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军萍 《内江科技》2012,(7):161+184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生产者不能及时召回缺陷产品的事件及跨国企业在产品缺陷召回过程中不给予我国消费者相同待遇事件,无数次损害着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找出我国相关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有效督促生产者及时召回缺陷产品、保护我国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2.
李建平 《华夏星火》2014,(10):11-11
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起伏不定,农产品市场还时常有农民生产者“卖难”和消费者“买贵”同时存在的矛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产品流通不畅、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过高,挤占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如果通过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创新对接模式和机制,减少流通环节、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效衔接,则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利于生产者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的产品,避免盲目生产,促进农产品市场供应均衡和价格平稳.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选择理论和生产者选择理论的共同点,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目标为突破点,发现数学“求极值”的思想始终贯穿这两种理论,是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等板块的主导思想。在产品和要素市场上,单个消费者追求“总效用最大”的行为形成了个人对产品的需求和对要素的供给,单个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的行为形成了个人对产品的供给和对要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企业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技术推动论和需求引导论回顾的基础上,选取技术创新含量高的手机产品进行问卷调研分析。设计了手机用户(消费者)对手机产品及功能(技术创新含量高)的选择偏好6大评价指标,使用5级评分量化标准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调查的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高技术创新型的手机产品有着较高的刚性的需求,在可支配的能力范围内,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是体现高新技术所带来的功能。结论是当企业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获得盈利时,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偏好便会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需求对技术创新就会产生拉动作用。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就是一种不断地挖掘和发现潜在市场需求,研究和开发出新产品、新功能以满足其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和收益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信息产品的捆绑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关于产品的定价问题。以前 ,由于消费者对产品信息 ,特别是产品的成本信息以及市场信息的缺乏 ,使得厂商在定价上拥有很大的主动权。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所谓的成本透明化的现象 ,消费者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因特网对大量厂商的产品进行比较 ,了解产品成本和质量方面的信息。另外 ,在许多网站上消费者可以通过了解其他购买者的购买经验 ,帮助做出购买决策。这两方面的信息提高了消费者的讨价能力与购买理性。成本透明化所引发的更深一层的问题是 ,厂商无…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动因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引发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动因的热烈讨论。其中,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通过对两种观点的文献综述,依据R.Nelson(1959)的"需求—成本"论,以及"最优创新时间"模型的分析,以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为理论根基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观点,可以归纳为以预期利润为导向。生产者(企业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而指引其进行创新行为的动机就是创新行为可能带来的利润,即预期利润。  相似文献   

7.
包装设计诉求中潜意识消费心理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设  刘杨 《今日科苑》2006,(10):80-80
包装设计诉求心理实际上就是挖掘出消费者潜在的需要的心理,即通过某种策略,使受众接受包装所传达的商品信息,进而形成对这一商品的信任。包装设计诉求的目的一方面是支持消费者的现实需要,既要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是诱导消费者潜在的需要转变为现实的需要,触发其购买动机的产生,最终变为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8.
赵一平  朱庆华 《预测》2008,27(1):46-52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下文简称EPR)有助于解决废旧产品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高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绩效。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在组织探讨汽车行业EPR的实施模式。本文首先构建了EPR的实施绩效及作用机理的概念模型,并对生产者行为策略、系统实践改进及绩效改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假设;以我国汽车行业为例,利用统计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并修正,提出我国EPR的实施绩效及运行机理实证模型;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独特性需求和TPB理论视角,构建了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的研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与感知行为控制对个体消费者的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独特性需求通过行为态度对在线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产生间接影响;在影响个性化产品定制意向的多个变量中,主观规范的总体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一个包括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以及购后行为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首先消费者要识别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外部和内部原因,消费者无法识别自己存在的问题,消费者即使识别出了问题也不一定会产生消费行为。当消费者打算去购买时,就需要搜索信息,可是社会中过剩的信息使消费者的信息搜索产生了困难。在消费者对产品的信息进行评价与选择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很难对产品做出一个准确地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