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无不是经过反复修改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著《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39遍才满意,他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200遍,才最后付印。我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问世。同样,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开展作文修改,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功,是提高写作能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将《石头记》定稿;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光最后一页就修改了30多遍。考试时一学生将命题作文“我的母亲”错看成“我的母校”,离交卷还有5分钟时才发现这一失误,联系老师平时所提出的修改要求,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这话告诉我们:学生只有从自己文章的得失中去认识写作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可是有些同学没有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他们只知道写,而不愿意改,有的同学想改,但不知应如何改。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宋代欧阳修非常重视修改文章,他“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认示人”。他写的《醉翁亭记》第一句初说“滁州四面有山……”数十字,最后改为“环滁皆山也”五字,言简意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成巨著《红楼梦》。马克思的《资本…  相似文献   

4.
<正>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30多遍。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可见,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也是精心"改"出来的。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佳话不胜枚举,我们要学习他们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我国著名作家赵树理说:"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使文章能够准确地达意,就得嚼字,就得认真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辅导》2023,(28):49-60
<正>1开场交际话题导入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为了让语句表达准确,行文连贯流畅,许多大家的名作都经过了反复的修改。读一读下面鲁迅先生的文章《藤野先生》的片段,试着修改一下。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第九册第三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文章就是把“不应该那么写”的地方,改为“应该这么写”。如何把握“应该”与“不应该”呢?鲁迅先生说:“应该怎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本册《鸟的天堂》是一篇老课文,再次入选义务教材时,文字作了多处改动,分析其成功与不足,对领会“不应该那么写”和“应该这么写”是很有帮助的。本文的改动有三种:  相似文献   

7.
老师:鲁迅先生曾说过:“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多次修改才送出去发表,就连已经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收进文集时也要进行修改。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长篇名著时,就曾先后修改过七遍。由此可见,从小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那么,怎样进行文章的修改?老师:修改文章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文章写成后通篇阅读,多读几遍,进一步明确写作的意图,然后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适当地进行“增、删、换、调”———发现有遗漏的地方要增添上,与主题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材料要坚…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佳作常从修改来。”修改文章,就是把文章中存在的毛病改正过来,使文章变得准确、流畅、鲜明和生动。修改文章,不只是为了把文章修改好,更重要的是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反复修改,培养了修改文章的习惯,从中摸索写作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历史上有成就的著作者都很重视修改文章这一重要环节。马克思写《资本论》从计划到草稿,就经历过多次修改。他对自己的作品总是改了再改,认真琢磨才公之于众,“他宁愿把他的手稿烧掉,也不愿半生不熟地遗留于身后。”散文大家杨朔也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他的手稿有时甚至都看不…  相似文献   

9.
怎样修改自己的文章“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多是经过反复修改的。怎样修改自己的文章呢?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修改方法。搁置冷却法文章写成后,因为写时自己已经尽力而为,即使想修改,有时也觉得无从下笔。这时可以把写成的文章放进抽屉里进行“冷处理”...  相似文献   

10.
卓尚坤 《辅导员》2013,(21):19-19
在写作文时,只有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才能给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呢?1.举实例。文章应该充分做到让事实说话,这才是写具体的最好办法之一。比如在写人时就要写出这个人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个人的特征是怎样的。如:“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义,向一匹猹奋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相似文献   

11.
山水游记,是《柳河东全集》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文学史家以为,《永州八记》是我国山水游记文学的典范性作品,而《小石潭记》又是《永州八记》中的极品。包括《小石潭记》在内的《永州八记》是游记写作的楷模,让我们从《小石潭记》中揣摩游记应该怎样写。?《小石潭记》告诉我们:写游记,要把自己写进去,首先要写自己的游踪,不过,游踪只须写必要的,不宜过繁。文章开头就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最后又写“坐潭上……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了这次游览…  相似文献   

12.
先看一个案例:一位教师教学寓言《鹬蚌相争》,学生针对课文提出了“鹬的嘴被蚌夹住了怎么还能讲话”的问题,老师马上捕捉住这一生成点,组织学生讨论:“课文应该怎样修改才合理呢?”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该把“说”改成“想”。  相似文献   

13.
大凡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小学生的习作也是这样。不论是学生自改还是互改,我们把习作的修改权还给学生自己,目的是让他们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文不厌改”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多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基本做法,请各位同仁指教。千古名句;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创作出《红楼梦》;杜甫修改诗句用“语不惊人死不休”自勉;贾岛潜心琢磨“推”与“敲”等故事;还有鲁迅的“文章写好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和叶圣陶…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文不改,不达意.”好的文章不是一下子就写好的,而是经过数次至数十次的精雕细刻,推敲琢磨,反复修改才写成的.作家们共同的宝贵经验是:“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也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些都说明了修改文章的必要性和“文成于改”的道理.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寻求写作的快乐呢?  相似文献   

15.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许多文人都主张“文章不厌百回改”,“淘沙不倦则好物出”,认为“多改出佳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常把自己写好的诗读给老妪听,请她们帮助修改;清代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成《红楼梦》;鲁迅也曾说,他的文章写好后总是放进抽屉里,过几天再拿出来看看,每看一次都觉得有许多要修改的地方,这样经过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名家之作尚需修改,何况初学写作的中学生呢?  相似文献   

16.
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是改好的,认为一稿就会成为“名文”,那是不可能的。毛主席说:“写文章不修改,就是不懂写文章的起码知识。”又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古今中外的大文豪,他们写文章都非常注重修改、润饰,那种科学严谨的态度令我们折服。如宋代大作家欧阳修,他在写《醉翁亭记》文章开头时,用了不少字词,把滁州这个地方四面的山峰描写了一番,但一读却不中意,他就把文章贴在墙上,天天看,天天改,最后改成5个字:“环滁皆山也”,既简洁又明快。同学们知道…  相似文献   

17.
修辞是润色文字的重要手段。凡执笔行文,对字、词、句要进行反复的考虑和修改,想想用什么字恰当,用哪一个词准确,用哪一句话贴切,怎样写才生动。“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关。”(何其芳《谈修改文章》)。许多名作家,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正是以字斟句酌的态度来学习修辞,研究修辞,运用修辞。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的初稿中有下面一句话: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写过一篇作文《我和表姐游泳》,现在回想起来还忍不住“扑哧”一笑。文章大致是这样写的:开始是写我早上如何焦急地等待着表姐的到来,然后写我和表姐怎样兴致勃勃地乘车去游泳场,其间又乘错了车,最后历尽“千辛万苦”才到了游泳场,这些东西占了文章的一大半。对于我和表姐一起游泳的过程则是写了一小段。本以为这篇文章写得够长的,我便美滋滋地把它交给了老师,结果得到的  相似文献   

19.
审视当前习作教学现状,教师除了在取材方面注意下功夫为学生拓展思路、寻找材料、实践积累外,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古往今来,凡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优秀作品,没有一个不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成功的。曹雪芹写《红楼梦》琢磨十年,增删五次才告成功;大文豪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修改近200遍才定稿……由此可见,修改是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自主修改修改习作主要是在草稿完成之后(同学们写草稿时应养成写一行空一行的习惯,这样便于修改),首先由同学们进行自改:(1)先纵观全文,略…  相似文献   

20.
6朱泳■对你说──—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精辟地指出:研析作家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见《且介亭杂文二集》)我们若能在勤于阅读、勤于练笔的同时,收集一些作家的修改佳例,细心揣摩,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把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同修改后的诗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对照研析,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严肃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