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清代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称宗室,清初多"从龙入关",驻守于京城内外。到嘉庆朝,随北京城的宗室人口繁衍,越来越多的宗室无官可做,清政府也无力供养,以致其生活窘迫。宗室犯法的案件越来越多。嘉庆十七年(1812),嘉庆帝命盛京将军择地建盖住房,并由宗人府挑选京城无业的闲散宗室移住盛京。从嘉庆十八年秋天开始,70户闲散宗室分三批移住盛京。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上谕档和录副奏折、内务府档案中编选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灿 《历史档案》2020,(3):96-104
嘉庆十七年(1812),因见宗室中不思进取者多而难以约束,嘉庆帝决意推行宗室移居盛京之事。为使天潢宗支回归故土后生计得到保障,特命建盖宗室营房,给予安家费、地租银等优待,以期宗室沐化善俗,安居立业。然而"发遣"与"移居"界限不明,一度使宗室人心浮动,引发混乱。宗室营设有弹压司员严格管理,却未能阻止宗室犯案扰累地方。至道光朝,随着八旗生计恶化,为免营房闲置空耗资产,更多获咎改移居宗室被送往盛京,几致宗室营成为"罪宗"及其亲眷的"聚集地"。本文主要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相关档案,在考辨嘉庆十八年移居宗室身份的同时,梳理宗室回京与续行移居的系列政策,把握嘉道时期盛京宗室营人员增减变化的动态历程,并尝试对移居推行后在充裕宗支生计、教养闲散成才、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的实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清政府禁止民众聚赌,但民间赌博依然盛行。嘉庆十六年,御史韩鼎晋奏请严饬各地禁止赌博,并提及京城内轿子房赌博,旗人多受其累。嘉庆帝谕令严查。后查明,大学士明亮、禄康等官员的轿夫都涉嫌开设赌局,召集旗民人等聚赌,而步军统领衙门相关街道官弁则收受贿赂,加以包庇。嘉庆帝因此震怒,下旨穷究,一大批官员人等都遭到严惩。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嘉庆年间京城的社会风气与吏治情形。现从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上谕档中编选相关档案,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换婷 《历史档案》2003,(3):91-95,101
宗室人口迁移是清朝皇族人口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嘉庆年间闲散宗室大规模的迁移行动,缘由复杂,举措周详,颇有影响。本文就此试作述评。  相似文献   

5.
康熙末年,夺嫡和党争日益激烈.康熙帝秘密赋予负责京城治安的九门提督"风闻言事"和密折奏事之权,替皇帝探听在京的皇子宗室及各部官吏的隐私,另替皇帝秘密调查"风闻"事件的真实性.此段往事掩藏于满文奏折档案中,鲜为人知.在康熙末年政局暗藏危机的环境下,康熙帝通过九门提督的"风闻言事",加强了对京城政局的掌控.  相似文献   

6.
恒秀,宗室,正白旗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西安将军调任吉林将军,乾隆五十九年初因吉林参务亏缺库项及派累民人被革职审办。对于恒秀革职的具体时间,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载系乾隆五十九年正月初九日,今查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发现此说有误。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吉林副都统秀林参奏吉林参务亏欠甚巨,四川总督福康安、刑部尚书胡季堂、驻藏大臣松筠奉旨审理此案。据福康安等人乾隆五十九年正月二十一日奏折,其正月十九日行抵盛京,将在此“竟欲询明盛京办理参务情形”的吉林将军恒秀“解任严加诘讯”,并“请…  相似文献   

7.
这里收录的三件档案均选自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反映了嘉庆朝官、商之间的关系以及吏治方面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红阳教,亦称弘阳教、红阳会,全称混元门红阳教。始创于明朝末年,创始人为直隶曲周(分属河北)人韩太湖。红阳教在河北、山东等地十分活跃,甚而渗入皇宫。流传至清,清政府对其采取严厉镇压措施。现从馆藏来批奏折中选出嘉庆十八年及二十至二十三年有关档案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编选者方裕谨署直隶总督章煦为报将红阳教王书香等演员送交刑部事片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再,臣前奉谕旨:京城缉获红阳教匪李五,搜出书信一封,系本年二月间冀州城西黄村王书香所寄,内称仰慕李五,限于服制,不能远出,谨差高杰秀、王清连到京送信…  相似文献   

9.
清政府面对民人大量移垦和旗人自开旗地不断增加的历史趋势,采取了一系列移旗就垦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影响了东北一般旗地的发展。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嘉庆二十年设立双城堡》档案,反映了清政府为迁移京旗闲散苏拉到拉林地区进行屯垦,在嘉庆二十年规划了旗屯的设置、经费和土地分配原则及纳粮制度,并制定了迁移京旗闲散的办法、步骤及安排的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乾隆五十七年河东盐务实行盐课摊归地丁之制,虽使这里的盐业恢复了生机,但民间力田之人纳无盐之课加重了负担,豪富卖无课之盐获得巨利,且使清政府盐税收入大大减少,到了嘉庆十一年,不得不宣布于次年复改商运。这里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及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出有关这次变革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如何解决的档案史料,予以公布,供研究清代经济史、盐业史参考。  相似文献   

11.
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驾崩了。在乾隆帝的梓宫(皇帝之棺称梓宫)移往清东陵时,内务府总管大臣布彦达赉、阿明阿、组布等向嘉庆皇帝呈送了一份关于沿途大小官员赐奠的奏折。奏折用满文书写,嘉庆皇帝在审阅时,发现文中将其祖母孝圣宪皇后的“圣”字误写成“贤”字。  相似文献   

12.
本专题史料,选自馆藏官中朱批奏折及军机处录副奏折。其内容反映了方荣升于嘉庆十八年自狱中逃出后,在安徽和州一带,重兴收园教,进行反抗清政府统治的活动,及于嘉庆二十年被捕遇害的经过等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驿站设立时间康熙元年(1662年)宁古塔昂邦章京改为镇守宁古塔将军,至康熙十五年宁古塔将军移住吉林,吉林与盛京及京师的联系倍加频繁,因此驿站的作用十分重要。但由于驿站“设立年分档案已失”,吉林至盛京驿站具体设置时间已无从查考。目前发现的记载这条驿路的最早文献为《宁古塔纪略》。该文为清代吴南荣(即吴板臣)所撰。顺治十四年吴南荣之父江南名士吴兆骞在“南闱科场案”中衔冤下狱,于顺治十五年判遣宁古塔,康熙二十  相似文献   

14.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六月,广东民人傅瑞祥擅自呈递封章,被官差抓获,奉旨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审讯。军机大臣等拟照疯病之例解回原籍严密监禁请旨。但谕旨尚未下发,刑部奏报外间已有传抄谕旨事。嘉庆帝下旨令军机大臣彻查。经查,向来王公大臣有各派护卫笔帖式等赴宫门探听官事的惯例,此案误传谕旨则始于都统奕颢之护卫萨敏。嘉庆帝随即命将相关王公大臣、护卫、笔帖式等加以严惩,并严禁探事恶习再次发生。此案为研究京城抄报的来源与流传提供了资料。现从军机处录副奏折及军机处上谕档中编选相关档案,以供有关学者参考。——编选者刘文华  相似文献   

15.
本专题史料,选自曲阜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所藏孔府历代衍圣公奏折档案。其内容是孔子七十三代孙孔庆镕,于嘉庆十四年、二十四年两次赴京,为嘉庆帝祝寿并得到召见的记实。这两次赴京祝寿之事,嘉庆朝《起居注》及《实录》均无记载,而其中嘉庆与孔庆镕直接对话的内容,亦为官府档案及史籍所鲜见。特予刊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赵彦昌  宋雪婷 《档案》2023,(1):30-35
《黑图档》涵盖内容丰富,记载以盛京城为主体的东北地区于康熙元年(1662年)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间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活动内容,对于研究嘉道咸三朝盛京旗人活动恩赏提供重要史料。本文以《黑图档》中涉及盛京旗人活动恩赏的汉文档案为研究对象,梳理和分析嘉道咸三朝东巡恩赏和万寿盛典恩赏的恩赏内容和恩赏流程,以期对盛京旗人恩赏整体研究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7.
<正>顺治初年,清廷在中原的统治尚不稳固。为了保证北京的安全,清廷仿照盛京旧制,在京城设置了用于军事报警的信炮,以便驻京八旗可以迅速聚集御敌。这一措施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信炮制度。学术界对这一制度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通过翻阅清代档案,仍可发现一些北京信炮制度尚不为人熟悉的内容。一、清初北京信炮的设置顺治元年(1644),清廷入关并定都北京。但当时清廷在关内的根基不稳,南方反清势力仍具备一定实力。  相似文献   

18.
自雍正三年(1725年)起,清廷以盛京行政积弊之故定期派遣科道官巡察盛京,其后又改派京堂官,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正式废止。盛京巡察官初以稽查陪都各机构所行事件之完成情况为基本职任,乾隆十二年(1747年)时乾隆帝重新界定该职官的职司权力,将其自雍正朝时即已模糊存在的延展职权合法化,使之正式成为清廷监临盛京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盛京巡察官以品秩较低的外来官员身份,难以真正介入盛京政务,并易与本地官员龃龉,进退维谷。及至嘉庆后期,盛京巡察官的派遣日益造成盛京本地的供应之烦,其停派亦成为必然。本文梳理盛京巡察官的发展脉络,检视其职掌与权力的演进过程及实际运作,分析其废置的多重原因以及清廷在设废之间的政治考量,并反思这一制度设计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19.
清自乾隆末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了此伏彼起的起义。到同治初年,经过太平天国起义冲击的清王朝,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以致在一向控制较严的“龙兴之地”东北盛京、吉林一带,亦出现了以滚地雷王五等为首的聚众抢劫、戕官拒捕事件,引起清统治者的极大震动。这里刊发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档案全宗。  相似文献   

20.
清代,中央政府所形成的档案(包括皇家档案)主要保存在北京之内阁大库、皇史宬等处.但除此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档案材料保存在当时的陪都——盛京宫殿中.这部分档案材料是现存清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介绍,使世人能够更多的了解它、利用它.本文试将清盛京皇宫档案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给读者,愿这部分档案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清盛京皇宫档案的由来清盛京皇宫是清入关前的旧宫.清入关后,盛京被尊为留都,盛京皇宫仍具有较尊崇的地位,并因此而得以收贮一些清代的重要档案.总的说来,清盛京皇宫档案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1.盛京旧档.清人自建立政权之初,即从太祖努尔哈赤始,就很重视档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