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贫困的价值观是安康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安康人贫困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眷恋故土的"守土"意识,不求进取的"守常"观念,依赖心理和懒惰的人生态度,落后的消费观念等.  相似文献   

2.
山区文化贫困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本文运用社会学原理,采用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的方法,指出了山区文化贫困的基本表现,分析了造成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论述了治理文化贫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需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国在长期的反贫困斗争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时至今日,仍没有能走出贫困的“怪圈”.仔细分析其原因,是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只顾物质上的扶贫而忽视了文化上的扶贫.文化贫困是精神贫困产生的根源和土壤.因此,对文化贫困现象的深入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本、提升生命质量的基本途径,贫困文化却严重束缚教育功能的发挥.贫困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使人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过着受束缚的生活,终生忙碌而无闲暇,看不到未来.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贫困文化排斥学校教育;二是贫困文化排斥人(女性)的现代化;三是贫困文化渗透在育人系统之中,并通过影响社区层面、家庭层面,进而束缚教育的发展;四是贫困文化导致短视的教育观,引发“关联失学”现象.突破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关键在于消除贫困文化的文化因子.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变革贫困文化以及真正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才能消除贫困文化对教育的束缚,提高人口质量,实现反贫困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贫困文化是贫困的一个关键原因,详细的叙述了贫困文化论的学术思想和观念,然后对贫困文化的形成原因从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和路径依赖角度进行了分析,为文化扶贫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要“以人为本”进行扶贫,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国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地域经济贫困往往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现在的整体改革中,文化的变革明显滞后,尤其是在我国西部经济贫困地域,其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体制、文化形态以及文化环境,仍然犹如一副“沉重的翅膀”,抑制着这一地域的经济腾飞。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的现状来看,经济贫困地区在我国还占有很大比重。摆脱贫困,仍然是我国经济继续加速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深入探讨研究地域经济贫困的原因,对于改变地域经济的贫困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所谓贫困,一般是指人们对物质资料的拥有和消费的匾乏。贫困还具有非经济含义。在当代,贫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范围内的贫富悬殊日益严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贫困问题也日益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制度原因、个体原因等。贫困现象的存在,总是阻碍社会的进步,对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它严重妨碍了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正常实现,限制了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机会的把握。消除贫困是摆在当代人类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任重而道远。除了制度安排等层面上的努力之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也为消除贫困开辟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潜在着新的矛盾和难题。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解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贫困的问题,更有一个严重的"思想贫困"的问题.所谓思想贫困,是指高校贫困生由于物质贫困而引起的文化视野狭窄、思想保守、消极、自卑等心理贫困和心理危机.造成高校贫困生思想贫困的原因,既有社会、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对贫困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责任意识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帮助高校贫困生实现思想解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期以来,城市贫困随着城市化过程快速发展,形成了"新城市贫困"现象.这一社会问题已不能仅仅归咎于行政失败或制度性后果,而是有其结构性的成因,与城市化过程、城市格局变迁,以及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形态等有着更为深层的联系.城市贫困的结构性现象提示我们,常规性的治理方式难以使之根本改观,我们需要更为积极的、坚韧的和创新的政策思路,长期应对城市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平等具有的自由权利却必然产生对物的占有的不平等,形式性的平等必然导致实质的不平等;所以,在所谓"两极分化"和"相对贫困"的意义上,自由必然带来贫困.由于自由是人类所尊崇的价值,在道德上如何看待这种伴随着自由的贫困、或者说是由自由带来的贫困,就成为一个问题.贫困是谁的罪恶?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存在着尖锐对立的两种立场.在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同时做好两件事情:推进和保障个人、企业的自由平等权利,减少乃至最终消除贫困.无论是在经济伦理的意义上还是在政治伦理的意义上,这是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高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加之高职院校普遍成立时间较短,心理辅导工作不规范、不专业,使得很多高职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因经济压力导致的"心理贫困"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作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认为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完善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2.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贫困是所有其它贫困的根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消除农村文化贫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消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为关键环节.文章在概述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成因.进而提出了消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丰裕中的贫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刚 《教学与研究》2005,12(12):30-35
本文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是就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都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趋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不但没有好转,甚至更加恶化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成了导致新的贫困产生的原因。这一趋势作用的结果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贫富鸿沟日益相对、有时甚至绝对地加剧了。这种丰裕中的贫困是在过去世界贫困的历史上从来都不曾发生过的现象,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反贫减贫、构建和谐社会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4.
贫困解释的两个维度:文化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贫困原因的解释一直以来围绕着文化与制度两个层面展开。从文化维度,贫困被视为一种亚文化,是穷人所享有的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从制度层面,贫困的形成源于社会内部的权力结构、社会地位和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两种维度对贫困的解释似乎意味着穷人只能被动接受自己的贫困处境,贫穷是不可改变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农业教育研究》2006,(2):45-47
常理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对等关系是因为教育的传承而得以持续的。这话原本不错,经济是主导,文化只是一种积淀。对于传统,我们常因为经济能力的不足而不得不将其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舍弃,但有时这一现象所揭示出来的社会底蕴也未必与此常理相吻合。其间涉及到的一个主导观念,便是教育的贫困。  相似文献   

16.
人创造文化并受制于文化,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渗透到人的内心世界,制约人的行为。而当前教师群体中,出现一种"贫困文化",它牵制教师精神,规限教师行为,消磨教师意志,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贫困大学生群体内发生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如心理困境、诚信危机等,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忽视贫困大学生的公平诉求是导致这些现象和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必要对贫困大学生公平诉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育贫困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贫困的内涵与经济上的贫困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主要是指个体由于家庭贫困而导致失去受教育机会,或者虽然在接受教育,但却处于非正常状况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贫困有绝对和相对之分,也有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教育贫困标准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的"贫困"并不只是表现于物质和经济方面,同时也集中反映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在帮助贫困生切实解决经济贫困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关注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深入剖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求帮助高校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的有效策略,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新入学贫困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就其实质来说是能否进行文化适应的问题。顺利进行文化适应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贫困大学生由于缺乏适应多元文化的思想准备和经验积累,以及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其适应困难。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是解决贫困大学生文化适应困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