性自我概念得分显著低于女性(t=-2.033,p<0.05),心理弹性得分(t=2.796,p<0.05)和坚韧性维度得分(t=3.455,p<0.05)显著高于女性;(2)研究生自我概念、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得分显著相关(p<0.01);(3)自我概念既直接预测心理健康(β=-0.386,p<0.001),又通过心理弹性间接预测心理健康(β=-0.263,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9%。因此得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心理弹性密切相关,心理弹性在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应对幽默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交焦虑量表对6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应对幽默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负相关,即应对幽默水平有助于减轻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应对幽默水平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特质应付方式问卷(TCSQ),对南华工商学院165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集体测查和分析。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SCL-90总均分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不显著;主观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小于社会支持的其他因子,消极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影响大于积极应付方式;SCL-90各因子与TCSQ和SSRS中各因子(主观支持除外)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应付方式相互影响和作用,它们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在高校心理卫生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自编自我意识量表和SCL-90对广州市城区71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研究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较好,自我意识发展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以及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SCL-90各维度与自我意识总均分都显著负相关,其中的抑郁和人际敏感与自我意识的相关最为密切,自我意识中的自觉性、自信感、能力评价、体貌评价和自尊感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应该采用多维视角看待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水平以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94名南京工业大学工学院本科生综合幸福感问卷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状态良好;除正性情感与抑郁、敌意和SCL总均分无显著相关外(其中正性情感与抑郁t=-1.21,P>0.05;正性情感与敌意t=-1.91,P>0.05;正性情感与总均分t=-2.27,P>0.05),生活满意和正性情感与心理健康所有维度均显著负相关,负性情感维度与心理健康所有维度均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是影响90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90后大学生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Williams H.Fitts编制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台湾林邦杰修订的第三版)和适应于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714名高中学生进行测量,研究高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蒙汉高中生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蒙古族高中生的自我概念总分、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汉族高中生的生理自我、自我行动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生理自我、自我认同和心理自我对蒙汉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职业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水平,性别、工龄、婚姻状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职业自我效能感影响不显著。学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但对职业自我效能感影响显著。在相关及回归分析中发现SCL-90总分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主观幸福感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济宁学院160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9份。结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家庭功能的某些方面(问题解决、情感介入、总的功能)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某些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779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初中生:2)心理韧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心理韧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维度及心理健康的抑郁和恐怖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和恐怖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再加入心理韧性后下降。结论: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通过心理韧性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使用父亲教养方式量表(EMBU)、青少年自立人格量表(SSPS-AS)和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对邯郸市和石家庄市两所初中的51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青春期学生父亲教养方式、自立人格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青春期学生父亲教养方式情感温暖理解与自立人格有显著正相关;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保护均与自立人格有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与心理健康程度有显著正相关;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分保护均与心理健康程度有显著负相关;自立人格与心理健康程度有显著正相关.(2)父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否认能很好的预测心理健康,自立人格在拒绝否认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德宏州571名中小学教师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教师在敌对和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教师;已婚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未婚教师,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教师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不同地区教师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SCL-90各因子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SCL-90各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不存在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在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心理弹性是大学生面对心理困惑的积极应对方式.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探索心理弹性的培养,能有效降低其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概率.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可通过加强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稳定的主观幸福感;树立积极理念,引导其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归因;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完善人格等诸多途径.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进行积极干预,对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372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高职女生SCL-90总分和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人格特征总体良好、积极,人格中的神经质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有针对性地对高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高职生的人格,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职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有效地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695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中职生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年级中职生在心理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中职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幼儿教师的职业态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自编幼儿教师职业态度问卷和SCL-90量表对427名女性幼儿教师进行测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幼儿教师总体职业态度得分为(5.37±1.27)分,40岁、中专学历和月薪1000元的幼儿教师职业态度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幼儿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教师的SCL-90总均分为(1.12±0.05)分,幼儿教师的职业态度与其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和焦虑因子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幼儿教师总体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躯体化、强迫、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因素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态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心境及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检验本实验提出的假设模型.用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实验组被试连续干预10周,对照组实验期间不参加体育锻炼.与此同时,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心境量表(POMS)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量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身体自尊、心境及其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被试在身体素质、身体自尊、疲劳、抑郁、TMD、强迫症状、SCL-90总均分上,3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均显示,在身体素质、PSPP总分、疲劳、抑郁、TMD、强迫症状和总均分中,中小强度组优于对照组.在假设模型中,体育锻炼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心境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或者同时通过身体自尊和心境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结论: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有利于提高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心境及其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3条路径:一为体育锻炼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二为体育锻炼通过心境中介变量影响心理健康;三为体育锻炼通过身体自尊和心境路径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某高校2005级与2010级新生在SCL-90调查量表的结果比较发现,与2005级新生相比,2010级(90后)新生在焦虑问题上更突出;女生比男生心理问题更多,女生在人际敏感、焦虑和偏执问题上更突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间呈现出的差异在扩大,非独生子女在偏执、恐惧等问题上更显著。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体验式活动、团体辅导、朋辈辅导、心理互助社区等干预手段,能有效的帮助2010级新生解决心理上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查,详细分析了高师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同群体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了60名体育组织在职员工进行体验培训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九个因子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冲突、抑郁、焦虑、不友好、恐惧、精神性等七个因子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身体压力因子和恐惧感因子与组织员工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体验式培训与员工心理和谐呈显著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了解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健美操对其心理品质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8所中学240名体质测试不合格的中学生,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随后进行为期90天的健美操运动,结束后再使用同一工具测量心理健康水平,观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分析:体质弱势中学生SCL-90总体得分和多数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学生常模;健美操运动有改善体质弱势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结论与建议:体质弱势和心理健康二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相比体质健康,体质弱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参加健美操类的团体项目能提高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