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他认为提出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里先说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人问在座的许多人:“是两只耳朵听得清楚,还是一只耳朵听得清楚呢?”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两只耳朵听得清楚了。”这个答案对不对呢?当时没有人能提出问题来。  相似文献   

2.
“请问有人在吗?”她怯生生地、试探性地问着,“有人在吗?现在这里有没有人?”“……”“好久没来了。是啊,是好久了……”没人理会我,于是我开始自顾自地与自己对话:“好久没来,想不到这里都变了。”  相似文献   

3.
一“啊!……”远处传来一阵杀猪般叫喊的歌声。Who?他,一位大名鼎鼎曾荣本班最“假”男歌手的人物。他就是成绩呱呱叫,歌声烂渣渣的欧欧。他的歌声是突然爆发性的,来势凶猛,像一阵狂风。因此有“风一样的男子”(简称“疯子”)的雅称。为了摆脱这种对耳朵的折磨,班上的勇士们组织了斗“欧”同盟会,只要一爆发“杀猪叫”,会员们会不约而同,奋不顾身地起来斗  相似文献   

4.
怎样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呢?其一,紧扣范例,抓住形象,训练联想能力。这里所说的范例,就是教材或高考作文材料。这是所说的联想,主要指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相似联想是联想的方式之一,这是由一事物的触发而引起的和该事物在形态上或性质上相似的另一事物的联想。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描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一连串联想,产生效应的相似点有神情、形态、色彩、情韵等;有取其形似,也有取其神似,写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种范…  相似文献   

5.
别吝惜掌声     
"今晚在这里吃吧!"妈妈指向一家海鲜店,我们一行人跟了上去。我们来到三楼的露台,凑巧,有人在唱歌,是一些大学生,可能是来打工的吧。我们一边埋头吃饭,一边还不忘竖起耳朵聆听他们的歌声。他们唱的是流行歌曲,有的弹吉他,有的唱歌。我戳了戳妈妈,妈妈很不在意地抬起头,看  相似文献   

6.
有人喜欢机灵的小松鼠,有人喜欢全身雪白的鸽子,有人喜欢凶悍吓人的狮子……但我最喜欢的是我家的"淘气包"——"热狗"。我家的"热狗"可不能吃哦,它是一只可爱的小泰迪狗。它有一身棕色的卷毛,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不大不小的冬瓜脸,两只耷拉在脸上的耳朵。为什么狗的耳朵会这样呢?老师告诉我,是因为狗耳朵的骨骼比较松软,所以只能耷拉着。"热狗"虽然淘气,但记性非常好。如果你经常把狗食放在桌子上,时间长了,就算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它也会习惯性地自己在上面找食物。有一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2)
1故事播讲站也许大家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笔下的那卷画舫凌波、灯月交辉、人影憧憧、歌声扰扰的秦淮河夜游图,曾打动过多少读者。那么,自然的秦淮河又是怎样的呢?据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同志回忆说,有一次她和朱自清来到秦淮河边,望着荒寒、污浊的一道绿水,陈竹隐道:“这就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所说的秦淮河?没想到在文人笔下写得那么美!”朱自清风趣地说:“你不要讥笑人啊,那是我写的。”陈竹隐回答说:“我看文章从来不注意作者的名字。”我现在想问,为什么看似一条普普通通的河流,在作者写来,却是那样绚丽美…  相似文献   

8.
1.隔壁太太很爱唱歌。一听到她的歌声,小狗哈利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猫儿们都四下逃窜,连爆米花的和消防队员都捂住了耳朵……  相似文献   

9.
心声最美     
有人认为琴声最美,有人认为歌声最美,也有人认为大自然中昆虫、小乌发出的声音最美,可我认为人的心声最美. 心声是什么呢?心声就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它饱含着人们最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明天我就要毕业了。我想校园、想老师、想同学们,想每一天在美丽的校园里弹奏的歌声。我竖着耳朵,在心灵深处细细地倾听,这里的一点一滴,全都记在心里。我们带着梦想长大了……我的心仿佛一只长着羽毛的鸟儿,想飞得更高更远。我也会一直记得,因为,美丽的童年,留在了童话般的校园里,美丽的校园,留着童话般的童年……葛艳兵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思想情绪,这个问题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是淡淡的哀愁中夹有淡淡的喜悦,有人说是浓浓的哀愁;也有人说是脱离火热的阶级斗争而寄情山水;也有人说是抒发了对现实不满的忧愤之情;还有人说是小资产阶的摇摆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这一问题,朱自清先生早已作过明确的阐述。在《那里走》一文中,他这样叙述当时的情绪:“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猥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这就是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思  相似文献   

12.
正青青草原上,皎洁的月光照在草上,泛出一片绿色的海洋。在羊村的一间温馨屋子里,飘出一串串的生日歌声:"祝你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 to you……"欢快的生日歌声传遍了草原,也传到了灰太狼的住处——狼堡。灰太狼隐隐约约地听到了生日歌声,他打开窗户,伸出头仔细一听,没错,是从羊村上空飘来的生日歌声。灰太狼知道羊村有人过生日了,肯定有好吃好喝的了。于是和老婆一商量,就空着双手和老婆来到羊村。灰太狼"咚咚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的歌     
有人喜欢美丽的诗章,有人醉心于动听的乐曲,有奈徜徉于浩瀚的书海,而我,则喜欢聆听大自然的歌声……天有天的歌声,天有天的曲调:晴朗的天  相似文献   

14.
山哈     
“水连云来云连天,畲家唱歌几千年……”有人又开始唱起了畲歌,悠扬淳厚的声音一圈圈荡漾开去。如果你在这里听到此起彼伏的歌声,这不足为奇,绵延的歌声从未在我们的生活里间断。畲歌对唱,即兴编撰,是我们交流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这里的“圆规”代替了“豆腐西施”杨二嫂,于是有人便认为这是借代。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借喻而不是借代。到底是借代还是借喻,如何准确地辨识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手法? 借喻和借代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都是用一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所以人们很容易将这二者混淆,以致“喻”、“代”不分。其实,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借喻和借代  相似文献   

16.
王珍 《小学生》2006,(7):36-36
明天我就要毕业了。我想校园、想老师、想同学们,想每一天在美丽的校园里弹奏的歌声。我竖着耳朵,在心灵深处细细地倾听,这里的一点一滴,全都记在心里。我们带着梦想长大了……我的心仿佛一只长着羽毛的鸟儿,想飞得更高更远。我也会一直记得,因为,美丽的童年,留在了童话般的校园里,美丽的校园,留着童话般的童生……[编按]  相似文献   

17.
大耳朵先生有一对1米长,半米宽的大耳朵。拥有这么大的耳朵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因为这样就可以听到别人说的悄悄话了。可大耳朵先生却很苦恼。因为,大耳朵先生的耳朵经常被别人嘲笑,甚至有人视他为怪物。于是,大耳朵先生准备出去旅游,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也好躲大家远远的。可大耳朵先生来到一个旅游景点的卖票处,售票员却非要大耳朵先生买四个人的票,才让他进门。大耳朵先生很无奈,只好买了四张票。大耳朵先生每到一处,别人都会围住他看热闹,有的人竟肆无忌惮地笑话他。还有人把他的耳朵当成棉被,干脆躺在上面“呼呼”大睡起来……为了不惊…  相似文献   

18.
下雪了,纷纷扬扬的雪花飘啊飘啊,小胖猪快活极了。谁不知道,小胖猪是个响当当的歌唱家!他跑到雪地里,大声地唱起歌来:“啦啦啦——好朋友——呀呀呀——好朋友……”这是一首送给好朋友傻瓜熊的歌,可傻瓜熊冬眠了,听不到。动听的歌声钻进了雪花的耳朵里,雪花抱着好听的歌声,飘舞得更欢了。雪花抱着歌声落到了大地上,一层又一层,不一会儿,大地就  相似文献   

19.
卖报卖报!《申报》《时报》……1.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在上海霞飞路上,不停地摇晃着手中报纸叫卖着。写首歌让她边唱、边卖报,或许能多卖些。我没名字,大家都叫我小毛头。你叫什么名字?2.但很少有人买。路过这里的青年音乐家聂耳走过去,心痛地拉住小姑娘冻僵的手。3.女孩告诉聂耳,她家被日寇炸平,父亲有病,全家靠她卖报维持生活。4.回到住处,聂耳想:怎么能给小毛头一些帮助呢?5.他立刻伏在桌上写了起来,一首动听的《卖报歌》诞生了。6.聂耳找到了小毛头,把这首歌一字一句地教给她。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7.歌声吸引了过…  相似文献   

20.
在乌鲁木齐旁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叫昌吉,它就是我的家乡。来过昌吉的人都会对它恋恋不舍、念念不忘。不信?那就听我给你讲一讲。一进入昌吉,那天空湛蓝深远,那空气清新甜润……这里有宽阔的广场。广场左边有一个散发着香气的花坛。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