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生始自哪里,归向何处?生命的河流是始终如一,还是变幻不定?"庄生晓梦迷蝴蝶",到底庄生本性是蝴蝶,还是蝴蝶本来是庄生?庄子的千古一梦,千古一问,似乎成了中国的斯蒂芬之谜。在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与庄子的梦境相似的,好像电影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古人曾感叹:"死生亦大矣!"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认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关注生死,是人类、也是中国文学一个永恒的话题。战国时,中国哲人庄子就思考过这一话题。《庄子.外篇.至乐》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内容十分奇幻:庄子去楚国,路见一具骷髅(古为髑髅),就问:"夫子贪生  相似文献   

3.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乐贫守道、喜好游历四方。收录庄子一生名篇著述的《庄子》一书记载了大量庄子本人的旅游活动,书中与旅游有关的"游"字出现了一百余次,充分表达了庄子的旅游思想。  相似文献   

4.
庄子奥义张远山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郭象是"文化罪犯"?张远山先生《庄子奥义》出版前后,许多媒体发表了书评,主题集中在"庄子被误读了千余年"上,想来这是该书"卖点"之所在。学界中人都知道,《庄子》被误读了千余年不是今天才有的说法,更不是有了《庄子奥义》才有的说法。千余年来,误读《庄子》的情形一直存在,任谁也不会否认。然而,对《庄子》有误读,并不能否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先秦道家典籍《庄子》在世界各地流传较广,有多种语言的注本和译本出版发行.在东亚文化圈内,《庄子》传播起步最早、影响最大,其中日本、韩国不仅保存了许多《庄子》汉语古本,而且各种形式的译本和注本也最多.在西方国家,由于传教士等文化交流群体的译介,《庄子》的注本和译本也不断增加,甚至一些小国都有自己的《庄子》译本,如瑞典、波兰、匈牙利等.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庄子》出版情况亟待调查和研究.研究《庄子》国外传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翻译和出版,这是中国典籍《庄子》走出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徐飞 《档案学研究》2008,22(1):11-13
<庄子>是先秦时期较早有意对档案文献加以利用的著作,但因其较多的寓言运用,人们往往忽略了其史学意义.实际上,<庄子>中以历史人物为角色的寓言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既有他书证实的,也有只见于<庄子>的,庄子寓言具有一定的档案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庄子》内篇中,庄子创作出丰富夸张的艺术形象,呈现丰盈的象征意蕴和审美意蕴,特别是塑造了诸多得道者形象,但这群得道者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却存在明显矛盾。其心理矛盾正是庄子心灵矛盾的投射,借此可以更为深入地探讨庄子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差不多用了三年的时间,我在77岁高龄写完了《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分别对《庄子》内篇、外篇、杂篇作了转述与解释发挥,作了研讨与推敲,作了共鸣与对话。慨当以慷,《庄子》难平。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倏忽万世,摇荡苍穹。俯拾即是,妙语无穷。铺陈巨浪,点染雄峰。孰能与舞?起落匆匆。睥睨万物,  相似文献   

9.
《庄子》以文学形式表现哲学思想,庄子哲学思想决定了其文学创作特点:首先,庄子采用了独到的寓论体,塑造了众多怪诞的人物形象,以奇谲幻怪的艺术特色增加了整个哲学体系的诡怪性与复杂性;其次,庄子散文采用了诗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哲学思想,是哲学的诗或诗的哲学,奇特的文风与细腻夸张的语言描写更显示了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学价值超过了他的哲学价值,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李多钰 《出版参考》2005,(20):22-23
1913年,几乎与<难夫难妻>拍摄的同时,一个叫黎民伟的广东人在香港组建了一家名叫"华美"的电影公司,不久该公司就与亚细亚公司合作拍摄了<庄子试妻>,这也是影史上第一部由香港出品的故事短片.百年来,在与内地、台湾影业互动的各个阶段中,无论是双峰并峙、一枝独秀,还是三足鼎立,香港一直是华语电影的重镇.而<庄子试妻>尽管情节简单,却是香港电影的滥觞之作,它的制作人黎民伟更是一位时代奇男子.  相似文献   

11.
赵桂芬 《大观周刊》2011,(22):152-153
庄子美学是.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六十年代徐复观先生《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为研究庄子美学的作出了重大贡献名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庄子羡学的研究渐趋完善誊其中一自由观”是庄子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仅从自然、朴素及审丑等几个方面对庄子“自适其适”的自由观略作浅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儒家和道家在"游"说中具有各自的哲理特点,庄子提出"游物说",孔子提出"游艺说";庄子的游是逍遥的游,而孔子的游是规定的游;孟子的游是有心的游,而庄子的游却是无心的游;孔子的游有时空限定,而庄子的游却无时空限制;庄子的游是不言道德而自然合乎道德的超道德的自由"游",而孔子的游却是游于人间艺术中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水准的规范"游".  相似文献   

13.
<庄子·秋水>曾记载了庄子和惠子在濠水之桥上游玩时富有机智的辩论.庄子看到水里的鱼悠然自得地游来游玄,庄子说:"是鱼之乐也(这是鱼儿的快乐)!"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相似文献   

14.
邓琳琳 《大观周刊》2012,(43):15-15
庄子哲学中的“心”有两重意义:一是负面意义的“心”,如好恶之心、是非成心;一是积极意义的“心”,如常心、心斋等。与此相一致,庄子的修养工夫也从正反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主张去情、去知的负的方法,如坐忘等;另一方面通过练气涵养的正的方法,如心斋、缘督等,由此进入一种“逍遥游”的境界。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庄子“心”的多重意蕴,庄子“心”的修养工夫,庄子的修养境界。本文主要以内七篇为主,兼取外杂篇为原则,通过对“心”概念的爬梳,以期对庄子“心”学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庄子的思想性研究多半锁定于工夫论、境界论或者存在论这些主题。本文通过研究庄子思想,证实了它在主客观世界所起的作用,并深入分析了庄子"内圣外王"的入世理论,为道家思想的研究展开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战国时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庄子学派创始人,著有《庄子》一书。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庄学清静无为自由逍遥的主张对当时士人影响较大,对魏晋时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庄子哲学及《庄子》文本研究历来部很活跃。《庄子》文本蕴含着开阔的思想空间、多元的问题阈,它逻辑与诗性交融的表达方式,吸引着历代学者不断进入这个意义的世界。研庄者,既要对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道”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周延的推理,把握其内、外、杂篇的逻辑体系与内在脉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庄子所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分析庄子《齐物论》篇所蕴含的哲学内涵,解读庄子的自由论思想。本章分为四小节,以递进的层次论述自由论思想在齐物论里的体现和发展,从而得出结论,“齐物论”是庄子自由论的核心,它合理的解释了其自由观念里自由的起源、丧失、回归、获得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在《庄子》传播史上,刘安及其门客编订的五十二篇本《庄子》(含自作三篇"解说")是一个重要节点,早期《庄子》文本均以该本为源文本。但汉代至少尚有一种廿三篇选编本,跟古本并行。传世三十三篇本《庄子》是郭象据古本删订而成的,由于其自身质性以及其他版本的佚失,它几乎成了后世所有版本的源文本。郭象完成了对《庄子》的重新塑型,这是历史的幸事,但显然也是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20.
方山子文集     
《全国新书目》2021,(3):F0003-F0003
方勇著精装,31册学苑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本书是对方勇教授丰硕的个人学术研究成果及对诸子学事业巨大贡献的一次全面总结,内容弘博,层次丰厚。可大致分为《庄子》研究系列、《子藏》系列、"新子学"系列、文化普及系列、地域文化研究系列和杂纂6个系列。《庄子》研究系列包括《庄子诠评》《庄学史略》《庄子学史》《庄子纂要》《庄子书目提要》《庄子十日谈》《庄子今诂》7种,由注解、学史梳理、文献搜集、史料整理、书目提要到文化普及,展现了方教授由约而丰、多层次展开的庞大庄学研究体系,得到学界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