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布哈林平衡论的哲学思想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布哈林平衡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态势。在现实需要基础上,布哈林将资本主义平衡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形成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开放性的社会平衡理论,并从动态性和矛盾性论述社会发展趋势,指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应借鉴布哈林平衡论哲学思维方式,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积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
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应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作出的回答,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斯大林认为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完全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打击。时隔几十年,人们发现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如何在和平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与斯大林模式不同的另一种选择。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布哈林从苏联当时的国情出发,根据他的平衡论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在社会平衡的状况下进行,要正确处理国营经济与私有经济、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遵循价值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这就是布哈林独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动的经济平衡”理论。布哈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中的平衡论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他将平衡视为矛盾论的基本范畴,动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常态,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平衡的根本因素,渐进的改革和激烈的革命是实现社会平衡的基本途径。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在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广泛应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布哈林平衡论思想及其实践经验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布哈林从苏联当时的国情出发,根据 他的平衡论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在社会平衡的状况下进行,要正确处理国营经济与私 有经济、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 系,遵循价值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这就是布哈林独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 义的“动的经济平衡”理论。布哈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中的平衡论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 义。  相似文献   

9.
布哈林在理论和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布哈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主要包括:"落后型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具有多样形式的思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平衡论思想。布哈林的这些思想对于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布哈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从经济的角度论证了苏俄从落后基础上走向完全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布哈林这一理论以他的“平衡论”为哲学基础、以他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论为逻辑出发点,围绕着阐释和发展新经济政策而逐步形成;同时,这一理论也认为,不同国家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将有各种各样的“民族类型”。布哈林的理论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衡论哲学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它围绕着平衡、体系、环境三个基本范畴及相互关系展开论述,揭示了平衡运动规律及其根源,抨击了庸俗进化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当然它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明显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葛兰西从历史辩证法的视角去认识自然界、理解自然科学与科学实验,强调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的干预,认为正是这种干预才使自然科学具有意义,但他却牺牲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即唯物主义;布哈林却相反,他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强调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对自然的镜像式反映,强调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强调科学方法的普遍性,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放弃了马克思的辩证法。在科学观上两人都没能很好地处理辩证法与唯物论的关系,二者处于对立之中,这种对立对当代科学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布哈林是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著名领袖之一,1928年他因在国家经济建设问题上持不同意见而遭到批判,1937年被逮捕。自1938年被秘密处决至1988年平反昭雪,其间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期间,苏联政坛虽几经变迁,却始终对布哈林问题讳莫如深,直至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最高法院方裁决其无罪。  相似文献   

14.
杨振宇(C.N.Yang)和李政道(T.D.Lee)密切合作,共同指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探讨他们的合作历程和成果,研究他们的合作对科学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系统的观点及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内部系统优化和各子系统间的互动作用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全局,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系统功能,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列宁主义?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非常复杂和难以回答的问题。列宁在世时,并未把列宁主义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未对列宁主义作明确规定。在纪念列宁的过程中,熟悉列宁的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布哈林等人对列宁主义作了解释。随着斯大林在党和国家领导地位的确立,他把自己研究列宁主义的成果上升为国家意志,并把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苏东剧变以来,国际上出现了否定列宁主义的思潮,这一思潮对中国的理论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重新评价列宁主义的问题,认为列宁主义能有效地冲击新自由主义的霸主地位。为了搞清楚什么是列宁主义,应当简要追述这一概念的来源,从历史的形成过程对列宁的革命理论、建设理论和晚年构想作整体研究,以此来构建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目的已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进而发展到今天的提高素质,本文引入教育心理学中的IN结合论原理,指出非智力因素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提出IN结合推动地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普里高京与耗散结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普通物理学语言阐述了现代非平衡热力学和非平衡统计物理中的一门新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了耗散结论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并介绍了普里高京对耗散结构理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1]中,Fnrank.W.Anderson和Kent.R.Fuller在有单位元的环上讨论了投射模和生成子的性质.本文在较弱的N.Ⅰ环上得到投射模和生成子的一系列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