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0年9月,《中国名城》杂志编委罗哲文、张锦秋等著名专家、学者来到扬州参加《中国名城》杂志公开发行两周年座谈会和梁思成先生铜像揭幕仪式。罗哲文先生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动情地说:"这是我第十七次来扬州了,扬州人美水美,历史文化深厚,大明寺风清月朗,鉴真堂清幽雅洁,梁先生的像能供奉于此,也是扬州的骄傲了。大运河正在申遗,扬州我还会再来的。"谁料仅一年多光阴,罗老却抛下了他毕生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温和、睿智、博学的长者倍感惜痛。作为自1987年我刊创刊以来连续担任五届编委、顾问,罗老为古城扬州、《中国名城》杂志以及我国的名城保护事业所做的贡献历历在目,思来如同在昨。  相似文献   

2.
石头城下最富六朝金粉气息,令人发思古幽情之处,当数秦淮河。而秦淮河畔夫子庙一带,更是千百年来世家大族聚居之地。 南京的夫子庙其实就是孔庙,唯独在南京既不称孔庙,也不叫文庙,独称夫子庙。 不管走到哪里,凡孔庙所在皆为庄严肃穆之场所,唯独南京的夫子庙周遭商贾聚集、秦楼楚馆,酒肆茶社夹杂其间,画舫码头停泊,熙熙攘攘,热闹之极。 在夫子庙广场棂星门石牌坊西边有一座八面两层古色古香的亭子,那就是聚星亭。聚星亭始建于明万历14年(1586年),数百年来几经兴毁。聚星亭,是清代秋闱期间应试秀才学子休憩相聚之处,亦是地方官吏,名士乡坤在春秋祭孔时的盘桓之地。 重建之聚星亭重檐雕脊,檐角起翘大有鸟雀欲跃之势。  相似文献   

3.
<正>扬州是我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之一。她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自春秋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至今已有将近2500年历史。2500年间,扬州历经风雨,几度兴衰,几度辉煌。西汉为扬州历史上的第一次发展高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确立了扬州  相似文献   

4.
《文化交流》2002,(4):32-35
天台,是浙江东部的一座古城,中国的文化名城.它于三国时立县,在1800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天台人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山水风光,吸摄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周边地区的文明成果,创造出灿烂的天台山文化,使天台成为一座以"佛宗仙源"著称的浙东名邑.  相似文献   

5.
钟信 《文化交流》2007,(1):87-89
位于浙江省海盐县境内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运行的核电站.这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于1991年12月15日建成发电,是中国核电"零"的突破,它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祖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是民族核电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也是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里程碑,它使我国成了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主设计、自主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和平理念是佛教的核心思想。1902年,学者梁启超提出"佛教有益于群治"的理念,希冀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既可拯世济民,又可与西方文化思想抗衡的资源。扬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历史上这座城市经历了一次次的破坏,但总能迅速复兴,继而掀起一个个经济文化兴盛的高潮。在这一次次高潮中,佛教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拟以扬州佛教史上三次促进和平和谐的史实,说明实现"佛教有益于群治"的关键在于教育普及与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7.
扬州踏访录     
扬州,中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古老的运河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它曾跻身世界10大城市之列,今年已经2490岁。保护古城就像给姑娘开双眼皮 扬州古城颇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街巷狭窄,房屋陈旧,公共设施落后,它那一条条青石小巷记录了往日市井的繁华,一座座恢宏庭院见证了过去盐商的富足生活。古城历经千年风雨,此刻再来端详一下它的容颜,发现扬州城5.09平方公里内纵横交错着500多条狭长小巷,星罗棋布着148处文物遗迹,密密麻麻地挤住着12万人口,这就是历史的积淀和奉献。 面对这一沉重的历史积淀,扬州市的决策者既没有忽视它,也没有急功近利。他们说:…  相似文献   

8.
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2014年9月28日下午,在西湖孤山,寻着悠扬婉转的古乐之声,踏着斑驳的树阴,走入一座粉墙黛瓦的院落,一场由民间主办的古乐祭孔活动正在杭州敬一书院举行.书院文化出现于汉代儒学大兴天下之后,书院祭孔久有传统,如今,这传统又被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10.
天台,是浙江东部的一座古城,中国的文化名城。它于三国时立县,在1800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天台人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山水风光,吸摄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周边地区的文明成果,创造出灿烂的天台山文化,使天台成为一座以“佛宗仙源”著称的浙东名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