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转化后进生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我们教师仍旧在不断地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希望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但要真正转化好一个后进生,前提必须是你走进了他的心,理解他、接受他、尊重他,让他在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在教师以真诚换真心、以尊重换尊重的教育过程中,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诗文是他人生体验的再现。陶渊明以他不凡的智慧、独特的思维、细腻的情感诠释着他的人生,他把对人生的感悟、思考以朴实平淡的语言展现在世人面前。本文尝试从文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通过挖掘作品和潜意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分析他的人生经历再现陶渊明的内心世界,主要论述了陶渊明童年经验对他人生体验形成的影响。童年经验为他的整个人生定下了基调,并使他在战祸频繁、朝政败坏、生民涂炭的时代里选择了平淡宁静的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3.
黄雪琴 《师道》2012,(Z1):104-105
他,以一种不可救药的乐观精神,温暖了我颠沛流离的教学生涯;他,以一种淡然达观的率性态度,抚慰了我名利场上的得失之心;他,以一颗豁达高远的玲珑心窍,润泽了我苦乐杏坛的呕心沥血。无数个清晨黄昏,他的词,在我和学生唇边流淌;多少次寒来暑往,他的魂,在我与教坛之间指点引渡……他,是一个可爱可敬、可亲可佩的有趣老头——苏东坡。  相似文献   

4.
黄雪琴 《师道》2012,(7):104-105
他,以一种不可救药的乐观精神,温暖了我颠沛流离的教学生涯;他,以一种淡然达观的率性态度,抚慰了我名利场上的得失之心;他,以一颗豁达高远的玲珑心窍,润泽了我苦乐杏坛的呕心沥血。无数个清晨黄昏,他的词,在我和学生唇边流淌;多少次寒来暑往,他的魂,在我与教坛之间指点引渡……他,是一个可爱可敬、可亲可佩的有趣老头——苏东坡。  相似文献   

5.
名人竞猜     
他能说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以及5种非洲方言。他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他和妻子罗斯拥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他们还是收养了4个孤儿。他捐赠了300万美元,在家乡刚果建了一座医院;同时,他还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为家乡刚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因此荣获“总统服务奖(”美国国家志愿者服务最高奖)。关于他的年龄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在他的家乡,年龄是以种树的方式来记的,每长大一岁就在自家后面种一棵树。他十几岁的时候,家后面的林子被砍光了,于是他的年龄就成了一个谜。他在今年3月代表火箭队客场挑战勇士队的比赛中,拿到了…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办私学的教育家。他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影响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他承继了周代的"四教",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他的教育主旨是以德育人,培养的对象是他心目中能够"修己以敬"的君子,目的是服务于政治,使受教育者能够"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曾以执着的精神,孤独地摸索着他自已创作的路。他是有才能的,他那具有浓郁诗意的小说以别具的个性出现在文坛,以它诗的构思、诗的意境和诗的语言,形成了他小说独特的冲淡清新哀怨忧郁并蓄的田园诗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梵高(1856-1890),荷兰奥伦达人,在巴黎期间曾受到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他早期画体爱用荷兰画派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样的热情使他抛弃了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了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右图的《向日葵》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对向日葵有强烈的喜爱,曾经画过许多以向日葵为主题的诈品,从含苞待放的花蕾、盛开的花朵到枯萎的花杖;从鲜花的黄色、橘色到褐色、绿色,…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一直在尝试着西方小说观念的本土化和古代小说观念的现代化,以散点透视式的聊天体去表述生活的日常性、琐碎性、原生态,以日常琐事、奇闻异事的破碎性、神秘性构建他的整体的意象世界,站在乡土立场进行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他的艺术个性造就了他,但也阻碍了他对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现在他不但已经是真正的男人,而且沉着稳定,对自己充满信心。他是3月生的,今年已整整二十,就在他过生日的那一天,他以一招“天外流星”击败了保定府的名剑客史定。史定是北派青萍剑的高手,他以这次胜利作为自己对自已生日的贺礼——在4月,他又以同样一招“天外流星”击败了“追风  相似文献   

11.
程光炜是1990年代以来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新诗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建构起以时间为经、以重点群体与现象为纬的“现代性”述史模式;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深入诗歌实际,做深刻的思想阐发;坚持本体立场,形成了带有诗性的研究风格。他的新诗研究在思想和方法上为后来者提供了无限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命运的拐点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倒霉孩子:他的父亲是个赌徒,母亲是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打不过父亲,所以喝醉了只有拿他出气发泄。他像只沙袋一样,在拳脚交加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因此,他面相也好看不到哪儿去,学习成绩也不好。高中时他辍学了,以无业为业在街头当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底,经过几个春秋的寒窗苦读,正当白云以优异成绩即将完成他在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时,巨大的不幸突然降临到他头上:连续不断的便血,最终被医生确诊为早期直肠癌。住院、手术、化疗,才30岁的白云被困在了病床上。然而,他没有消沉失望,强烈的事业心激励他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地与病魔作斗争。经过短欺休养,他重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并按时完成了学业,毕业论文被答辨委员会评为优等。  相似文献   

14.
明义士是加拿大长老会牧师,1910年来到河南安阳传教。他是以学者身份走进殷墟的"第一人"。他以在安阳担任牧师的地理之便与身份之便,陆续收集到甲骨5万片,从而成为最大的甲骨收藏家,在传教以及在齐鲁大学执教期间,他完成了多部甲骨学研究著作,在甲骨著录、辨伪、缀合、校重、断代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彝族作家李乔,以长篇三部曲《欢笑的金沙江》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还著有《挣断锁链的奴隶》、《破晓的山野》等作品。总之,他是以小说家的身份知名的,他的散文创作却很少有人提及。他在散文上的成就虽不能和一些专事散文创作的作家相比,但在他个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意义。作为一个小说家创作的散文,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边疆少数民族人民  相似文献   

16.
方干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晚唐诗人,同时也以隐居于镜湖出名,被称为处士。他虽然以隐逸闻名于时,但这并非他的初衷。在他一生的大半辈子中,多次觅举应试,但始终困于举场,只好隐居于镜湖。即使在隐居中,为了为世所用,他多次干谒权贵官吏,虽曾为王龟所荐,但仍然功败垂成,以处士终。他为诗苦吟,好咏浙东的山水胜景、园林亭台,同时也以诗歌描述了自己悠游山水林居的闲适生活情景,写下了许多富有江东景物特色的冰莹清丽、富有江南色彩的诗歌。  相似文献   

17.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异乎寻常的,他以卓越的艺术创造在泱泱诗歌大国耸起了一座巍峨的昆仑。他所开创的浪漫主义精神,如滔滔江河,奔涌不息,滋润着茫茫的诗歌草原;他以不倦的追求,倾注毕生心血构筑的理想世界,如日月行天,光辉普照,润泽着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化育着一代又一代灵杰英才。而在他心身交瘁,理想无以实现之后,又愤然沉江,结束了光辉而又苦难的一生。传说中屈原死于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痛惜其死,纷纷划船拯救他,向江中投粽子以保全其体。后来这些都演化成古老中国的民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作为一个诗人,他获得了殊荣。但是,这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屈原究竟为什么自沉?为什么他的诗歌创造、他的理想主义不断为后人追踵、仿效、向往,  相似文献   

18.
一李继伦同志是辽宁省一位很有成就的中年作家。在文学的天地里,他那勇于求索、不断攀登的精神是出了名的。他有理论、有实践,就报告文学而言,他所发表的作为他的报告文学创作观和方法论的《报告文学随想》就很有见地,提出了许多十分精辟的见解。他很重视报告文学的时代性、战斗性、真实性,艺术性,认为“以真服人,以真感人,以真取胜”,才能使读者读了作品之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他强调:“一篇作品,应该具有人体美、自然美、艺术美和形式美。”“写得美的作品,才有引人的魅力,才有永久的价值。”我认为,这些主张、看法,在他以往出版的多部报告文学专  相似文献   

19.
王昌龄五古与七绝风格之比较及其创作心态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歌创作成就 ,主要在五古和七绝两种体裁上。其五古显得严正肃然 ,高古劲健 ,饶有风骨 ;其七绝却呈现出华美婉丽、精工雕琢的诗风。前者反映了他对以陈子昂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思潮的响应 ,后者则反映了他对文学复古思潮中矫枉过正的偏激有所修正的态度。将他在这两种诗体上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 ,与他的诗论结合起来考察 ,还可看出他以五古经营世务和以七绝遣兴抒怀的不同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20.
夕阳溶溶     
正他叫陆离,生活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他时常笑着,好似泪水在他哥哥死的时候就已经用尽了,又或者是在他眼底积蓄着,为了下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害怕厄运再次降临,自此后父母对他爱护到极致,像是供奉神灵般虔诚,诚惶诚恐地给他以最好,哪怕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他知道他身上附着两条命,背后更是负着两份期盼。于是整日笑着,以热情得快要融化的笑脸极力驱散笼在屋顶上的阴霾。他是懂事的,生活、学习无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