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强  王丽美 《今日科苑》2010,(17):106-106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源远流长形成独特的中国式风景园林体系。然而在今天,由于西方园林风格的影响,中国现代园林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园林对中国现代园林艺术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新 《金秋科苑》2008,(12):202-202
由于中西方文化自然哲学观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同,正是由于对自然界的两种不同认识,从而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园林艺术形式。中国园林崇尚自然,通过直接模拟自然山水来体现自然,西方园林则单独强调艺术的规则和标准,而把自然排除于艺术之外。  相似文献   

3.
赵新 《今日科苑》2008,(12):202
由于中西方文化自然哲学观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同,正是由于对自然界的两种不同认识,从而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园林艺术形式。中国园林崇尚自然,通过直接模拟自然山水来体现自然,西方园林则单独强调艺术的规则和标准,而把自然排除于艺术之外。  相似文献   

4.
王雷 《今日科苑》2007,(2):82-82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中由于是在相对隔离的文化圈中独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蕴含了不同的审美风格。本文对审美相通性和差异性从不同社会形态、思维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寻找东西方古典园林审美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园林树木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园林树木本身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尖塔形、圆柱形、伞形等,可以丰富人们的视野,给人以美的感觉,同时其生态特点也为人们提供遮阴避暑的服务。园林树木的种植分配,决定着园林建设完成的好坏。本文从多方面对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内涵丰富,以其完善的造型被海内外人们所折服,两千多年来形成独特的风格,诸多的特点与功能,使人叹为观止.介绍了园林的"五大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映射出先贤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他给中华民族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与巨大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的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却有着时代发展形成的独特风格和特征,比较两个时代植物配置的特点对于探索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0):F004-F004
在世界进入多极化发展的大环境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急剧扩张时代。由于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许多城市的发展表现出无限、无序扩张的趋势。城市的无限扩张对城市园林生态的影响也呈现复杂态势。一方面,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方兴未艾使得现存的园林超负荷运载,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我们破坏了原有的大量绿地和城市中的森林,然后再建起新的园林,而所谓的新园林的独到之处在趋之若鹜的设计风格的倡导下再度成了单一的风格,结果园林最基本的生态功能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内涵丰富,以其完善的造型被海内外人们所折服,两千多年来形成独特的风格,诸多的特点与功能,使人叹为观止。介绍了园林的“五大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映射出先贤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他给中华民族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与巨大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0.
孙晨 《青海科技》2012,(4):74-77
题记:园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环境工程。在不同的地域,人类为躲避严寒而穴居;为躲避炎热、潮湿而巢居。为了减低大自然带来的生存危害,宜于生存、生产、繁衍,而逐步积累出经验,选址于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作为宜居的首选。园林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尽管各国的地理环境不同、文化不同、经济发展不同,但是,园林为实现"躲避自然灾难、宜于生存"的理念却一直没有  相似文献   

11.
金彦宏 《中国科技信息》2011,(12):192+191-192,191
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来源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当人们把各异的审美方式应用到实际的造园活动中时,也就必然产生出各种形式、风格大相径庭的园林。这里所讨论的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同属东方园林体系,由于中日两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的截然不同以及两个民族的性格差异,使中日虽然同种同文,却有着趣意相异的文化。可以说日本是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先进成分过程中才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但是日本在吸取的同时却对输入的文化进行了及时的吸收和改进,使其适于本国的生存环境,现在的日本文化虽然无处不透着中国的影子,却又无处不体现出日本特有的民族个性,园林艺术自然也不例外。中日园林的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深远的、复杂的各种力量造成了现在的这种差异合力。对这种缘由的探讨不仅对历史有很深的意义,就是对我们现在的园林设计和发展也会有积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强松 《科技风》2012,(12):198
几千年的园林发展史,见证了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中国园林文化在世界园林领域中,以其独到的内涵和特有的风格,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国园林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相比中国园林艺术,国外的园林造诣也以其完整、理性、和谐等特点,逐渐在世界园林领域崭露头角.因此,我们中国园林艺术,不仅要在原有的古典园林艺术基础上,保存其中国化特征,还应该结合现代的理念思想,进一步发展,才能在世界园林领域处于不败之地.本论文将从中国园林艺术现况分析着手,结合中外园林艺术对比情况,着重探析中国现代园林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区别与影响,从中得到一些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来取长补短中国园林的理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社会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生活中,对植物产生深厚的情感,人们主要将植物当作主要对象,和植物以友相称,通过植物来抒发自身的感受。就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而言,同样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传统园林种植设计水平对创造园林自然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利用植物景观里面中的自然观、相应的文化观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营造出特别的理念以及理法并且以其高雅清幽、和谐统一的景观风格在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从而成为当前传统园林艺术光辉成果的主要构成环节。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颐和园与法国凡尔赛宫为代表,从文化背景、历史差异等方面分析中法古典皇家园林的异同之处,使人们对这两种风格的造园艺术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园林道路设计作为园林风景规划中最为重要的设计内容,需要设计人员格外重视。首先介绍了园林道路的功能;其次概述了园林道路的具体类型;最后探讨了园林道路的设计原则及其设计布局,仅供交流。  相似文献   

17.
日本园林     
日本的传统园林之精之微,或如樱花般纤美,或禅思高远,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把它和气势宏大的法国园林相比较,更可以体会到不同民族在感悟和理解自然的方式如何的不同。日本园林是日本民族文化与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相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举例说,日本这个岛国,对海的感情很深,它有一种园林形式叫“枯山水’表现大海和岛,不过“枯山水”却是受中国禅宗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很早以前,日本人就在庭园中挖湖堆山,以湖表示大海。平安时代(784年~1185年),日本的造园受中国佛教的影响形成了寝殿式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园林文化和园林建设的关系,并对发展地区园林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园林建设可以改善空气的质量,使得人们居住的环境更加的美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园林中植物具有非常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这些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当中也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整个园林空间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园林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可以使得不同季节的景观配置更加合理,园林的建设水平也会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吴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93-93,251
由于历史渊源,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园林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是文化的结晶,不同的文化观带来了不同的园林形式,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法传统园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思想、布局形式和园林设计要素的表现手法等方面。通过对中法园林的对比可以更深地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透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又可以进一步地认识文化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