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看到一篇短文,内容讲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年轻的日本人开了间20平方米的小杂货店。由于资金缺乏,它的店里货色不多,顾客冷落。按照当时普通的经营方式,杂货店一般到夜里11点就都关门了。一天夜里,年轻人忙着清理货架准备关门,进来几个买东西的人,年轻人接待了他们。这些人走后,年轻人索性在店里多呆一会儿,结果又来了几名顾客。 后来,这个年轻人就改变了作息时间,每天营业到午夜12点,比一般杂货店延长1小时。渐渐地,他的小杂 货店成了附近单身人群夜间购物的首 选地点。 …  相似文献   

2.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年轻的日本人开了间20平方米的小杂货店.由于资金缺乏,他的店里货色不多,顾客廖廖.按照当时普通的经营方式,杂货店一般到夜里11点就都关门了.一天夜里,年轻人忙着清理货架准备关门,进来几个买东西的人,年轻人接待了他们.这些人走后,年轻人索性在店里多呆一会,结果又来了几位顾客.  相似文献   

3.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年轻的日本人开了间20平方米的小杂货店。由于资金缺乏,他的店里货色不多,顾客冷落。按照当时普通的经营方式,杂货店一般到夜里11点就都关门了。一天夜里,年轻人忙着清理货架准备关门,进来几个买东西的人,年轻人接待了他们。这些人走后,年轻人索性在店里多呆一会,结果又来了几名顾客。  相似文献   

4.
曾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年轻的日本人开了间20平方米的小杂货店。由于资金缺乏,他的店里货色不多,顾客冷落。按照当时普通的经营方式,杂货店一  相似文献   

5.
孙开元 《良师》2011,(12):29-29
19世纪70年代,一个名叫弗兰克·温菲尔德·沃尔沃斯的美国年轻人在一家杂货店里当店员。有一段时间,他看到店里积压了很多货物没卖出去。就找到老板说:“我看店里积压了货物,我建议您把每件物品都降价10美分,这样可以促进销售。”  相似文献   

6.
小月 《英语沙龙》2010,(2):52-53
在远方一个小镇上,一个年轻人开始自己创业——在街角经营一家廉价小杂货店。他是个好人,为人正直,待人友善,人们都喜欢他。他们买他的东西,告诉他们的朋友有关他的情况。这个年轻人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他扩充了杂货店。没过几年,他将他的一家铺子发展成了全国的连锁店。  相似文献   

7.
一张假钱     
<正>张小乐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家住冬阳镇街头,他们家开有一间小杂货店。小镇上赶集时,人来人往,将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来小乐家杂货店买东西的人也络绎不绝,妈妈一个人经营小店忙得够呛。一天赶集,正逢星期日,小乐到店里帮妈妈的忙。妈妈负责给顾客取货和算账,张小乐负责收钱和找钱。中午时分,爸爸外出归来了,也来店里帮忙。妈妈便抽空儿清理了一下抽屉里的现金。"乐乐,你这个粗心鬼!"妈妈发现小乐收  相似文献   

8.
1881年,一位名叫鲁道夫·卡尔·施泰特的德国青年用了几年的打工积蓄,在他的家乡维斯马市郊区经营起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施泰特原以为经营杂货店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把门一开等人进来购物就行,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生意远不如他所想的那么容易做。为了卖出更多的商品,他使尽浑身解数,不断向人吹嘘和推荐自己店里的  相似文献   

9.
我曾亲眼目睹一位朋友怎样由蛹化蝶。起初,他还只是个下岗工人,借钱开了家杂货店。杂货店经营得并不顺利,在激烈的竞争中,最后还是倒闭了。再后来,我就听说他又经营起一家超市,规模逐渐扩大,从一家,到几家连锁。现在,他银行里的存款,听说已有几百万了。  相似文献   

10.
春光多美     
<正>她是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店里出售一些糖果之类的小东西。她老是端坐在那里,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就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挂在店里出售。最初,我是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淡绿色笔袋吸引住的。"今天真走运啊,"她说,"春光多美!"她的赞叹是那么由衷。"这笔袋就像春天的颜色。"我说。"真走运,"她说,"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和她那句"真走运啊"。后来有一次,我在她店里  相似文献   

11.
给娘的电话     
我在城乡结合部开了一家小商店,顺便装了一部收费电话。小商店生意不错,使用这部收费电话的人多是在附近的打工者。白天,小商店顾客川流不息。到了晚上,喧嚣的工地沉静下来,就有民工过来给家里打电话。几天下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小民工。他每次来店里不仅说话细声细气,还会莫名其妙地脸红。他一般都是晚上来,不买什么东西,靠在柜台一角静静地看电视,一直看到小商店要打烊,才对我说:“我要打个电话。”  相似文献   

12.
雪地觅踪     
这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卡勒来到狄丽的杂货店,想买一份报纸。可是狄丽却焦急地对他说:“刚才有人从我的柜台里偷走了一盒哈瓦那雪茄,这可是我店里最贵的烟!事情肯定发生在8点到8点15分之间。这段时间我不在屋里,我在店门外接货。”卡勒安慰了狄丽一番,并了解到在这段时间里只有4个人曾光顾过这个店,以下是这4个人在回答卡勒询问时的答词:罗拉·斯密丝说她只是匆匆地看了一下店里的烟斗就走了。奥托·莱克尔强调说他根本就没有进店门,他只是在门外瞧了瞧橱窗。德奥·费切说他也没有进店,只是在店门外走过而已。安奈思·罗采尔说她通常每天都要…  相似文献   

13.
两件小事     
一个朋友在开发区软件园里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卖些糖果和小玩具之类。软件园里住着许多外国人,一天一个外国小孩在杂货店里偷了个小玩具,回到家里玩时被母亲发现了。母亲问他从哪弄来的这个玩具,孩子答不出,只好坦白。母亲没有打骂孩子,甚至连批评的话都没说一句,她只是要孩子带他到那个小卖店去。到得店里,母亲要孩子把玩具拿出来,老老实...  相似文献   

14.
爪子抓瓜子     
<正>有个小店专卖炒货,店里新到了一批瓜子,有南瓜子、葵花子、西瓜子……为了招揽顾客,店主在店门口挂了块小黑板。由于店主粗心,黑板上的句子写成了:"本店爪子品种繁多,有黑爪子、大爪子、小爪子……"黑板挂出后,小店的生意没见多好,反而每天有不少人在门口指指点点。后来有一天,门口来了一位警察,进门就厉声问:"你们这里卖什么黑爪子?"店主这才发觉不妙,到门口一看,原来  相似文献   

15.
50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叫卡纳利,家里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生意一直不好。年轻的卡纳利告诉他的父母,既然经营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就应该换一个思路,想想别的办法。他的家附近有几所大学,学生经常出来吃快餐。卡纳利想,附近还没有比萨饼屋,卖比萨饼肯定能行。他就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了一家比萨饼屋。他把比萨饼屋装修得精巧温馨,十分符合学生高雅讲情调的特点。不到一年时间,卡纳利的比萨饼成为附近的名吃,每天都顾客爆满。接着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也很好。卡纳利的胃口大起来了,他马不停蹄地在俄克拉荷马州又开了两家分店。但是不久,一个个坏消息传来,他的两个分店严重亏损。起初,一个店准备500份比萨饼,结果总有一半卖不出去。后来他又按200份准备,还是  相似文献   

16.
现在,孩子们都知道比萨饼好吃,但比萨饼的故事可能鲜为人知。在50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叫卡纳利。卡纳利的家里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生意一直不好。年轻的卡纳利告诉他的父母,既然经营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就应该换一个思路,想想别的办法。他家的附近有几所大学,学生经常出来吃快餐。卡纳利想,附近还没有人开一间比萨饼屋,卖比萨饼肯定能行。他就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了一间比萨饼屋。后来他又按200份准备,结果还是剩下很多。最后,他干脆只准备50份,这是一个连房租都不够的数字,结果还是不行,到了有时一天只有几个人光顾的情景。同样是卖比萨饼,这…  相似文献   

17.
微小与宏大     
他年轻时在杂货店工作。由于生性怯懦,不善言谈,顾客的询问都使他紧张得要命。杂货店老板常常叹气说:“弗兰克,你是我见过的最没用的售货员!”老板不得不刻意锻炼他。一次,老板决定把他单独留在店里卖货:“弗兰克,你看见这些盘子了吗?还有这些刀子和刷子!今天你要独自把它们卖出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小猪开店     
不识字的小猪在路边开了一间杂货店。一天,小猫考了100分,猫妈妈答应给她买4粒糖。猫妈妈来到小猪的杂货店,买完糖后正准备付钱,她摸摸口袋,发现忘记带钱了。于是,她对小猪说:“哎哟,我忘记带钱了,能不能明天还你?”小猪说:“没关系。”他拿起笔,在墙上画了一个猫头和4个圆圈,表示小猫欠他4粒糖的钱。第二天,猫妈妈让小猫把钱还给了小猪。小猪接过钱后,就在4个圆圈的中间画了一条线,表示一笔勾销。又过了几天,猫妈妈家来了客人,就让小猫到小猪店里买肉圆。小猫刚走进店门,小猪就嚷嚷开了:“小猫,快把钱还来!”…  相似文献   

19.
护理 Q 我的宝宝已经3周了,我想问一下,这么大的婴儿是否应该服用鱼肝油了?什么牌子的鱼肝油比较好? A 可以服用。至于牌子,只要是正规药厂生产的婴儿鱼肝油都可以。服用方法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请教儿童保健医生。 Q 我的宝宝有50天了,前一阵子晚上9点到早上6点需要喂2次, 一般他醒之前都要吮半个小时的手指,吮着吮着饿的不行了就醒了(这个宝宝一般不哭),可这几天他吮手指,吮的不醒了,一般在夜里2点半或3点钟开始吮,我等他等到6点他才醒,这下半夜就一刻不停的吮。请问夜里我该不该喂他?他这样吮手指  相似文献   

20.
深夜抢劫案     
夜深了,有个年轻人开着车往家赶。突然,他发现前面路中间停着一辆车,连忙减慢车速,小心地从一边绕过去。这时只听得“叭”的一声,一只前轮爆了。正当年轻人下车检查车胎的时候,从那辆停着的车里跳出来一个蒙面人,抢走他的钱包,然后开车逃走了。年轻人步行了半个小时,才看到了一家杂货店,他借用店里的电话向警察局报了警,然后请店主帮忙,给附近的修车站打电话,要求马上来给他的车换一个轮胎。店主热情地打了报修电话,片刻后,修车站的工人拿着和年轻人的车子同一型号的新轮胎来了。这时,警察也赶到了。谁知年轻人对警察说:“店主就是抢我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