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尔纳的故事既是写给青少年的,也是写给成年人看的,作品生动地描写了19世纪的开拓精神。他的作品往往采用游记的形式,《从地球到月球》把读者带上了通往月球之旅,《地心游记》  相似文献   

2.
正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带有科幻色彩的文学作品,比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常常被作品中所展示的奇特幻想和丰富知识所深深打动。据说凡尔纳为了写那本《月球探险记》,先后阅读了500多册相关图书资料。他还经常参观博物馆和展览会,  相似文献   

3.
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带有科幻色彩的文学作品,比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常常被作品中所展示的奇特幻想和丰富知识所深深打动。据说凡尔纳为了写那本《月球探险记》,先后阅读了500多册相关图书资料。他还经常参观博物馆和展览会,经常和科学家、发明家、旅行家联络,及时了解并熟悉科学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  相似文献   

4.
一百多年前,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了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叫《从地球到月球》。小说中说:美国有个俱乐部,造了一门巨型大炮,炮筒有300米  相似文献   

5.
「地球内部圈层」导语设计冯铃/山东淄博一中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  相似文献   

6.
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早年在巴黎学法律,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下了《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神秘岛》等。其中我最喜欢他的《八十天环球旅行》,书中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个个跃然纸上,活生生地站在面前,曲折的故事情节背后,似乎还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7.
1969年,人类的双脚首次迈上了月球。然而在差不多100年前,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就在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中,展示了登月飞行的壮举。他的描述同实际进行的过程竟有多处完全一致:登月飞行由三个人来完成,发射场设在佛罗里达,回归舱软着陆在太平洋里,并由军舰打捞上来。诸如此类的颇为准确的预测例子在中外科幻小说中不胜枚举,如雨果·根斯巴克的《拉尔法124c41+》之于阳光电站,卡雷尔·恰佩克的《炸药》之于原子武器,肖建亨《钓鱼爱好者的唱片》之于音响捕鱼……这样的情形在文学创作中无疑是别开生  相似文献   

8.
<正>在1865年儒勒·凡尔纳发表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他设想使用哥伦比亚大炮运载探险家们进入太空,那么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有趣的费米问题:为了保证弹壳飞船中的人们在达到地球的逃逸速度前存活下来,这门大炮的炮筒需要有多长呢?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机器岛》……一直都是小飞最喜欢读的书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中国的凡尔纳!  相似文献   

10.
1.凡尔纳的成功 法国作家凡尔纳年轻时写的第一本著作,是名为《气球上的五星期》的科学幻想小说。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人们是在读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罗曼·罗兰快乐提示:4月2日快到了,《小学生导刊》“小读者节”蹦蹦跳跳地向我们走来。阅读是快乐的。每打开一本书,就像踏上一次美妙的旅程。读书中点点滴滴的发现,就像旅途中目不暇接的美景,带给我们不断的惊喜。读书启发灵感19世纪中叶,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书中描写三位冒险家乘坐一枚速度达到11千米/秒的空心炮弹,飞行4天到月球探险的故事。1903年,被誉为“宇宙航行之父”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凡尔纳选集》。这些一百多年前或几十年前的科学幻想小说,尽管其中的许多幻想都已变为现实,但读来仍饶有趣味,富有艺术魅力。凡尔纳在一八二八年二月八日,生于法国的南特城,一九○五年三月十四日逝世于亚眠。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是一位辛勤、不知疲倦的作家,一生中写了近百篇科学幻想小说,其中有六十四部长篇科学幻想小说,两卷中短篇集,总字数达七、八百万字之多!苏联外国文学出版社曾出版了《凡尔纳全集》共  相似文献   

14.
在一百多年前,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曾提出去月球旅行和到地心探险的幻想。时至今日,人类已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然而探索地球内部奥秘的工作却在艰难地进行着。尽管早已进入空间科学时代,人类对于脚下的地球内部却仍是“鞭长莫及”。为探明大地深处的奥秘,许多国家进行了地质深  相似文献   

15.
好书推荐:书名:《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法国)推荐理由:《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后有《神岛》。作者想象力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其作者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种年龄的读者。  相似文献   

16.
姜智芹 《中学时代》2022,(15):32-35
<正>法国著名小说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堪称一部奇书,出版150多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凡尔纳是世界上作品被翻译较多的十大作家之一。《海底两万里》迄今已被译成上百种文字,在世界畅销不衰,并被拍成电影、电视剧,让人们在声光电中领略海底世界的瑰丽神奇。《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要形容“凡尔纳科幻”对世界的影响力.用金庸武侠、在华语界的影响来类比.或许还远远不够他的小说译本遍布全球,《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故事更被搬上银幕反复演绎、凡尔纳的作品为何有这样神奇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回到19世纪的法国,走进这位小说家兼冒险家的科幻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位成功者的著述和创造发明,都是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资料,掌握最新的情报信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而成的,这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被称为“科学幻想之父”的十九世纪德国高产优质的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单就他写作《月球探险记》这部幻想小说,就研读了500多册图书资料。他逝世后,人们在他的书房里整理遗物时,吃惊地发现,他的读书笔记竟达二万五千多本!而且每本都是他一字一句摘录下来  相似文献   

19.
从凡尔纳描写月球旅行开始,宇航便是科幻的传统题材。从那以后,科幻作家们写过火星、木星、彗星、小行星,还有五花八门的遥远外星系。但却很少有人写过太阳,因为谁都知道人类无法接近它。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我国科普工作的伟大前驱。早在一九○三年,二十三岁的鲁迅在留学日本时,就翻译了法国作家(人入)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一九○六年又翻译出版了同一作者的《地底旅行》。《月界旅行》虚构了美洲麦烈兰国的一个枪炮会社,它的成员突然异想天开,筹划到月球去探险的故事。这些经历过长期战争,对制造大炮和使用大炮非常熟悉的军人,在天文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制成一坐巨型的大炮,最后把三个探险家送上了月球。《地底旅行》是描写德国一个名叫列曼的博物学家,带着他的侄子亚篱士到欧洲的斯捺勿黎火山区探险的经过。书中描写了他们从火山口钻入地球深处,迂到炽热的岩浆,喷发的地火,奇怪的动物,异常的现象,最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返回地面,胜利而归的故事。科学小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从小树立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具有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鲁迅在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