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远大前程》这部作品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对该作品作了归纳分析,总结出了《远大前程》这部作品中通过人物主题双重性,人物身份双重性和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而表现出深层次结构上的矛盾的对立和冲突,《远大前程》文本中还包含了多层次的二元对立成分,用来表现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社会阴暗面的讽刺的憎恨以及普通群众善良品质的歌颂和肯定,也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思想和创作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鲁迅指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既有鲜明的主导性格,同时,作者又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物性格加以刻画。褒中有贬,贬中有褒,褒贬结合。对于肯定人物,以及作为主线,但对其性格缺陷,亦不加以掩饰;对于否定人物,则以贬为主,但也善于挖掘恶中之美。他们带给读者以极大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3.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关于北美殖民时期恋爱悲剧的罗曼史。《红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对人物、情节、语言展开隐喻式的设计想象,呈现出较为浓烈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主要探讨《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象征手法在人物心理描写、直觉描写、冲突描写中,有着较为细腻与深刻的刻画。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作为语言艺术大师 ,他在《红楼梦》中通过人物对话直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红楼梦》人物对话高度个性化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红楼梦》中某些次要人物的对话主要是为了交代故事情节 ,或者是为了间接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服务的。《红楼梦》的对话写作技巧炉火纯青 ,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5.
李忠平 《阅读》2013,(23):18-20
同学们,在我们学习阅读的语文书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课文很多,比如:《郑成功》《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鞋匠的儿子》等等。这些课文都是以人物描写为主,常常借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阅读这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时,我们要留意这些描写。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读书时品读、感悟人物的语言有助于  相似文献   

6.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十九世纪最为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远大前程》是其晚期的代表作,受到全球读者的好评。以《远大前程》为重点,通过对《远大前程》与其他作品的对比分析,来探讨狄更斯小说的故事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古典现实主义巨著《水浒》以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反映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而显示了作者进步的世界观和作品高度的思想性。《水浒》的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它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一部《水浒》塑造了众多的面目不同、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对于《水浒》塑造人物的方法,茅盾同志在《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中指出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的对象是社会生活,是作为社会生活核心的人,是人的整个心胸和灵魂。心理描写是作家创造人物的主要方法。直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对展现人物的思想面貌有重要作用。列宁说过:“小说的整个主题包含于个别的情节中,包含于对一定典型的性格和心理的分析中”。小说的特点就在于:作家可以大谈人物的性格,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听到人物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9.
《左传》中有较多关于梦的记述,而且其中对梦境描写几乎涉及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左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对梦的阐释就是按照某种生活逻辑和事理逻辑,结合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体验进行再加工,从而展现出人物潜在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思想性格。《左传》这种梦叙述的文学手法是梦文学的滥觞,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下面三方面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左传》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它的文学成就,突出地体现在叙事上,善于在叙事中表现人物,塑造了许多性格复杂、内涵丰富的人物形象,注重人物性格的立体感和多侧面,在矛盾运动中揭示主导性格,是刻画典型人物的一大特点。《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中的重耳形象,是这一形象塑造方法的突出代表。在塑造重耳性格时,不只限于描写他一个人,而是将其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把他与众多的人物放在一起。重耳的性格和经历是独特的,但有一定代表性,从重耳被迫流亡到得国的经历,可以看到特定时期社会政治斗争的历史面…  相似文献   

11.
小说中人物的出场方式会影响作品的艺术魅力。常见的小说人物的出场方式较为艺术的大致有以下几种: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和主要性格等;让读者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让人物一出场就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层层铺垫之后再让人物出场;描写环境、展示背景以引出人物。  相似文献   

12.
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章集中描绘了鲁智深的性格特征,从中可以看出《水浒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色,即善于用精雕细刻的笔法从行动中刻画人物;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并以各种描写来衬托出主要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宋国华 《阅读》2009,(6):22-23
同学们,写记叙文少不了写人物,写人物就离不开人物语言的描写。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呢?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达到四百多人,但是"百人百声口",且每个人物语言声口毕肖,书中形象鲜明、各具秉性人物形象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书对人物对话的巧妙安排和精心描摹。本文主要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为例,通过人物对话的个性化、情景化,以及丰富的表达技巧三个方面来简要探讨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人物对话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戏曲描写是《红楼梦》故事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联全书情节的节关,起着整体推进情节发展和预示人物命运等作用。《红楼梦》中的戏曲"观众",在点戏、看戏、评戏中,充分显露出各自不同身份地位、思想性格和志趣爱好,可谓是"看戏人自己演戏给人看",而她们的"戏中语",幽默而隽永,活泼而厚重,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6.
徐继立 《阅读》2015,(11):21-23
老舍先生说得好:"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是啊!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要去捕捉人物动作的精彩瞬间,细致、形象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凸显人物的神韵。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一个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人物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行为举止,一步一步像放电影一样用"慢镜头"表现出来,那么对人物的描摹就具体可感了,其性情特点也就鲜明突出了。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17.
可 以说 ,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影响最大的就是唐僧出世的故事。因为小说《西游记》最早的刻本世德堂本没有唐僧出世的故事 ,所以有人怀疑吴承恩没有写这个故事。对此 ,李时人先生提出三点反驳理由 :其一 ,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之一 ,是往往要安排主要人物一个值得同情的、不平凡的出身经历 ,这才能引起人们的“赞”和“叹”。“陈光蕊、江流儿”故事符合这种需要。其二 ,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常采用传记式的写法 ,唐僧出世的故事对于唐僧在取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性格是个铺垫 ,是必不可少的。其三 ,采用“陈光蕊、…  相似文献   

18.
在沈从文以都市人生为题材的创作中,潜意识的心理描写尤为显著。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出发,探讨《八骏图》中人物性心理的描写及对人性的揭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经典小说源于生活,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服饰反映当时社会的特征。小说中刻画的不同人物通过不同服饰的映衬,更加突出地体现了作者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刻画。《水浒传》囊括了社会各阶层中的人物,从社会最底层到最高层对其中许多人物进行了重点刻画。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女性服饰。从服饰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水浒传》。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价值在于小说人物的塑造上,它代表了《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在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小"人物,作者能够将这些小人物塑造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人物之间毫不雷同,各有千秋,主要是娴熟地运用了塑造人物的各种手法,通过对人物言和行,小说细节、矛盾冲突事件的描写,来塑造人物。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小说中各种小人物,使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