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观周刊》2006,(31):74-75
在暑期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很多同学和老师已经在默默地倒数自己还拥有几天的悠闲日子。其实,快乐的时光是要靠自己来创造的,现在就抓住快乐的尾巴,让我们为你打造出个性化的出游路线,在开学前尽情的“HIGH”一把。  相似文献   

2.
赵晓婵 《大观周刊》2011,(27):167-167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课堂教学何曾不是生活!课堂没有了生活的情趣,生硬灌输,死气沉沉,以致孩子不喜欢语文,害怕语文。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母语教得连孩子都不感兴趣,甚至是害怕了,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一些未学过诗词基本知识,或未有过诗词写作实践的人,往往把诗词看得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对于诗人更是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其实,生活是诗的源泉,生活处处有诗,每个人的身边也都有诗。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很多人都可以写出诗来。我们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看看生活与诗的密切关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阳从西山落下,这是谁都看到、谁都知道的自然景象;黄河水流入大海,这是谁都能了解和体会得到的事实;至于登得越高,就能看得越远,这也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王之涣…  相似文献   

4.
刘强 《大观周刊》2011,(42):122-122
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中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当你对一个人用情太深的时候,会对这个人产生感情上的依恋。自己的快乐源泉也都是来自于对方。而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往往不能自主。我们需要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于我们创造自身的快乐和幸福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回答。但我们应该知道成功有很多种定义,有些人终生都在追逐名利他们生活得很快乐(也许),有些人毕生都灯红酒绿,他们生活得也很(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在平淡充实、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  相似文献   

7.
梅先超 《大观周刊》2013,(10):206-206
平时,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统统归罪于应试,矛头直指向高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景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那么,作文教学就会是“映日荷花别样红”。  相似文献   

8.
人在囧途     
没有囧遇的生活肯定不是人的生活,只是大伙都死要面子,藏着掖着。其实我认为把它们说出来也没什么关系。我有一次到外地出差,工作之余拜访了几位当地文友。他们很客气,  相似文献   

9.
与文字工作为伴,我已走过三十几年。大学毕业后到机关干文秘、调研,一干就是18年。这以后的十多年时间从事报纸、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这两种工作都需要自我牺牲精神,也都比较累。其实,人的一生中要做成一点事情,不管干哪一行,没有不辛苦的。编辑有苦也有乐。在编辑这片乐土上,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者、作者的满意和赞赏。  相似文献   

10.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着这悠扬抒情的歌曲,我好奇地问:“爸爸,你小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爸爸眯起眼睛,轻轻地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童年时候的生活,最合适的是如今最流行的话———穷,并快乐着。”那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甚至连每学期三五元的学费都交不起,有时爸爸把长辈给他的压岁钱,五分、一角地攒起来,买些学习用品。虽然这样,他的童年仍是非常快乐的。那时爸爸学习成绩非常好,老师常常让他给同学们讲课,同学们都叫他“小杨老师”。现在社会…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发生以后,人们对其都有一个判断和理解的过程——这是一件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这种判断其实包括了两个层面: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2.
耿光 《记者摇篮》2006,(6):41-41
我创作的儿童连环画故事《小猪呼噜噜》从1988年起,发表在我省出版的《好孩子画报》上,至2005年底,已历时18年,共200余期。作品深受小读者和家长的欢迎,先后获得过国家级奖四次,省级奖三次。“从生活中提取快乐,把快乐送给读者”,这就是我写作的初衷。在这近20年的创作过程中,我的心中始终像故事里的小主人公一样,是充满快乐的。味道浓的童话来自身边主人公呼噜噜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猪。他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他自己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但细细想来又都发生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中。读者看到他的故事,就会想起我们身边和家庭中,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李蓓 《新闻知识》2007,(8):42-43
"我们心目中敬重的孔子其实是一个经常陪着学生玩的可爱的老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  相似文献   

14.
邻居任师傅,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也很好,难得看到他生病。有一次我问他:“你哪有这么多的高兴事,整日快乐似神仙?有什么生活诀窍吗?”他笑着对我说:“诀窍谈不上,我的生活信条是:遇事给自己找个快乐的理由。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换个角度去想,都会让你高兴。  相似文献   

15.
在乔恩·高登的心中,天堂是由自己创造的。生活是一段旅程,目标是活得年轻、享受快乐,在到达你的终点站时面带微笑,并且在旅程中把积极的能量传递给遇到的每一个人。这是活力司机乔恩·高登所要传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著名的出版家邹韬奋把看读者来信当作最快乐的一件事情。他接办《生活周刊》后的第一期,就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几乎每期都刊登读者来信,内容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17.
随笔     
我一直在写一些近似于白日梦的文字,而且这样的东西我还打算继续写下去。因为我从中得到了快乐。当然,这并不算是真正的白日梦。当我们要把白日梦写下来,其实已经是一种以梦为始发点的创作了。真正的白日梦在我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它没有任何创作动机来驱动,  相似文献   

18.
理威 《出版视野》2008,(1):37-37
读书收获着并快乐着。其实不必强求读书就要有心得.快乐就成。有的人挣钱快乐.有的人打牌快乐,有的人上歌舞厅快乐。如此等等。我读书快乐。读着书不苛求收获,实际上也在收获。有大收获。小收获。尤其一瞬间的收获很重要。一不留神就错过了。  相似文献   

19.
姚令 《大观周刊》2012,(40):181-182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中内因优于外因,快乐学学习将使学习事半功倍。快乐无处不在,学习也是如此,儿童其实是寻求快乐学习的高手。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以他们为主体,以他们的发展为本,让他们能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就能获得成功的快乐,有了这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巨大热情。鉴于以上认识,在实践中,我进行了”快乐学习”的阅读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20.
爱是付出     
我觉得人类,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作为人,共同的追求目标就是幸福、快乐,人是生活在人群里,生活在人群里就需要关心、爱和付出。作为一个动作演员,最近几年我经常在强调: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我希望我的作品里能不停地带动这种思想。其实《霍元甲》有一个蛮重要的信息就是告诉大家:武力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一定不是唯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