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路洋 《科教文汇》2009,(15):228-228
贝多芬谢世已近两个世纪了,但他遗留给我们的音乐财富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品,犹如灿烂的明珠,仍然放出绚丽的光彩。为世人所喜爱。尤其是他的钢琴奏鸣曲更是受世人所喜爱。无论是钢琴演奏家,钢琴专业学生或钢琴音乐爱好者都在演奏、学习他的音乐。他的作品不仅让你学到高超的钢琴技巧,还能让你在他作品的精神领域内汲取力量。  相似文献   

2.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教育家,复调是他的主要的创作手法,他的古钢琴作品早就成为钢琴音乐的财富和钢琴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巴赫又被尊称为钢琴音乐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三个时期的风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婷子 《科教文汇》2009,(17):274-274
在贝多芬一生所刨作的作品中,他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均衡地反映了他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代表作品的风格做了详细地描述和对比,从而找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4.
李翰 《科教文汇》2008,(29):269-270
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在音乐史上除了炫耀辉煌的钢琴技巧为大家所记外,还有大量的钢琴作品为人所知,而钢琴改编曲又是其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超过了之前任何一位作曲家,虽然之后很多人以他为榜样,使钢琴改编曲兴盛一时,但直到现今还难有超越者。  相似文献   

5.
张艺博 《科教文汇》2012,(28):152-153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波兰钢琴家、作曲家。在他的音乐生涯中.几乎创作了各类体裁的钢琴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任何标题音乐的迹象.但如果深入到他音乐内容的深层.就会发现大量的音乐作品都存在其潜在的标题性。《降A大调波罗奈兹》(0P.53)就属于此类作品。本文通过对肖邦的钢琴作品《降A大调波罗奈兹》(oP.53)的分析,来论述此作品中所具有的标题性。  相似文献   

6.
崔擎 《科教文汇》2008,(9):124-124
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他首创了钢琴叙事曲这种音乐体裁。《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也是音乐中第一首采用这个曲名的器乐作品。它运用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展开叙述,展现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悲歌。该作品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结构庞大、技术艰难、内容深刻。本文拟从作品的结构特点、情感变化、演奏旋律以及创作手法几方面对这一杰作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复调作品的弹奏,对于大多数钢琴学习者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好的弹奏复调作品,是对钢琴学习者技巧和音乐感觉以及音乐综合素质的考验,是学习者演奏能力的体现.针对大部分人弹奏复调钢琴作品能力差的情况,提出几点弹奏复调作品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音乐情感是表达音乐创作者思想的重要元素,是反映一件音乐作品优与劣的重要方式,其在钢琴领域的表现亦是如此。在钢琴教育中,如何让钢琴作品创作者更充分的发挥创作灵感?如何让钢琴演奏者更激情的演奏美妙乐曲?如何让创作者和演奏者都能激发出最为震撼的创作热情和演奏激情?这是我们每一位钢琴爱好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钢琴教育的工作者,笔者认为要更准确、更充分的表达钢琴作品,培养钢琴爱好者的音乐情感至关重要,具体有以下三个步骤,即创造音乐艺术情境、培养学习兴趣爱好、碰撞音乐情感火花。  相似文献   

9.
肖邦的一生倾注于钢琴音乐创作,然而也充分地发挥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音乐注重旋律的歌唱性、装饰性、优美性.作品中强调了声乐性与器乐性的互相融合,有深厚的民族情结.肖邦的民族大英雄主义,和对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使得肖邦作品中大量的舞曲、夜曲,就是一种民间曲调的改编而已.在音响结构上,作为钢琴诗人,抒情只是一个方面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有着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和高贵的诗人气质,他以浪漫主义的精神,创造了真正的钢琴音乐风格,带来了钢琴音乐史上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0.
在19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一位将理性与感性音乐做到极致结合的音乐家——门德尔松。他的音乐既有古典的严谨、端庄、典雅,又更多地融合了浪漫的强烈、自由、奔放。集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于一身的门德尔松,对德国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简析门德尔松的一生,以及他的钢琴作品突出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琴音乐虽然历史短暂,历经波折,但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从音乐表现意境和创作手法都有着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表现思路,发展前景和研究前景一直看好,相信随着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其社会影响会越来越突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兆博 《科教文汇》2014,(4):134-134,137
在19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一位将理性与感性音乐做到极致结合的音乐家---门德尔松。他的音乐既有古典的严谨、端庄、典雅,又更多地融合了浪漫的强烈、自由、奔放。集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于一身的门德尔松,对德国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简析门德尔松的一生,以及他的钢琴作品突出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了,而钢琴更是乐器之王,在众多乐器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钢琴演奏是赋予钢琴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把乐谱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音乐表演,使乐谱无法记录的潜藏乐思得以丰富和补充,但是要想做到演奏时行云流水,铿锵有力。演奏时放松是对演奏非常有帮助的,下面我们来谈谈钢琴演奏中的如何放松,以及放松所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4.
邓琤 《科教文汇》2011,(5):150-151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创作时间超过三十年,在音乐的风格和精神内容上都被看做贝多芬的音乐自传。他的作品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间,各时期又有其特定的风格。贝多芬1802年以前的作品较集中地显示了古典主义特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钢琴奏呜曲,它们是意大利歌剧风格渗入音乐的各个领域后结出的非凡成果,也是音乐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他的钢琴奏鸣曲富于幻想的精神,是轻松、愉快的性格和善良、纯洁心地的写照,是钢琴艺术史上不朽的精品。  相似文献   

16.
王玲 《科教文汇》2020,(9):176-177
本文以“在文化中研究音乐”为理念,对广西钢琴音乐的取材和传承做思考。其中,分类分析作品素材的文化来源是本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这一高雅艺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有许多孩子们把音乐当作了高考的首选专业,如:职业中学音乐班学生、普通高中文理科的音乐爱好者们都选定了音乐专业参加应试.一时间,校园中响起了肖邦的惆怅柔情,海顿的自信幽默,贝多芬的铿锵豪放……,面对这种状况,音乐院校的招生也相应地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除了要具有较好的钢琴弹奏技巧外,还要有丰富的表现力,因此,掌握必要的钢琴演奏技能及把握好作品风格,是钢琴学习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巴赫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生活在西方音乐史称的“巴洛克”时期。我们要在现代的钢琴上用重量弹奏法弹奏巴赫的作品,要把握住巴赫作品的时代精神,还要在具体的音响上注意达到巴洛克时期那种干净、明亮、富于颗粒感的声音,以及装饰音、复调性等一些区别于其它时期作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钱洁 《科教文汇》2008,(29):193-194
指掌的收缩与伸张及其并用在钢琴作品中表现为多种形式,是钢琴学习中常见的技术要点,也是较难掌握的技能。而这些技术的掌握对音乐的表现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在当今深受观众的喜爱,而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音乐的烘托与渲染,音乐在揭示与深化主题等方面具有表达主题思想的能力。本文从六个方面结合音乐与画面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