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有一个"母亲千里走单骑"的新闻很火爆她,温州打工5年,半夜梦见6岁的儿子"孤苦一人,满身是血,在雨水中跟耗子抢东西吃"。次日,她女扮男装(以策安全),独自骑着摩托车  相似文献   

2.
<正>1948年2月的一个月夜,在山东阳信县解放军战地医院里,"毛毛"未足月便呱呱坠地。那里地处山东老区,土地原本就贫乏,正值解放战争国共拉锯最激烈的时刻,物资供应便更艰难了。"毛毛"的父母都在部队担任领导职务,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诞生之初,靠着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基金会,当时设在上海)援助的两桶救助奶粉,"毛毛"才得以存活,再往后便靠着山东大婶哺育。那个婴儿毛毛便是我,父亲叫舒同,母亲叫石澜。奶粉,成了我  相似文献   

3.
你在初一零点刚过便急匆匆来到人间,带着母亲的温馨,带着父亲的慈爱,沐浴着助产士的关怀,又带着记者美好的祝愿,说你全家“三羊开泰”,说你长大后一定是个温顺漂亮的姑娘。“小羊羔”,为了等你,急坏了你的爸爸妈妈.知道还有  相似文献   

4.
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杜德维特执导的动画短片《父与女》讲述了父亲带着女儿两人各自骑单车来到湖边,父亲离去,从此,女儿总会骑着单车,到达父亲拜别的地方等待的故事。在这部8分钟的动画短片中,关于单车的镜头长达4分钟左右,由此可见,单车作为女儿和父亲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贯穿故事始终,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物品性道具功能、叙事性道具功能和象征意义三方面分析单车在短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的抗日战争开始.次年6月,父亲毛坤任教的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文华图专)由武汉西迁重庆,母亲带着我的三个哥哥和我回到宜宾乡下的老家.战争激烈进行的岁月,我们也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6.
听毛毛细说父亲邓小平 2000年7月初的一个早晨,我从广播中听到一条消息:由毛毛(邓榕)撰写的新书《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即将出版。据介绍,这本新著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记述了邓小平在“文革”中跌宕起伏的政治历程,回忆了她家庭的悲欢离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胡晶 《湖北档案》2016,(9):12-14
她曾为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过翻译员;她曾获得过伊丽莎白女王、撒切尔夫人、杰弗里·豪外交大臣等外国政要的高度赞赏;她曾目睹了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关于香港问题谈判激烈交锋全过程……她就是出生在郧县(现十堰市郧阳区)的“中国外交界第五朵金花”张幼云女士. 误打误撞:郧阳女孩开启外交生涯 1940年8月5日,张幼云出生在湖北省郧县.两年后,积劳成疾的父亲带着这样的遗嘱离开了:“望汝等继吾之志,爱民爱国,勿怨勿私,戒懒戒贪”.幼小的张幼云在悲痛之余,下定决心把满腔热血报效祖国的父亲作为自己终生学习的楷模.1945年,母亲带着姐妹3人来到武汉.母亲守寡,在汉口担任小学老师,艰难的把3姐妹拉扯长大.  相似文献   

8.
9月11日,《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出版座谈会上,出席座谈的代表纷纷请作者毛毛(萧榕)签名。刚刚出院的毛毛因长时间低头晕眩,干脆双膝跪在地上为大家签名赠书。  相似文献   

9.
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文中指出:"对于广西的山山水水,广西的革命斗争经历,红七、红八军的战友,父亲永远不会忘记."[1]275的确,半个世纪过去了,当邓小平重返广西时,仍谈到他当年"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小镇,有一个清寒的家庭,因为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四个孩子辛苦地过日子。平常,母亲就到附近的牛奶工厂打工,赚钱勉强糊口。大哥自从上中学就开始半工半读,放学后到隔村的养牛场去帮忙挤牛奶,赚点钱贴补家计。  相似文献   

11.
路途再遥远,也阻断不了浓浓的母爱。一位年轻母亲在浙江打工5年,半夜梦见6岁儿子全身是血,与老鼠争食……第二天,她竟独自骑着摩托车,从浙江奔走2000多公里回到重庆,耗时6昼夜。一路上,她把自己装扮成男人,只喝了半瓶矿泉水、住了4小时旅馆……近段时间,这位“英雄妈妈”的事迹在黔江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12.
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上卷),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我是在国外,最先从<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的转载,一天天连续拜读的,后来又翻阅了原书,受到很大的教育.这些就不用多说了.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在战乱的年代里1931年出生的。出生后妈妈带我非常不容易,因为我父亲就没有管过我和母亲的生活,可以说他是很不负责任、不称职的父亲。为此,母亲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到处折腾。抱我到过母亲的同学家住过,后来又到叔伯叔叔、婶婶家呆过。母亲是很要强的人,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不久母亲遇到一位学过助产工作的郭姨,她的丈夫死了,不愿意在封建的大家庭里坐守。母亲也是在盛京医院学过助产工作,就这样两个人合开了一个小诊所,自己心情好多了。孩子仅一周岁怎么办呢?没办法只能把  相似文献   

14.
李慧 《兰台世界》2012,(19):12-13
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中指出:对于"广西的山山水水,广西的斗争经历,红七、红八军的革命战友,父亲永远不会忘记"[1],尤其是"对于李明瑞,在长达几十年的岁月中,父亲一直是怀念他的"[1],以至于"至今提起李明瑞,在父亲的言辞之中,还总是闪露着激动难平之情"[1]。在这里,毛毛使用了"一直怀念"、"激动难平"两个词,再次展现出了邓小平与李明瑞之间至深的战友情缘。是什么原因让邓小平对李明瑞遗憾不已、深深怀念一辈子呢?一、李明瑞对中央派来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充分信任  相似文献   

15.
探访阳光小学 行将报废的汽车只能把我送到这儿了,70里的山路还剩下一半,司机劝我趁早打消步行的狂妄想法,沿途的岔路口,加之人烟稀少且分散,很有可能会迷路.好在我要找的人一一杨光,已经骑着摩托车在等我了.然而在去年没买摩托车之前,杨光也是用双脚在这条路上奔波往返,寒来暑往,已经10个年头了.  相似文献   

16.
蓉儿 《湖北档案》2006,(8):31-31
近几日,我的心绪烦乱极了.看着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的心痛如刀绞. 父亲去世已半年了,和父亲相伴近30年的母亲从此再没有露过一丝笑容.她下班后总爱独自呆在卧室里.我很爱父亲,也深知父母在这风风雨雨中的相濡以沫、恩恩爱爱,因此在父亲去世的那些日子里,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绕过有关父亲的话题,惟恐自己不经意碰破母亲心灵的伤口.但是沉默也不是办法,"这样下去,她挺不了多久的!"大姨和小姑常常焦急地提醒我.  相似文献   

17.
父亲与母亲的相识,缘于父亲的一次受伤。那是父亲在神头岭战斗中身负重伤,住进了129师医院,碰巧是母亲负责护理。父亲一眼就看中了漂亮的母亲,母亲对父亲也是一见钟情。一同住院的陈锡联将军,一看两人郎才女貌,便暗中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中国新闻周刊》2003,(12):75-75
萨达姆·侯赛因,于1937年4月28日出生在底格里斯河畔提克里特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出生前,父亲就因贫穷和疾病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他的叔叔。清苦的家境和不幸的命运塑  相似文献   

19.
开篇:父母的"善意谎言" 2008年5月,在深圳市下沙派出所做协警的王赓新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母亲告诉他,自己要做一个手术,需要人照顾,让他和父亲商量一下. 此时的王赓新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没和父亲通过电话,自2006年被父亲从传销窝点拉回家关了一个月后,王赓新一直没有回过家.  相似文献   

20.
很久以前,读过一篇短篇小说。一个小镇男孩,瞧不起自己的父亲。他希望拥有一个深沉冷峻的父亲,他的父亲却整天嘻嘻哈哈,满嘴都是各种段子,经常成为小镇男人们调侃的对象。父亲觉察到了他的不满,却并不辩解。在一个雷雨之夜,父亲带着他走到镇外,走进一片湖水,也不解释原因,只是涉水行走。湖水没腰的时候,一道电光闪过,他看见父亲脸上的表情,又痛苦又深沉。从此,他觉得自己了解了父亲。其实,我们都深陷在一个困局里。整个社会,用无数电影、小说、绘画、雕塑和传说,为我们塑造了"父亲想象共同体""母亲想象共同体"和"家庭想象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