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以天津图书馆珍藏的黄丕烈校跋本《穆天子传》为依据,以“黄丕烈题跋”为讨论范围,旨在对黄丕烈是书题跋进行梳理,搞清楚《穆天子传》所载黄丕烈题跋情况,还其题跋旧貌,为学界提供完整文献。  相似文献   

2.
骆伟 《图书馆学刊》2002,24(3):59-60
《穆天子传》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重要典籍之一,经清代著名学者黄丕烈校跋,更视为古籍中的珍本。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现存世的黄氏校跋《穆天子传》出现了三种版本。考评这些版本的真伪,对维护黄氏校跋的纯洁性以及版本学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王母是汉代民众信仰中最重要神祗之一,根据《山海经》、《穆天子传》、《淮南子》、《史记》、《汉书》等文献可知,从先秦到东汉时期,西王母的形象经历了三重变化,从上古凶神变成为掌握长生不死之药的女神,又变成全能的宗教偶像。通过对西王母形象的变迁可以管窥汉代神仙信仰的变化过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文化意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穆天子传》是中国小说之最古者。1992年我在撰写《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一书时,有感于诸家小说史著都不给予这部重要作品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或只字不提,似乎没有其书的存在,或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行记     
2007年4月9日,带学生及研究生六人赴太行山写生,4月21日返杭州。太行,古之名山,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如此记载:《山海经》曰:太行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下有碧玉。《穆天子传》曰:天子命驾八骏之乘,赤骥之驷,南征翔行,迳绝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王献唐先生购藏、影印并转让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批校题跋的《穆天子传》一书的相关情况及故实。  相似文献   

7.
《太平广记》西王母与东王公神话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穆天子传》重见天日的轰动效应及其神话化,反衬出西王母、东王公神话相对衰落。随后道教将西王母、东王公纳入其创世神话之中,遂使西王母、东王公逐步复兴。五代隋唐以来道教南北支的融合最终使西王母、东王公的神格、神通实现了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古书疑义举例》是俞樾的“小学”名著,他在《自序》中指出,由于语言变迁、文字演变,使得“古书疑义所以日滋”,而他写作此书是要“使童蒙之子,习知其例,有所据依,或亦读书之一助乎?”(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2005,P1。以下凡引该书只标注页码)由此可见,《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阅读先秦古籍的入门书,“举例”不是“举出例证”,  相似文献   

9.
《古书疑义举例》是俞樾的"小学"名著,他在《自序》中指出,由于语言变迁、文字演变,使得"古书疑义所以日滋",而他写作此书是要"使童蒙之子,习知其例,有所据依,或亦读书之一助乎?"(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2005,P1.以下凡引该书只标注页码)由此可见,《古书疑义举例》是一部阅读先秦古籍的入门书,"举例"不是"举出例证",而是"发凡言例",俞樾在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层面提炼、总结古籍中的语言文字规律,想要为学者阅读古书、考证疑难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0.
简牍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时期的书写材料,记载保留下来的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对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意义巨大。鲁恭王从孔宅旧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等简牍书籍,孔安国对比研究而开古文尚书学派。河内女子发老屋也增加了学术资料。汲家简牍中清理出的《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都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研究,保留了重要资料。崇高山下的竹简等上的科斗文字,与隶书流行的时代不同。裹阳楚王简牍书籍中的《考工记》填补了《周官》之阙。  相似文献   

11.
杨恒平 《图书馆论坛》2007,27(4):151-154
历代学者对《说文解字系传》的研究,大都是从文字训诂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事实上,《说文解字系传》博引古书对《说文解字》进行注解,保存了大量的现已散佚的古代典籍,其学术价值已不仅仅限于文字学的范畴.在文献学方面,对于辑佚古书和校勘今存古籍亦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秋初曝晒图书,以去蠹防虫蛀霉变的保护图书的方法。据从西晋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穆天子传》日:“天子东游,次于崔梁,曝蠹书于羽陵。”郭璞注:“暴书中蠹虫,因云蠹书也。”崔定《四民月令》日:“七月七日曝经书。”^[1]此后更有七月七日曝衣物图书的节令性习俗风尚。暴书,亦称曝书。至宋代,由君臣们去馆阁观书逐渐演变为一年一度有组织的“岁于仲夏曝书则给酒食费,谏官、御史及待制以上官毕赴”的曝书会,成为图书展览会性质的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13.
顾颉刚先生在为《崔东壁遗书》写的序言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小故事: 乔松年的《萝摩亭扎记》载着一段笑话。《穆天于传》中有一句“封膜昼于河水之阳”,“膜昼”是人名,“封”是封建。不意有一本“昼”字误书作“画”,作《历代名画记》的张彦远白以为找到一段画史的材料了,就在他的书内写道:“封膜,周时人,善作画。”张彦远是唐代人,那时刻印本恐怕还没有流行,他见到的《穆天子传》,只是手抄本。繁体字的“昼”与“画”,仅一笔之差;抄书人  相似文献   

14.
先秦两汉时代书籍以什么物质为载体?这是没有疑问了的,古文献有着明确的记载。《墨子》说:“以其功书于竹帛,传遗后代子孙。”这是说,历史是写在竹帛上的。但随着竹帛书籍的大量出土,先秦以来古书的具体形制(即装帧形式)如何,却反而产生了疑问。《汉书·艺文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20):86-86
《王蒙自传:半生多事》,《津津有味谭》,《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钧沉》,《殡葬人手记:一个阴森行业的生活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何周 《兰台世界》2011,(8):76-77
吕思勉总结的几个重要的古书通例:先秦古籍,大多口耳相传,轻事重言;先秦诸子,大抵不自著书,今其书之存者,大抵治其学者所为,而其纂辑,则更出于后之人;古人著书,有所本者,大抵直录其辞,不加更定,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等。  相似文献   

17.
吕思勉总结的几个重要的古书通例:先秦古籍,大多口耳相传,轻事重言;先秦诸子,大抵不自著书,今其书之存者,大抵治其学者所为,而其纂辑,则更出于后之人;古人著书,有所本者,大抵直录其辞,不加更定,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等。  相似文献   

18.
<穆天子传>重见天日的轰动效应及其神话化,反衬出西王母、东王公神话相对衰落.随后道教将西王母、东王公纳入其创世神话之中,遂使西王母、东王公逐步复兴.五代隋唐以来道教南北支的融合最终使西王母、东王公的神格、神通实现了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今本《文子》中的叙述性语句在《淮南子》里为故事型材料,这些故事型材料存在着对话者的时代不一、史实张冠李戴、文字不准确等错误;同样见于二者的语句,也见于先秦其它古书,并非只有这两书中才能见到,这些情况均告诉我们,今本《文子》不是抄袭《淮南子》而成书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0.
陈祺 《兰台世界》2012,(33):70-71
子游是孔子门徒中唯一的南方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尚有许多不明晰的地方。以《论语》中子游的事迹为基础,结合其他先秦古籍,初步考察子游的生卒年、学术特长、传学南方等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