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能按照诗词体式特点进行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文章指出“品咂诗味”当是诗词教学的指向.主要途径有四:其一,感悟诗情,凸显诗味;其二,紧扣意象,领悟诗味;其三,深入识字,参透诗味;其四,化诗为画,想象诗味.  相似文献   

2.
正在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重分析讲解,轻意境鉴赏;重知识传授,轻情感熏陶。甚至把诗歌的每一细节都贴上标签,求同轻异,不仅使学生难以领会古典诗词应有的美感,而且抹煞学生的个性思维。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几种常用的方法。一、读出诗词味《墨子公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古语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形象地说明了古典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是我国最集中精炼的文学样式,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作者立足新课标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诗词教学方法。诗词鉴赏教学中应抓住诗眼,从意象入手,品悟意境;关注表现手法、语言等,更好地鉴赏诗词。  相似文献   

4.
书画同源,诗画同构,作为诗人、画家兼备的王维,他深谙此道,让诗和画融合为一。他创造性的以画法入诗,使诗中饱含画意,他以画家的匠心以诗为画,精心剪裁,悉心布局,在情与景的刻画中使意境的形神高度和谐,创造出一幅幅妙手天成、巧夺天工的诗的画卷。  相似文献   

5.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即是画,画即是诗。中国古典诗词富含韵律、含义隽永、意境优美,不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具体、生动、典型的生活画卷,更为人们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奔放、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味深长、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平易通俗、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豁达深邃、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此邻"的宏放浑厚、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潇洒不羁、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苦心孤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新刚健、李清照"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的婉约从容……无不令人为之动容,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顿、情感日趋丰富、精神变得高贵。李昌明老师洞悉古典诗词中的诗韵明快、情趣无限,掬起古典诗词的涓涓"清流",润泽哲学课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哲学课变得美妙绝伦。希望更多的老师在哲学课堂上合理运用古典诗词,使诗词之美沁入学生心灵,从而收获"以古诗之美,显哲学之魅"的教学之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词意趣无穷,真切如画。古典诗歌中色彩、留白、视角的选择与运用,使诗与画的意境有许多相通之处。在阅读鉴赏古典诗词时,交换诗歌同绘画两种艺术的体验和感受,从绘画艺术的角度着眼探索,能让我们从中领悟到更深长的意味和情境。  相似文献   

7.
史琳 《快乐阅读》2015,(2):11-12
古典诗词教学历来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力求解密古典诗词课堂密码,希望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本文从促进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有效的角度阐述了相应策略:品赏韵律,涵咏吟诵;互动活动,诗歌评点;以诗解诗,浸润心灵。  相似文献   

8.
杨青燕 《学子》2013,(6):99
一、古典诗词教学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必要性(一)古典诗词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形式丰富多样,其中,古典诗词是独具特色的一道中国文化风景。古典诗词语言精湛优美,意境深远,主题也突出而深刻,因此深得中外读者的喜爱。不得不提的是,古典诗词带给人们的心灵洗礼和独特愉悦的感官体验。例如,田园派诗词创始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中,有这么一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表达"孤人"意象及其情感取向的诗词在收录的古典诗词中占据重要的篇幅。"孤人"诗词大致分三种:牧歌般的思乡、怀远诗,顾影自怜的"独处"诗和托物起兴、意境阔达的"孤人"诗。"孤人"诗词的教学在培养中学生审美人格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欣赏评论诗词,意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们欣赏评论诗词时常常提到诗意、诗味,“诗意”“诗味”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鉴赏诗词需从意境入手,注意领会意境。  相似文献   

11.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明代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古代诗人艺术追求的至境。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喻志的普通事物,还昭示着中国传统文人一贯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境界。因此,我们在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对其中的某些意象进行重点解读,以引导学生抵达对诗词意境及内涵的领悟和把握。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本文拟就几…  相似文献   

12.
<正>古典诗词如绝美的天籁,又似千年的佳酿,徜徉其间,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走向成熟。教学中却发现学生认为古典诗词艰深晦涩,理解起来太难,再加上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平时没有时间诵读和研习古典诗词,体悟不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久而久之,学生对古典诗词失去兴趣。这些,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正确的途径和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诵读并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古典诗词离我们年代较远,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地分析和指令包办,学生就会兴趣寡然,更谈不上去体味挖掘诗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和色彩美了。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十期载葛国光同志《略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引入和导出》一文,葛老师认为:“凡是好诗,都是有其美的意境的,给中学生讲授古典诗词,首要的任务莫过于按诗词不同的特点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美的意境中品味和思索,从而体会古人所表现的思想,学习古人诗词中非凡的艺术技巧。”凡是好诗,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艺术歌曲受其民族文化影响,形成了"诗"、"乐"、"画"意境相融的特点.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必须把握其内在特点,深刻体会其意境追求是准确诠释作品的首要条件,促使中国艺术歌曲的表演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6.
一、感受"意境"欣赏评论诗词,意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们欣赏评论诗词时常常提到诗意、诗味,"诗意""诗味"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鉴赏诗词需从意境入手,注意领会意境。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艺术 ,读诗时 ,经常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光辉照临自己的心灵。诗是最美的文学样式 ,“一首诗的胜利 ,不仅仅是它表现的思想的胜利 ,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艾青《诗论》) ,诗歌具有美的灵魂和感情 ,美的构思和意境 ,美的语言和造型 ,还有音乐的旋律 ,绘画的色彩。诗歌集美于一体 ,又把美传播给千千万万的读者。由此可见 ,诗词教学无疑是学校美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诗词中探幽寻美 ,陶冶心灵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培养美的情操。众所周知 ,我们在学习和欣赏诗词作品时 ,无论是中国古体诗词 ,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诗教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借鉴传统诗教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努力做好诗词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主要包括语文学科内的诗词教学、诗词专题课程、古诗词主题实践活动三种形式。在进行课程建设的同时,教师还要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综合设计教学目标,按"诵读、想象、联想、表达、体悟"来组织教学环节,以意象、意境、典故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诗词意蕴,做到"以诗会人"与"知人论世"相结合,链接生命体验,涵养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9.
周婷  姚霞晖 《学语文》2024,(1):63-65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凝练出“以读为本”的五种意境领悟途径,包括让读诗有序有法的“以读悟境”,以勾连生活和知人论世的“创设情境”,搭建支架且化诗为画的“想象造境”,提取核心和追溯还原的“意象入境”,同题拓展及同境延伸的“拓展延境”,希望能为古典诗词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李叔同诗词的“旧风格”与“新意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诗歌变革运动"诗界革命"致力于古典诗学传统的继承与革新,倡导"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的李叔同(弘一法师)受"诗界革命"影响,其诗词作品具备"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特点,表现有三:思想性——以传统名士心态含现代人文情怀;艺术性——以古典形式美感含多元文化养分;美学风格——以华夏美学精神含个体生命境界。既代表启蒙运动时期新旧文学交替、东西方艺术碰撞的共性,更突显佛教思想与人文情怀融合升华的独特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