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宝宝长大啦     
妈妈给宝宝穿衣服。宝宝说:“不用不用,我自己穿!”妈妈说:“真好真好,宝宝长大啦!”妈妈喂宝宝吃饭。宝宝说:“不用不用,我自己吃!”妈妈说:“真好真好,宝宝长大啦!”妈妈让宝宝自己在小床上睡觉。宝宝不乐意,哇哇地哭。妈妈说:“不好不好,宝宝又变成小娃娃啦!”宝宝爬上床说:“不变不变,宝宝才不要变成小娃娃呢!”妈妈给宝宝盖好小被子,亲亲宝宝说:“真好真好,宝宝真是个大孩子啦!”宝宝拍拍布娃娃说:“等你长大了,也要自己睡觉。”  相似文献   

2.
我当宝宝     
班里有不少孩子很任性,吃饭挑食,令家长和老师十分操心。一次,我被邀参加孩子们的《娃娃家》游戏,担任“宝宝”。“开饭”时,我灵机一动,故意撒娇要“妈妈”喂,还嚷着:“不要吃青菜,不要吃肉……”“妈妈”不同意,我就大声地“哭”,哭声引来了其他游戏组的孩子,弄得“妈妈”不知所措。游戏结束后,我组织幼儿针对“宝宝”刚才吃饭的表现,联系各自平时吃饭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有的孩子说:“我在家时,也和‘宝宝’一样要妈妈喂  相似文献   

3.
象宝宝对爸爸说:“爸爸,为什么我们要长一个长鼻子,多丑呀!”大象爸爸对象宝宝说:“孩子,我们的长鼻子是丑了点,可是它的用处可大了。”有一天,象宝宝到森林里玩。忽然听到小兔在哭,它急忙跑去问:“小兔,小兔,你哭什么呀?”小兔说:“我去采蘑菇,不小心篮子掉到河里去了。”象宝宝说:“别着急。”说完用长鼻子一钩,就把篮子钩上来了。小兔说:“谢谢你,象宝宝。你的长鼻子真漂亮。”象宝宝走呀走,看到一只小松鼠坐在地上哭,象宝宝急忙问:“小松鼠,你怎么了?”小松鼠说:“我摔坏了脚,回不了家了。”“哗”的一下,象宝宝用长鼻子把小松鼠送回了…  相似文献   

4.
给妈妈的提示妈妈的怀抱是宝宝最安全的“避风港”这个月的宝宝大多数已经学会爬行了,他常常会主动离开妈妈的怀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到处活动。不过,遇到挫折或者感到不安时,他仍旧会回到妈妈的身边。妈妈的怀抱就像是“避风港”,只要回到那里就能让他安心。有的妈妈出于希望宝宝能够早日独立的愿望,对于寻求慰藉的宝宝置之不理或是不耐烦地推开他,说:“你不要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哭!”这样反而会使宝宝因为缺乏安全感而紧紧缠住妈妈不放。相反,当宝宝充满好奇和自信四处探索时,妈妈出于安全的考虑,左一句“危险”,右一句“不可以”来限制他,这…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阅读》2007,(2):50-51
“你不许说谎、不许输了就哭、不许吵闹……” 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很多的不允许,却从来没有想过,有哪些事是我们大人所不能做的。其实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以下10件事不受宝宝的欢迎,你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相似文献   

6.
不知道为什么,鸟妈妈出门已经很长时间了,还没回来。这下可苦了还不会飞的鸟宝宝,一个个饿得在鸟窝里伸长头颈,哭个不停。“鸟宝宝好可怜啊!”不会爬树的小鸡喊来了兔子和鸭子。可是,兔子和鸭子也不会爬树,也不能把吃的东西送上去。“不要急,一定会有办法的。”兔子说。三个朋友想啊想,终于想出办法来了。他们去向鸭奶奶借了一个买菜的篮子,又用零花钱买了许多气球,系在篮子上。26哈哈,气球篮子载着小鸡、兔子和鸭子升到了树上。“鸟宝宝,不要哭,给你们送好吃的来了。”兔子抓着树枝,不让篮子继续往上升。小鸡和鸭子呢,赶快把好吃的虫子和谷…  相似文献   

7.
宝宝哭了,对他怒目而视或用巴掌打他,往往能止住他的哭。但更多的妈妈似乎对孩子的哭声听而不闻,只是拍着孩子说:“好宝宝是不喜欢哭的,我家宝宝就是不哭,真是个好宝宝”! 这并不是“哄骗”,而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由此我联想到——前几年报载,吉林省某重点中学一位慢班的教师在快班优秀生举行数学竞赛的同时,她竟认真地向学生宣布:我们全班也开展数学竞赛,比赛课本上的第一  相似文献   

8.
跨门坎     
‘哇——’宝宝被门坎绊倒了。妈妈听见了,跑过来,把宝宝抱过门坎,说:‘好宝宝,不要哭,门坎欺侮你,妈妈打门坎。’‘啪!啪!’  相似文献   

9.
一要闻声而动,不要忽视你宝宝的哭有一个三个月的孩子,每天晚上不停地哭,这样持续了十几日。有一天,周围邻居突然听不见孩子的哭声,问其缘故,原来孩子的父母听得不耐烦了,把宝宝关在一个隔音的房间里。他们的解释是:婴儿的哭压根儿就没有什么道理,如果经常理睬他,还会使孩子养成假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孩子们特别爱做“和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这天,孩子们又“缠”着我:“老师,我们想和字宝宝交朋友。”“好吧,”我爽快地答应了,拿出一大叠字宝宝说,“今天,老师请来两个字宝宝,它们是谁呢?请你们猜一猜。”说着我用手捂住眼睛,做了个哭的样子。孩子们异口同声:“是‘哭’。”然后,我又“嘻嘻……”地笑,孩子们被我的表情逗笑了,纷纷说:“是‘笑’,是‘笑’!…‘哪个字是‘哭’,哪个字是‘笑’呢?”我故意卖起了关子。  相似文献   

11.
教育问与答     
黏人 Q宝宝两岁半,特别爱哭,经常跟在妈妈的屁股后面一边哭一边叫“妈妈抱”。有时候跟他讲道理他会说“宝宝不哭了”,有时候说什么也没用。管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我就免不了对他嚷嚷,可事后又后悔不已。是不是家庭成员太少,宝宝太孤单?还是宝宝的性格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孩子不小心被椅子绊倒了,痛得哇哇大哭。父母立即抱起来,一边念叨着“宝宝乖,不要哭,我打死椅子”之类的话,一边打着椅子,孩子往往就破泣为笑了。  相似文献   

13.
1.“三不”:即不吃、不哭、体重不增。宝宝不愿吃奶,如果勉强喂奶,容易发生呕吐。正常新生儿饥饿时哭声响亮,这是“求吃的信号”。一旦生病,哭声就轻微如猫叫,病重时很少有哭声。宝宝降世后3~4天体重会轻微下降,以后便逐渐上升。如果有病,体重便不增甚至下降。不过,这个细微改变家长并非知道,因为家长没有每天为宝宝称体重的习惯。但也有些宝宝得病后却是烦躁不安、多哭多啼、不肯入睡,与“三不”不同,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给妈妈的提示不要任何事都给宝宝提供帮助在这个时期,宝宝的自我意识不断萌发,大人的养育方法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宝宝的发展。宝宝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妈妈可以适当给予帮助;宝宝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应该多给他尝试的机会。经过多次尝试之后,宝宝便能体会到:许多事情不用哭、不需要妈妈的帮助,自己也能解决。特别是当宝宝正专注于某件事时,妈妈最好不要去打扰他。  相似文献   

15.
《启蒙(3-7岁)》2012,(12):24
睡觉时,很多父母一听到宝宝哭闹,就会立即起床安抚。然而,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当宝宝哭闹的时候,最好不要立即安抚,让他哭一哭,反而有助于延长睡眠时间。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者对326名澳大利亚儿童进行了跟踪调查,这一跟踪调查从他们七个月大一直持续到6岁。结果发现,让宝宝在短时间内哭一哭没有害处。父母在安抚宝宝前,可以实施"哭闹控制",具体做法为,第1天晚上,等宝宝哭2分钟再安抚,第2天晚上,将等待时间延长至5分钟,第3天  相似文献   

16.
①爸爸正在看“经济半小时”,遇到了广告。宝宝跑到爸爸面前,认真地说:“看电视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你不要看电视太长了。”爸爸便关了电视。而宝宝又回去看动画片了。奶奶说“宝宝马列主义对别人。”宝宝说:  相似文献   

17.
雨宝宝     
“哗哗哗……”淘气的雨宝宝又在天上玩耍了。他东奔西跑,脏脚丫踩黑了天空。“呼呼呼……”风妈妈来追赶雨宝宝。雨宝宝东躲西藏,累得风妈妈直喘气。“轰隆隆……”雷爸爸也赶来啦。一把揪住雨宝宝,雨宝宝哇哇直哭。“哇哇哇……”雨宝宝哭得好伤心。彩虹姐姐来了,为雨宝宝架起一座七彩桥。雨宝宝不哭了,跨过彩桥回家了。指导老师:应海平雨宝宝$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小溪流文学社@沈凌  相似文献   

18.
睿睿的笑     
李小伟  付玉 《福建教育》2014,(10):59-59
早教班迎来了一群新的宝贝。刚来到新环境的宝贝们,有些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个叫睿睿的女孩有些特别,她每天都会抱着一个枕头来班级,说那是她的宝宝。她还总是突然地大哭不止,比如大家一起去喝水,她会哭;小朋友们一起坐着聊天,她也会哭。她喜欢把东西到处放,一旦找不到她的“宝宝”或者“宝宝”掉在地上,她又会歇斯底里地哭泣,其他的宝贝们都不敢和她玩,怕一不小心就把她惹哭了。  相似文献   

19.
哪一句话令你流最多的眼泪?不是“我不爱你了”。不是“我从来没有爱过你”。不是“我爱上了别人”。不是“我想分手”。那一句话,不是令你震惊、令你伤心的,那一句往往是以下这一句:“不要这样。”你伤心、震惊,泪水差不多要夺眶而出,正吃力地咬着牙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哭出。这个时候,有人安慰你说:“不要这样。”你的眼泪立刻就像决堤一样,再也控制住。当他说:“我不爱你了。”你只是在那里泣。然而,当他尝试安慰你,尝试叫你不要,当他说“不要这样”,你却立刻号啕大哭。我们哭的时候,最怕就是身边的男人手无措地说“不要哭”、“不要这样…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把坑带到屋里来 疲劳的妈妈:“比利,宝宝石现在为什么哭啊?我不是告诉你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可千万别让他哭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