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萍 《江苏教育》2008,(14):116-117
汶川大地震以悲壮的方式让全国人民上了生命教育的一课,汶川大地震也以惨烈的方式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警醒:有多少逝去的生命因为没有接受过生命教育而不能及时自救!关于生命教育,我们做了什么?关于生命教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汶川的中小学、幼儿园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面对那么多瞬间凋零的花蕾、不幸遇难的小生命,我们应该反省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关注生命是21世纪的主题。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让世界震惊。一串串触目惊心的遇难者的统计数字,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关于生命的教育仅仅限于懂得守护生命、懂得避险知识这么简单吗?2008年9月1日开学以来,短短几天,就有媒体报道上海市四名中学生不堪心理重负,导致自杀。我们的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死不离     
让我们为那些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默哀!让我们送他们一双坚强的翅膀飞向天堂?让我们用真诚为灾区的人民铸造一座精神的长城?让我们为灾区的莘莘学子祈福,祝他们擦干眼泪,走向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8,(6):5-7
汶川大地震在带给我们失去亲人和同胞的惨烈的悲伤之同时,也带给我们关于生命、关于民族精神的太多启示。关于抗震救灾的一个个镜头、一篇篇报道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开展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丰富而珍贵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储海轩 《现代教学》2008,(7):139-139
一、教学设计思路汶川大地震,牵动着祖国所有人的心。生命无价,每个人都要懂得珍惜,然而当灾难突如其来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中学生命科学能具体地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挽救生命的技能。“救护四项技术与心肺复苏”的教学内容正与当前的抗震救灾、生命教育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生命的神圣,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始重新审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生命教育要教给大学生什么。为此,笔者期望通过对3所高校的大一新生进行有关生命、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调查,了解学生生命教育的情况,了解处于过渡时期的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为学生大学四年的顺利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汶川的中小学、幼儿园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面对那么多瞬间凋零的花蕾、不幸遇难的小生命,我们应该反省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任若馨 《家教世界》2008,(Z1):85-85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让我们13亿中华儿女有了如此坚定、一致的信念。——题记(有高度、有激情)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弥足珍贵。为了拯救生命,爱在一个个生命的手中传递:(请注意这里的冒号,想想起了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08,(Z1)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我们被一件件感人的事迹震撼着,被一个个英雄人物感动着。汶川大地震除了带给我们无限震撼与感动之外,还包含哪些教育素材值得我们挖掘和学习?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如今,大地震周年即将到来。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全民抗震救灾的仁心大德、灾后生活及心理重建的延续性需求,并没有让这场大灾难只是以过去时的方式存在,而是在以完成进行时的方式存在。灾难不应该只是灾难,而应该是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因为生命从来不曾离去,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与体会。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矣注每一个个体生命,关注个体生命的身心和谐,实注个体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注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注生命本身的品质实现。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同时又是一个异乎寻常的道德课堂。大地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启迪了国人的爱心与责任感,引导了一场空前的自我教育运动。以汶川大地震为题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心教育和公民责任感教育,有利于在学校德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见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生命大拯救的场面,但还有一种拯救是春风化雨式的,是细致入微的,虽不感天动地,却可以——  相似文献   

14.
2008,中国教育的深刻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让我们终身难忘,让我们不断思索。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惨烈的汶川大地震,数万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灾难在带来苦痛的同时,也能换来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能唤起我们对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温情的力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人们记住了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的“汶川”,这个让一切浮泛远离生命的冰冷之地。但“冰冷”不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拥有温情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重点就是生命教育。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学会生存生活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可是,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是不是就是珍惜生命,预防自杀、他杀?在教学实践中,生命教育又以怎样的内容和适切的方式得以有效落实?云端的生命教育,徐徐向我们走来,让我们一睹她的容颜、她的本真!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颁布,生命教育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以来,各省市中小学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活动,但对生命教育中的生死教育还比较陌生。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灾难提醒我们,生命是脆弱的。生死教育成了每个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蒋红雨 《云南教育》2008,(22):14-14
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1分36秒,就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奇迹。我想,通过教育让我们像桑枣中学的师生那样“以知识守护生命”,正是开展“三生教育”的本意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1分36秒,就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的奇迹。我想,通过教育让我们像桑枣中学的师生那样"以知识守护生命",正是开展"三生教育"的本意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在我国是一个兴起不久,还有待强化重视并大力发展的研究领域。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整个民族,触及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带给我们太多的生命体验,进一步唤醒了民族的生命意识,凸现了生命教育和研究的急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