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运用区域地质综合分析技术、地震识别技术、精细油藏描述等岩性油藏描述技术,在牛庄油田东南缘高效滚动开发了王541沙三中岩性砂体。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王家岗油田王14断块属于特低渗裂缝性油藏。为了深入研究水源水在注水过程对储层的伤害,采用静态水质分析与动态岩心流动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注水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注水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水源水中固相颗粒含量、粒径中值严重超标是储层渗透率下降的关键因素。不合格的现场水源水长期注入储层对储层岩心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基块岩心渗透率损害率大于70%,裂缝岩心则超过90%。综合室内实验研究,王14块沙四段注水水源的机械杂质指标推荐为A2级。  相似文献   

3.
于民凤 《内江科技》2014,(3):117+103-117,103
随着隐蔽性油气藏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惠民凹陷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勘探现状越来越复杂,浅层高产的构造油藏已经开发,滩坝砂油气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储量增长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惠民凹陷江家店油田沙四上亚段的构造、储层、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沙四上段油藏主要集中在大面积的薄互层滩坝砂中,具有多砂组含油、含油井段集中、含油高度大等特点,油藏类型为受砂体展布规模控制的岩性油藏。新钻井证实了该区沙四上亚段油气已聚集成藏,对惠民凹陷沙四上岩性油藏的勘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确立了新的储量接替阵地。  相似文献   

4.
引言 近几年来,博兴洼陷沙四下-孔一段在勘探中不断有新的发现:纯北地区梁120井、高89块高89-8等井(图1)在沙四下红层钻遇油藏并获工业油流,樊深1和金32井相继在孔店组见油气显示。以上勘探发现昭示了博兴洼陷沙四下-孔店组红层良好的勘探前景,红层油藏是东营西部继滩坝砂岩油藏后的最主要勘探层系。  相似文献   

5.
滑辉  胡新铭  郑双喜 《内江科技》2009,30(5):117-117
通过对渤南油田沙四段的开发现状、油藏地质特征、试油试采特征及渤南深层生储盖组合及油藏类型的深入分析总结.提出渤南油田沙四段下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彭利 《内江科技》2013,(8):62-63,85
本文针对王场油田潜43低渗透油藏各小层井网完善程度差,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低,各小层层间物性差异大,储量动用不均衡等问题,在地质再认识和油藏动态分析基础上,根据储层的沉积条件、储层构造、物性好坏、裂缝发育程度、水驱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等进行区带精细划分,以新的开发区带为单元开展油藏数值模拟,制定王场潜43中高含水期合理开发调整技术政策界限,指导油藏调整,实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通过调整改善了潜43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文玲 《内江科技》2008,29(2):129-129
史100断块沙三段油藏为一深层异常高压低渗岩性油藏,开发中因油水井井况恶化导致注采井网不完善,加上注采井距较大,储量的控制和动用程度低,严重制约了油藏潜力的发挥。通过井网加密与综合调整,史100断块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日产油量由94t/d上升到258t/d,为同类油藏的调整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梁承春  杨光 《内江科技》2006,(1):133-133,135
通过对营11沙三中下油藏营11斜95井组加密实验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提高了低渗油藏的采油速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照矢量化井网开发的思路,以井网适应性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营11沙三低渗透油藏井网形式、井距、排距与储层非均质性、地应力方向的匹配关系,找到了一套改善营11沙三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途径,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顾琳 《内江科技》2013,(2):141-142
孤南洼陷沙三段具有特殊的层序特征和油气成藏特征。文章剖析了孤南洼陷沙三段的层序特征、成藏规律以及下步该地区的勘探方向。在孤南洼陷中,油气勘探的主要指导思想应该是寻找岩性油藏。勘探实践表明,SQ32层序高位体系域和SQ31层序低位体系域是寻找岩性油藏的最佳层位。  相似文献   

11.
现河庄油田沙二稳与其它砂层组油藏比,油层电阻率明显偏低,属于低电阻油藏,本文通过低电阻油藏形成机理分析,明确了高矿化度地层水低电阻率是该区形成低电阻油藏的主要原因。深层高矿化度卤水沿着大断裂带上升到沙二稳,造成该砂层组地层水矿化度偏高,从而形成该区油层电阻率偏低。  相似文献   

12.
胜坨油田沙二段油藏经过五十余年的开发,注采井网差,油藏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本文以胜二区3—6单元为例,论述了利用精细油藏研究成果和油藏工程方法,搞清纵向上储层物性和潜力状况差异,实施砂体分类治理,充分发挥油藏潜力。本文的做法将对同类高含水单元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层油藏是一种复杂的油藏类型,在地震描述中根据地震反射特征精确落实地层超剥线的位置是地层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本文以车镇凹陷沙二段地层圈闭勘探的实践为基础,采用大量的地质统计分析、井震结合,总结出了地层油藏地层超剥线的精细描述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家寺油田单2块沙一段油藏油层厚度大,原油粘度高,蒸汽吞吐地层压降大,油藏采收率低的问题,积极开展稠油复杂结构井开采方式的适应性研究,在对该油藏地质基础、开发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整体部署,优化实施,稠油油藏复杂结构井开采方式在单2块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李响 《内江科技》2010,31(2):100-100,160
针对夏509块沙四段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以及开发特点,利用油藏工程综合研究方法,提出了大型压裂先弹性开发再适时转注的建议,并从油层保护、压裂工艺以及注采工艺方面进行优化和配套,实现了夏509块低渗透油藏的经济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南区沙二下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水驱开发阶段。由于油藏井况损坏严重,注采井网薄弱,油藏水驱控制程度降低,加之长井段多砂组合采合注,层间矛盾突出,水驱动用程度低,呈现出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大的被动局面:通过开展细分配套工艺技术在低渗油藏的综合应用,油藏开发状况取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王克兢  姚兰芳 《内江科技》2009,30(1):100-100
通过对王庄油田沙一段油藏进行研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薄层稠油油藏的散热规律,根据由藏性质特点.对注汽强度、千度、速鹿及注汽量等参数进行研究及优化.从而提高薄层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本文以王庄郑41块为例介绍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注汽过程中的热损失研究应用.从而为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周翠苹  尹秀玲  吴松芝 《内江科技》2011,32(8):130+139-130,139
濮城沙一下油藏1995年底含水98%,进入水驱废弃油藏阶段,针对其高温高盐的油藏特点,2008年选濮1-1井组开展CO/水交替注入先导试验,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国内外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水驱废弃油藏CO/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目的开展了储层、夹层、微构造、CO混相驱数值模拟、室内实验等方面研究,充分论证注CO驱效果评价。22  相似文献   

19.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孔店组红层勘探程度较低,对储层空间展布规律及油气成藏规律认识不清。本文通过对该区储层及油气成藏规律进行研究后认为,该区孔一段储层有四个厚度中心,最大储层厚度160 m。油源主要为沙四下烃源岩,该区有两种成藏模式:一是与油源对接,二是通过断层输导,形成两种类型的油气藏:构造油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濮城油田沙三中6-10油藏的采收率,在加强油藏精细研究、深化油藏认识、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多层分注技术、斜井分注、纳米酸化、热力解堵、气动力深穿透解堵等技术进行调整挖潜.经现场实验后,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该油藏的成功经验对类似油藏的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