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代设计是技术的力量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相互融合的产物,是现代艺术精神的一个标志。创造有象征意味的符号化形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符号学原理谈起,逐步深入地阐述了象征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与价值,由此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整个作品中弥漫着诗意的哀愁和对人类丧失纯真天性的痛惜之情。这一基调是体现在众多的富有象征意味的感性形象中的,作者通过众多的富有意味的感性形象,借用夸张的手法,将具体化、极端化的为各功利目的生存的人构成的荒诞异化的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与小王子孤独而珍贵的童真诗意形成强烈对比,以召唤人们内心潜伏的童心,反省功利化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意象描写与心理刻画的精妙结合,是莫泊桑长篇小说创作手法最鲜明的特征。一方面,意象与人物的心境、情感同构对应,构成情节和场面,展露着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同一意象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牵动和引致人物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心态,从而凸现人物的鲜明个性。这种创作手法使写实情景中的故事情节逐渐被淡化,其象征和隐喻的意味得到了突出和强化  相似文献   

4.
诗是有意味的生命形式,就是说,诗是借助审美对象蕴涵意味,具有生命意义的整体符号。缘于诗的以形传神,寄情寓意,象征符号。诗的结构是召唤受众填充的象征结构。审美意味是情感意味、人性意味、观念意味、美感意味的集合体。诗是生命形式的创造,缘于心灵体验,生命外化,生气灌注。诗是受众永远填充不完的、具有无穷魔力的、有意味的生命符号。  相似文献   

5.
文学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文学语言有其特点.不同特点的语言体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美。如散文的语言流畅,小说的语言生动,诗歌的语言凝炼,议论文的语言严谨,说明文的语言朴实.抒情的语言感人等等。美的语言是由普通语言构成的。普通的语言必须进人一定的文学文本和文本中的其他语言构成。并且创造、生成一定审美意味或美学意味的有意味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由  相似文献   

6.
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20世纪美国诗坛巨擘,其诗歌简洁易懂而又意味遥深,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生成和风采。诗人在诗歌作品中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使其诗歌体现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深刻主题。本文从象征的意义和形式两个方面,分析诗歌中象征的精神模式和写作模式,感受象征所赋予的美感,以期更好地体会弗氏诗歌"简单的深邃"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艾略特在《荒原》中书写了一系列动物形象,构成了有意味的动物话语,这是其实现“非个性化”诗学追求的有效实现方式。但同时,各个动物形象又于其中呈现不同含义,承载着不同象征意蕴,并因此而构成一套话语,这与其“荒原”主题是同构并且自成体系的。  相似文献   

8.
D.H.劳伦斯的小说通过最常见的题材,巧妙地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结合起来,并借颜色、味道等形象载体体现其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象征意味。以劳伦斯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叙事模式的考察和分析,阐述劳伦斯小说《菊馨》中蒙太奇叙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行为成为艺术,过程就是结果,内容等于形式。行为艺术强调的是"有意味的形式",形式的这一"意味",也就是行为艺术所象征的社会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理论的柱石。中国古代书法以笔墨纸砚作为工具对方决汉字进行形的塑造构成其独特的“形式”。而书法中“人”的因素导致了不同的意趣和风格,书家以精气神论之,这正体现着中国书法的“意味”。中国书家以大量的实践和理论完成了中西艺术理论的同构,赋予书法这“纸上的舞蹈”以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农民画,腾冲农民画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基于地缘文化上的具象观照与族缘、情缘上的抽象体察,腾冲农民画的意象在自然物象与象征隐喻上都体现了这块土地所附着的乡土意味,成为一种图缘,以美术语言的形式存在与生长于农民画者的心间。  相似文献   

12.
灵性汉字     
佚名 《初中生之友》2012,(10):38-39
汉字充满灵性,是很有意味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警示。"人"字最简单易写,只有两笔,一撇一捺。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阳刚之美;一捺象征女人,体现阴柔之美。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的词江中,动宾式动词数量较少,普遍的看法是:动宾式动词在句法上一般不带宾语。但是作为动词,与宾语的关系始终是密切的,而且,现实语言生活也表明,动宾式动词带宾语日渐趋多。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动宾式动词与宾语的相互选择、相互制约所构成句法形式,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沙田文学新传人的王良和,更多的是以诗歌为人所知,然而其小说亦有不俗的成绩.近作《鱼咒》,通过具有强烈暗示、象征意味的手法,在过去与现在、欲望与道德、理智与疯癫、意识与无意识等等之间的微妙对比与转换中,在对个人儿时往事回忆的基础上,展示了对人类古老历史的思考,并由此揭示生命在本能欲望与道德规约之间的冲撞与困惑,最终构成对人类生命存在形式和意义的一次令人震撼的追问.  相似文献   

15.
《白鹿原》中“白嘉轩的腰杆”已构成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寓意的解读,以弄清传统的仁义思想在我们民族的过去和现在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并重新审视其对现在和将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意味的形式"的术语最早来源于英国哲学家克莱夫·贝尔,是指一种能激起读者的审美情感的线条、色彩的有机组合。《沉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霍普特曼的戏剧作品。《沉钟》的人物美、环境美和对话美呈现出超功利的"形式美"。戏剧中的爱情与事业的悲剧实质、象征的社会典型以及生命性体现了浓厚的"意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哲学解释学和解构论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诘难构成了欧陆最有意味的理论景观。本采用哲学解释学所倡导的对话形式,由其标志性理论家伽达默尔在对谈杜特的问辩下清理了解释学与解构论的错综复杂。其中关于意义、真理、古典以及艺术体验中驻留、返回的讨论读来备感亲切和启迪,因为,这些也是存在于我们古老传统且至今仍纠缠着我们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外文学史上月亮历来扮演着承载个体独特审美追求与象征意蕴的角色。在林白小说中,月亮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物象,已经凝聚为具有强烈女性崇拜意味的美人符号以及和死亡相关联的文化原型。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小说《示众》借鉴了电影艺术手法,而其中主观视点不断变化的“反打”最为瞩目。这些多视点“反打镜头”的巧妙组接,不仅经济、有效地确立了多组“看”与“被看”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且使这个场景具有了丰厚的美学象征意蕴,体现了鲁迅的艺术观和他对个体生命的悲剧性体验。《示众》里多视点“反打镜头”构成的关系与组合,共同成就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美学空间,可以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是由于构成艺术形式的媒介体系、存在方式、表现手法的差异所使然。如音乐不同于绘画,建筑不同于舞蹈,各种艺术形态之间存在着质的不同,也就是说它们所依赖的感性材料有所不同。 然而,如果从宏观的艺术范畴上去审视,作为人类情感载体的各门类艺术之间又有着密切的以及互为表里的联系。这一方面是由于人的生理、心理机制的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各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如在音乐、舞蹈语汇中的“非语义化”倾向,在书法浯汇中同样具有一般的意义。再如,诗歌语言的象征意味在书法艺术中也有重要意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书法艺术在其发展中与中国古代诗歌、音乐、舞蹈艺术相互影响、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