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峨眉山系银色世界”一说,曾长期为特定人群所称道。这种说法之见诸记载,可从南宋范成大《峨眉山行纪》叙述峰顶观佛光时看到:“俄氛雾四起,混然一白,僧云“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僧云‘洗岩雨也,佛将大现。’兜罗绵云复布岩下,纷郁而上,将至...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据1990年统计,壮族在全国共有15489000多人,居住在广西境内的就有1400多万,其余散居于云南、广东、湖南、贵州等省。壮族及其先民是岭南广西地区最早的和人数最多的居民,秦、汉统一岭南后,他们成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早的成员之一,一直是开拓和建设南疆的一支主要力量。壮族的称谓,有多次演变。壮族先民于先秦时期,称西巨、骆越;汉唐时又称作乌济、俚、僚;春秋战国时有所谓“蛮夷”、“百粤”之称。现在的称谓原作“撞”,此一说法,在南宋人范成大(桂海真衡志浦据可查“庆…  相似文献   

3.
刘汉忠 《寻根》2013,(1):27-28
《荔子碑》以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得名,文字是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结末的《迎享送神诗》,故又称“迎享送神诗碑”。两百多年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书写了这段文字,而在罗池庙(今柳州市柳侯祠)刻碑,则在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荔子碑》上石后,  相似文献   

4.
马月兰 《世界文化》2013,(12):22-24
提香威契里奥(TizianoVecellio,1482—1576)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威尼斯画派”最杰出的艺术家。其绘画《基督与法利赛人》(又名《纳税钱》)创作于1516—1518年。据记载,该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乔托《犹大之吻》壁画的启迪,情节来自《新约马太福音》第22章耶稣与法利赛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纶巾”考     
马里扬 《寻根》2010,(4):91-9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的形象,究竟是指周瑜还是指诸葛亮,仍旧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无论当日苏轼意在谁属,到了南宋后期词人吴文英的笔下,着实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记羽扇纶巾,气凌诸葛。”(《江南春》)至于再后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里,诸葛亮一亮相便已然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相似文献   

6.
黄潜善(?~1130年),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北宋元符三年(1100)进士及第,南宋初期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建炎年间,黄潜善担任宰执一年有余,任职期间“独当国柄,专权自态而卒不能有所经画”,为时人所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八,以下简称《要录》)后扬州溃败,高宗“决意渡江”,黄潜善罢相,被后世史家列入《宋史·奸臣传》。较之南宋初期其他宰执,目前学界对黄潜善少有专文论述。然而,建炎初期,赵宋政权初立,一直任职地方的黄潜善仅凭弄权之术,怎能任相一年有余?况且任相伊始,高宗坚信“潜善作左相,伯彦作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更同心以副朕之意”(《要录》卷一)。本文拟以建炎年间的两起历史公案为中心,重新解读黄潜善任相期间的政治地位。不当之处,尚祈方家赐教。  相似文献   

7.
(一)道教四大真人与四大天师《兼谈理学家罗从彦和颜钧)唐玄宗天宝元年《74年)追封庄子、列子、文子、亢仓子为南华真人、冲虚真人。通玄真人、洞灵真人,其著作称真经。传闻通玄真人文子姓李名《刑、肩两音),字计然,师事老子且教导范蠢,然则《文子》堪称最早阐释《道德经》的宝典。洞灵真人亢仓《桑》子或庚桑子,即《庄子·庚桑楚》之主人公。庚桑乃复姓,此篇介绍老胭之役《门徒》有庚桑楚者,偏得老阳之道。偏曲等于《天地》篇孔子批判汉阴丈人修浑滩氏道术未到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南宋林希逸误导陈鼓应教授错解这贬词为褒…  相似文献   

8.
浦江郑氏家规的千年遗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贤明 《寻根》2012,(2):128-132
一 浦江郑氏自南宋初年同财共爨,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遭火灾而瓦解,共经15世。李静《义门家族的寿命与婚姻状况分析》(《江淮论坛》2004年第5期,第96~99页)据《义门郑氏家谱》估算,郑氏人口在元至大三年(1310年)、至正十年(1350)年、明建文二年(1400年)、宣德五年(1430年)依次是32人、92人、244人、355人,以此度之,天顺三年郑氏人口至少在4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9.
自《宋史》刊出《陈抟传》后,历代学者对“陈传故里”颇有争论。《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2期发表唐代剑先生《陈传、张守真事迹考》一文,认定陈传是“毫州真源人”。笔者不敢苟同,现仅就笔者所见材料作一综述,以明其实。一、证明陈抟是“西蜀崇龛”(今安岳县龙西)人的证据有三个方面。第一,陈特自署“西蜀崇龛”人,是最有力的证据。宋淳熙(1174—1190)年间,由国史院编修吕祖谦(1137~1182)奉诏编辑的(圣宋文海)里,最早收入了陈传(易龙图序》,文未有“西蜀崇龛陈传序”的署名。这七个字是证明陈传是“西蜀崇龛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我不知目前欢喜读书的朋友们,看过方志书没有。方志书就是地方志,记载一个省的叫省志,记载一个府的叫府志,一个县的叫县志,是综合一个地方的自然历史、人文历史记录的书。流传到现在的志书,古老的有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范成大的《吴郡志》、周淙的《...  相似文献   

11.
王振忠 《寻根》2000,(1):91-96
竹枝词是研究地域文化及民风时尚的重要史料。近年来,随着地域文化热的升温,状摹风俗、叙写人情的竹枝词日益为学界所重视,《清代海外竹枝词》、《上海洋场竹枝词》和《中华竹枝词》等一批竹枝词资料陆续出版。不过,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作品。而域外作者所写的竹枝词,尚鲜为人知。 在江户时代(1603年一1867年),位居东土的日本人醉心于中国文化,“颦效西施,夸称土风”,写有大批的竹枝词。这些竹枝词,大多是摹仿明清的文人趣味,记叙日本各地“山水风土之明媚佳丽,叙才子佳人之温雅丽婉”,其中也不乏治明清文史及中外交流…  相似文献   

12.
宋志坚 《寻根》2014,(2):109-111
上个世纪的新文化运动给予孔子的学说、儒家的思想以及封建礼教以巨大的冲击,鲁迅的《狂人日记》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声春雷”,它给不少人(包括肯定新文化运动的人和否定新文化运动的人)留下最突出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田探 《华夏文化》2013,(1):8-10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广义的“信”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古文献中出现“信”的频率非常高。它不仅是“四德”(孝悌忠信)之一,还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中国古人十分重视社会领域中对于“信”的贯彻,如君臣之间的信、官与民之间的信,如“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朋友之间的信,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夫妻之间的信、人与神之间的信,如“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等。“信”在这里表达出的是信任、相信、守信、信仰等多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强群 《寻根》2009,(1):114-11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被称做“百世田园之王,千古隐逸之宗”的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写下的千古绝唱。而他的《桃花源记》则是上过中学的人都耳熟能详的著名文章。如今,南京禄口机场附近的禄口镇昝(本地念做zuo)巷聚居着一支陶渊明的后代。  相似文献   

15.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16.
王鹤鸣 《寻根》2009,(4):110-121
家法,在家谱中又称家训、族规、家约、家戒、家规、族约、祠规、家典、家范、条规、家议、祠约等,种类很多,是家族自己制订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规。《(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光绪十一年)“祠规引”指出:“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安徽)绩溪县南关悼叙堂许氏宗谱》(光绪十五年)“家训”指出:“圣贤彝训备载六经,又何必要家训?家训所以济圣训之所不及也。盖六经惟读书人知之,至愚夫愚妇不读诗书,  相似文献   

17.
怎样读《论语》《孟子》张茂泽清朝康熙时,内府仿刻南宋淳衤右二年(公元1242年)大字本《四书章句集注》,在《论语序说》之后,已刊出《读论语孟子法》,据朱熹《书临漳所刊四子后》说,“考旧闻为之音训以便观者,又悉著凡程子之言及此者附于其后,以为读之之法”...  相似文献   

18.
彭林 《华夏文化》2012,(2):18-20
祭祀是人类早期近乎本能的文化行为,世界各民族历史上都出现过祭祀。中国古代的祭祀,及于天神、地祗、人鬼(此为《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说)等三大类,自成体系,祭法多样,意蕴丰富,卓具特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祀文化地位之高,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9.
黄飞 《世界文化》2011,(10):31-34
《大地》(英文书名TheGoodEarth)是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代表作,她的作品是“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大地》的成书不仅在中国国内影响广泛,更在美国国内产生巨大轰动,引起了美国人超乎寻常的关注。这部小说被很多西方学者称为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对西方人认识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著作。  相似文献   

20.
从《论语》谈自我教育邓敏一直以来,儒学都被看作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影响几乎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哲学被梁启超称为“人的哲学”,它从宇宙本体的高度说明人的存在,认为人“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