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记者》2001年第3期上,主编吕怡然先生撰有一篇短小的“主编琐话”:《传播:交流与沟通》。在文章中,吕先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新闻传播的本质就是一种人际交流与沟通。”本着学术的严谨态度,避免断章取义,笔者首先将吕先生提出该观点的那一整段文字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2001年第3期上,主编吕怡然先生撰有一篇短小的“主编琐话”:《传播:交流与沟通》。在文章中,吕先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新闻传播的本质就是一种人际交流与沟通。”本着学术的严谨态度,避免断章取义,笔者首先将吕先生提出该观点的那一整段文字摘录于下:前不久,中国和美国主流媒体的一些同行们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学术讨论,主题是“中美传媒在相互‘妖魔化’吗”。本期的一篇特稿摘发了这个座谈会的发言,从两国专家学者的唇枪舌剑中,我们读到的是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场、新闻理念,同时还有相互沟通、了解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3.
赵金 《青年记者》2017,(15):11-14
2009年,在贾鹤鹏先生主编的《科学新闻》杂志改版后,笔者曾就“记者,离科学有多远”的话题与他进行过观点的交流.8年过去了,国内的科学新闻、科学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贾鹤鹏先生在美国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深造也已经有7年的时间.本期《青年记者》“科学传播创新”的选题,让我们有机会在大洋两岸进行一次隔空对话,接着聊聊科学新闻和科学传播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朱立教授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聘为客座教授,此后他每年都将定期到暨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朱立教授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及研究,曾任《传播学报》(香港)、《新闻季刊》(台湾)、《亚洲传播学刊》(香港)的主编及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会长,在海内外传播界享有声誉。受聘之日,朱教授在暨南大学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题为《形象与传媒》。现将其演讲内容整理如下。希望读者借此对香港传播学者的观点有所了解,同时我们也期待深港传播学界的更广泛交流,以期推动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圣贤》,李衡眉、赵强总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中国圣贤》一书,是一部适应新世纪“铸造中华文明新辉煌”的大型作品。“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本书前言)其最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朱立教授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聘为客座教授,此后他每年都将定期到暨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朱立教授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及研究,曾任《传播学报》(香港)、《新闻季刊》(台湾)、《亚洲传播学刊》(香港)的主编及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会长,在海内外传播界享有声誉。受聘之日,朱教授在暨南大学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题为《形象与传媒》。现将其演讲内容整理如下。希望读者借此对香港传播学者的观点有所了解,同时我们也期待深港传播学界的更广泛交流,以期推动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1年岁末《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召开座谈会,探讨如何进一步办好、用好本刊。 有时代感 具实用性 深受欢迎 吕国庆主编首先介绍了《新闻与写作》的情况:《新闻与写作》是研究新闻业务,传播写作知识的杂志.多年来,《新闻与写作》发行量在全国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刊登的文章多次在本市和全国获奖,2001年又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和二等奖。2001年《新闻与写作 》被中国期刊协会列为向“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赠送期刊。《新闻与写作》的办刊宗旨是:联系实际,研究理论,传播知识,交流经验,加强指导性、知识性、可读…  相似文献   

8.
《沟通》节目在释疑解惑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吸收更多百姓观点,其内容相对来说是“通俗的”,那么,在通俗中如何提升节目的化品位,使传播更有化价值呢?  相似文献   

9.
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资料里,保存着一本名叫《中国通史简编》的书。这本书由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史学巨著,与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堪称“姊妹篇”,又与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尚钺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吕振羽所著《简明中国通史》并称“五朵金花”,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10.
应该说,《现代传播》1996年第5期刊登了不少力作,但其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则是《主编礼记:走近神圣》、访谈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反思》及闵惠泉先生的“宗教学国际研讨会旁听随记”《面对宗教:多维视野中的观照》三文。《主编礼记:走近神圣》是十分难得的。其所以难得不在于别的,而在于作者不是像一般主编那样,从学术研究的现有成果上对文人的功过进行评说。而是从文人构建学术成果的内在动国上,从文人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创造性活动本身,从文人的“人格素质”来评说文人,来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学术。依照作者的见解,一个“肃穆…  相似文献   

11.
与国内众多新闻类谈话节目相比,湖北电视台大型谈话栏目《沟通》坚持高端访谈,坚持贴近百姓,把演播室搬到生活中间,面对社会热点难点,让官员和百姓“面对面”,用沟通的语态对话交流,变新闻谈话节目为“说话节目”;用沟通方式化解矛盾,变“曝光思维”为“沟通思维”,栏目走出了创新创优的路子。专业人士认为,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沟通》强调舆论的引领作用,变以往“简单曝光”“一味批评”为“沟通化解”,是舆论监督实践中的创新,是理念上一次难得的突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知识传播与知识经济互动关系研究”[项目号M3-019]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二。(编者注:其成果之一,即论文《论知识传播》,发表于本刊2000年第4期。)本文以“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探索创新),分配(传播交流)和消费(应用转化)基础上的经济”为思维立足点,从社会系统分析的角度,着重探讨论述了“知识传播事业”的五大构成要素,为深入研究知识传播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论期刊的作用与功能●陈冬梅(河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关于期刊的作用与功能,在刘瑞兴主编的《连续出版物管理史料选》一书中颇多精彩论述。1903年《政艺通报》发表文章称:新闻纸之于人,犹空气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杂志亦然”。1912年《新世界》发表“...  相似文献   

14.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5,37(1)
2015年,《现代传播》再度整装出发,清新亮相.新的一年,本刊将进一步优化投稿机制和编辑流程,加强大稿和特稿的刊发力度,提升刊物的学术品质与社会影响力,以回报作者与读者的厚爱. 《现代传播》倾力打造的2015“年度对话”特别聚焦“网络强国”与“媒体融合”.为此,本刊主编胡智锋教授邀请著名互联网专家方兴东先生两次对话深入交流,力图对这两个战略性命题展开更清晰、更全面的解读和诠释.  相似文献   

15.
张晓源 《图书馆论坛》2006,26(6):113-118,298
通过事实数据,比较分析了《图书馆论坛》与《新周刊》的专题策划。《新周刊》通过层次金字塔结构的专题策划,以“主题”“聚焦”“概念”三层次构建了一个刊物与社会生活的传播互动模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图书馆论坛》通过专题策划,以高素质作者、高质量论文和高密度特征推出“图书情报专家学者论坛专辑”,具有“观点领袖”传播模式特征,在全国图书情报界形成了影响力。《图书馆论坛》的专题策划能否达到《新周刊》层次金字塔的第三层,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湖北电视台大型新闻谈话栏目《沟通》紧扣时代脉搏,开始承担并忠实履行政府与群众之间桥梁和纽带的职能;探索新的舆论监督方式,变简单曝光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用沟通的方式化解矛盾,用沟通的语态对话交流”,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紫竹 《网络传播》2004,(1):86-87
近年来,网络传播研究方面的学术著作颇丰,但观点沿袭与趋同的现象亦比较明显,“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由彭兰女士所著的《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下简称《原理与应用》),则在构建网络新闻学的体系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科学》杂志的创立、编辑与特点许康,黄伯尧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高奏起“科教兴国”的最强音,也向担负舆论导向和传播知识的科技期刊提出了光荣而艰巨的使命。1995年1月12日,江泽民同志为《科学》的题词:“传播科学,提高国力”,已经向全国科技刊物明...  相似文献   

19.
为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广播栏目,搭建百姓与政府对话沟通的平台,2003年10月1日,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市长与市民》栏目。栏目每周日8:00至9:00首播,15:00至16:00重播,节目形态为热线直播,由“市长走进直播间”、“节目反馈”、“专家点评”、“节目综述”四部分组成。每一期节目都有市民代表与市长面对面交流沟通,相关部门参与解答。根据节目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吴贤纶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开展的“广播电视的性质、功能和任务”的讨论,提出新的见解。吴贤纶认为,应当按照总体、发展、实际三个观点探讨广播电视的定义。一、总体观点“广播电视”常指传播活动、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