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事结构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指的是叙事文本的叙事方式安排,主要表现为叙事作品的架构和叙事逻辑的安排。在新闻报道中,不同的叙事结构会将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也会起到不同的导向效果。因此在报道中如何选取人物和细节来构建故事是至关重要的。本篇文章通过山东卫视栏目《调查》对大火事件的报道。分析节目的叙事结构,探讨叙事结构对于新闻报道呈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士兵突击>是当下很热门的一部电视剧,它以极低的姿态登场,却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士>的成功在于它既搭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框架,又有质量上乘的实体填充,整部作品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故事内容方面都堪称佳作,人物命运的步步发展也为本剧叙事结构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的存在和意义叙事是对事件一切序列的再现。叙述者借助一定的媒介,根据某个线索或主题,通过对人物、事件、时间、环境以及因果关系的叙述,将事情讲述出来,形成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故事。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文艺形式,都是通过叙事手段,将作者心中的虚构事实变成文艺类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作者的叙述可以在文本、表意、象征等多个层次上展开,产生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结构严谨、具有重大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了震撼心灵、高于世俗的情感和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4.
交互叙事是利用数字媒介交互性特性展开的叙事方式.用户不但接受作者创作的叙事文本,还可以对文本作出反馈,形成新的叙事内容.与传统媒介叙事的单向交流不同,用户的参与改变了文本意义的流动路线,因此交互作品具有双向交流结构.西摩·查特曼在传统叙事"作者"作品"受众"三要素基础上细化单向叙事交流结构,指出:在真正作者和真正读者之间,还有一个详细的"叙事过程",由隐含作者、叙事者、叙事接受者和隐含读者构成,真正作者对意义阐释起主导作用.尤迪本-阿里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向交流结构,明确指出数字媒介中受众身份的变化:除了接受叙事创作者的意图,还作出反应,参与意义构建,改变叙事系统,所以将交互叙事交流结构分为初始交互阶段和返回交互阶段,同时厘析叙事者和叙事接受者在叙事中受到的限制条件.交互叙事具有多线性、超文本和动态变化的特征,叙述者和叙事过程复杂.双向交流结构作为分析交互作品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模型,清晰地阐释了交流过程存在的各个角色和环节,描绘完整的交互叙事过程,剖析角色受到限制的条件,为分析具体的数字交互作品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框架指导,有助于交互叙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叙事就是讲故事.叙事和故事乃一体两面共存的关系,故事是叙事所述之事,而叙事则是讲故事的方式.从文本的角度观察,古今中外大量的新闻报道、历史著作、文学作品无疑都是叙事作品,那同样作为叙事文本的历史叙事和新闻叙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从内容取向、选题价值、真实性、时效性以及是否需要"想象力"等若干方面阐述了新闻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异同,爬梳它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探寻两种叙事文本各自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孙琦  许可 《新闻知识》2012,(4):68-69,71
"叙事范式"是沃尔特.费希尔提出的关于人与故事之间关系的理论,它从修辞角度研究叙事作品,并将其看成社会影响的一种模式。本文以"钱云会事件"为例,运用叙事范式的相关理论,阐释媒体如何构建一系列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可信性的"好故事"来迎合受众,进而影响并引导受众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林睿 《东南传播》2020,(8):97-100
文字冒险游戏具有有别于传统叙事文本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性",即玩家遵循游戏创作者在游戏内设定的规则,并对其作出相应的反馈,在此过程中,游戏叙事得以进行。文字冒险游戏的互动性使其与玩家间建立起互动联系,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表达并接收游戏反馈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沉浸,同时,游戏创作者通过创建"半开放式"的故事架构,并由玩家进行自我填充,使玩家在受众与创作者的关系间被模糊,从而建立起文字冒险游戏的互动。研究学者认为,文创生产者对于作品的创作与研发都体现了"意义不确定性"等需要靠受众通过自我想象将其具体化的创作特征,这种形式是作品的形式与受众对作品的表达与接受更有接受性,而文字冒险游戏符合了这种全新的模式。文字冒险游戏这一特征,使其与电影、戏剧、文学等体验活动有所区别,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创作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8.
梅妃形象是民间流传的李杨故事中的一个重要存在,缺少了她,李杨情缘中的戏剧性张力则会大为削弱。本文考察梅妃故事的形成,认为它不仅仅是某个文人的创造,而有其层累性的生成过程:其故事形态起源于天宝年间宫女的"口述历史",由"口述历史"转化为民间叙事,在民间叙事的基础上,经由文人写定,并于其间添补进一些文人叙事的成分,于是构成了一个成分比较复杂的人物故事,梅妃形象的内涵因而具有复合意义,并对后世同一题材的叙事作品尤其是戏剧产生特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是纪实作品,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纪录片中,古代人物大多由演员扮演,纪录片《王阳明》最大看点就是由扮演者来讲述和演绎历史人物故事。这部纪录片是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地回顾明朝大儒王阳明传奇人生的视听作品,创作者通过现实与历史交错的视角,诠释了阳明心学的思想价值、深远影响和时代意义。从现实场景切入展开叙事、以情景再现还原人物形象、用诗歌朗诵串连作品结构是《王阳明》这部纪录片与众不同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0.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早期作品《绿洲》,将镜头对准底层社会,用细腻写实的手法将两个被家庭、社会所抛弃的"残障人士"的爱情呈现在大家面前。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残障人士在言情叙事中的所扮演的角色本身便与正常人存在差异,而《绿洲》又是残疾人言情叙事中的一个异类,在人物的设置上便与同类型作品大相径庭,但这种反叛并非一贯到底,在叙事的行进中又有对普通残疾人言情叙事模式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在新编历史剧的创作过程中,怎样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是一个令作者头痛的难题,也是艺术家与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热点。 问题是如何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所谓历史真实,是要求作品的基本事实和人物故事,能反映出历史的实际情况,真实可信。所谓艺术真实,则要求艺术家塑造出的人物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性格,故事有波澜,有矛盾有冲突,总之,要通过艺术虚构,丰富人物性格,激化事件冲突,人物、故事,让观众觉得合情合理、真实可信,受到艺术的感染。要做到这些,就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一天,纽约大学的罗伯特·博因顿教授访谈特稿记者劳伦斯·韦施勒,问他是否担心读者厌烦他的作品。劳伦斯·韦施勒回答了两个字:不会。他说:“我看着听故事之人的眼睛,看他们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我根据他们眼神表露的信息来放慢或加快速度。”(1)这种控制故事讲述速度的自觉是一种节奏意识。就故事写作而言,仅有丰满的人物、紧凑的情节和丰富的对话是不够的,还要有适切的叙事节奏与读者同呼吸、共舞动。节奏是把读者粘在故事上的胶水。写好节奏的准则是——有快有慢,张弛有度。  相似文献   

13.
小说的读者是被动的,小说家如上帝,把人物的命运和故事发生的场景都安排好了,不为读者留下丝毫想像的余地。非小说类叙事作品,一般说来对人物的命运不作有头有尾的交代,对事件也只是记其大概,更不会闲中着墨,描绘场景和细节。这样就为个别有特殊阅读习惯的读者预留想像空间,使他们得以从作者的文本出发,编造自己的文本。  相似文献   

14.
许行明 《视听界》2006,(3):74-75
法制类节目目前在各个电视台的节目中已经成为主流,从过去单一的栏目到现在的频道,法制节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与其他节目类型相比,法制类节目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转换,是目前电视节目中成长比较快的一个节目类型。是什么原因使得法制类节目有如此快的成长速度呢?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法制类节目本身的叙事载体——案例与电视叙事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鲜活的故事法制节目或栏目中的叙事载体——案例,对电视栏目来说是相对具有故事感的,因为在一个案例里,其先天就具备了叙事所需有的基本元素,对于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环球人物网"视频新闻为例,认为它对网络视频新闻文化叙事的建构有三点启示:一是挖掘新闻故事中的人情味,讲述好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开拓新闻报道的广度.二是碎片化展示故事中的悬念与冲突,灵活运用新闻背景,深度发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拓展新闻报道的深度.三是找准每个新闻报道的亮点以精准定位,不断创新网络视频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提升新闻传播的效度.  相似文献   

16.
所谓叙述视角,即叙述事物出发点,或曰叙述事物的角度和方法。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叙述学的解释,叙述视角指的是叙事作品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以及叙述角度如何随着人物的视角而发生变化。确定叙述视角的关键在于找到担当故事叙述者的最佳人选——谁最适合将这个故事告诉给别人,谁就来担当故事叙述者的角色。一、一般电视新闻采用的叙述视角电视新闻属于叙事作品,也存在一个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谁最适合充当“故事”叙述者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包括电视专题片)的叙述视角有如下几种:(一)主体视角即由记者在摄像机前面用…  相似文献   

17.
戴剑平 《新闻界》2012,(5):13-17
香港电视剧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TVB电视剧。回归以来,此类电视剧的叙事正在形成模式化发展状态。其中,"师奶现象"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传播类型。这一状态在故事与题材、人物塑造及经典语言①等方面构成"师奶传播模式"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8.
罗娟 《传媒》2019,(2):57-58
关于电视剧叙事,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即“内容为王,叙事为先”。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达了电视剧的核心竞争力。2000年以后,韩国家庭剧席卷了整个东南亚,作为叙事内容中最核心的部分——叙事主题选择的成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韩国家庭剧的主题文学、戏剧和影视艺术将主题理解为作品的“中心思想”“创作意图”,或者是“关于什么”,是作者在作品中努力阐明的一种观点、价值判断。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韩国家庭剧更倾向于借由日常家庭生活及家庭关系的叙事,探讨现代生活的婚姻、爱情和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19.
何纯  张海寅 《新闻界》2006,(2):115-116,118
在叙事学中,叙事情境指的就是叙事角度,是由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不同关系构成,相当于是关于叙事视角的分析。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读者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因此如何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实现。表现在文本上,叙事情境是叙事者为了获得某种阅读反应而采取某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文本语境。表现在受众方面,叙事情境表现为一种接受时的感受。如此而言,叙事视角固然是构成叙事情境的一大因素,然除此之外,对素材的处理、语言、风格以及叙事结构等都是构成指定叙事情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故事即导演与观众沟通的工具。因此,叙事是一部电影最为核心的任务。从叙事美学的视角(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空间)出发,对几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叙事手法与技巧上与华莱坞"作者电影"一脉相承,其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逼仄的叙事空间与反常规的叙事结构相得益彰,在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下给观众更深层次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