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军华 《科教文汇》2008,(22):109-109
文章从高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和构造转化思想入手,探讨了高考数学中的热点题材——染色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
徐玉华  夏庆 《科教文汇》2007,(9Z):60-60,64
本文从经济数学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出发,讨论了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根本上化解数学真理困境中提出的认识论难题,菲尔德提出了"没有数的科学"这一虚构主义求解进路。文章首先阐释该进路的主要动机及其应对数学真理困境的基本策略,继而分析其本质缺陷,指出菲尔德对科学所持的实体实在论态度与其数学反实在论的立场从根本上割裂了数学与科学的整体性,回避了数学真理困境的本质问题,文章最后探讨他对实在论在认识论解释上的进一步挑战及其对求解困境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以往人们不太注意的谭嗣同与数学方面的问题,经过历史资料的分析,本文认为,他通过创办浏阳算学社,拉开了整个湖南维新变法的序幕,他从维新角度对数学社秘主义的批判,在中国数学史研究上有一定意义,本文还剖析了代表其哲学,政治思想的《仁学》一书中所贯穿的数学和数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孙启飞 《科教文汇》2007,(8Z):89-89
新大纲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是一切思维的起点。“实践出真知”这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前苏联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经提出: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论理解与规则戚本芬维特根斯坦的理解与规则理论对于当代西方哲学,包括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有重要的影响。库恩和他以后的科学哲学,美国新实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是以维特根斯坦后期关于意义和理解的理论为出发点的;各种反实在论。反基础主义、工具主义和方...  相似文献   

7.
葛志利 《科教文汇》2010,(30):159-159,161
文章介绍了高职数学教材改革的基本目标,针对改革目标提出了教材改革的一些设想——模块设计,最后讨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逻辑吗?--论数学的逻辑主义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与逻辑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数学哲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数学基础的研究能否深入。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提出数学可化归为逻辑的观点受到了哲学界广泛的关注和批判。文章试图通过剖析逻辑主义的基本论点,进一步揭示数学与逻辑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指出数学不只是逻辑。因为我们认为非直谓定义、集合论的无穷公理在数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二者却不容于逻辑。因此,数学比逻辑有着更宽泛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也是一门锻炼思维的学科。学生如何能在课堂充分地领会数学知识,启迪自身的思维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就如何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王新伟 《大众科技》2006,(4):125-125,127
文章从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出发,论述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需确立和强化的几种观念,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为编写高等数学新教材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13.
数学理论知识建立的历史,不但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逐步克服障碍,在探索中学习.对于提高其数学方面的素质修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发展其认知能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欣赏数学美,而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抽象"、"枯燥"、"神秘"、"繁复"、"乏味",难以接受,然而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和丰富多彩的美的因素,数学美深深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我们要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感受数学美的意识,唤醒学生欣赏数学美的细胞。  相似文献   

15.
胡璇卿 《科教文汇》2012,(24):109-110
数学史教学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有重要意义,实践中应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数学史教学常用的教学策略有直接利用数学史料、将史实中的数学思想渗透到教学中以及组织数学史趣味专题等。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是通过开展数学与应用数学方面的创新教育来培养大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构建学校创新教育系统工程、教育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探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开拓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对当代数学在越南的发展情况做一简短回顾,这里的“当代”是指1947年越南数学家首次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数学论文以来直到最近几年。此外,越南1945年9月脱离法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所以当代越南数学也就是它在殖民时代以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数学史和大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认识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在课堂上讲故事或基于HPM设计教学案例,或以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可实现数学史和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促进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肖敏芳 《科教文汇》2014,(31):39-40
数学史和大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认识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在课堂上讲故事或基于HPM设计教学案例,或以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可实现数学史和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促进数学史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