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大学扩招、高校建设……大学的门槛不再是那么难跨,这些对于望子成龙、一心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大学殿堂深造的老百姓来说,无疑都是利好的消息,让人高兴。可是另一方面,大学收费制度的改革,让学费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新的障碍。对此,社会各界反响不一。怎样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怎样保障贫困生受教育权利,就成了社会关注的问题。家庭困难,要进入大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扩招似乎使所有家庭的子女都能受益而进入高校学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似乎使每一个毕业生在工作找寻过程中都面临坎坷和曲折的假象提醒我们注意:绝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的享有高等教育机会和享受同等层次和质量的高等教育,也绝不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都会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3.
张尧学:全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3%。这几年扩招在大学专科层次上扩招得比较多,因为老百姓的孩子都要上大学,即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到十五计划的末期达到15%、16%,或更多的比例,我国适龄青年中还有很多上不了大学。而且大学扩招是有限度的,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教育需要有较高的办学条件,在投入方面,要比高职高专教育大得多。但不是说高职高专教育不需要投入,而是扩招的主要方向不应该集中在本科,而应该是高职高专教育方面。目前高职高专教育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去年专科层次学生的报到率大概在70%到80%,当然各地有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一方面,与我们的思想观念有关系,大家总觉得高职要比本科差,同时宣传导向也有问题;另一方面,高职高专的改革还不够深入。怎样把高职高专教育办得更好,为国家需要服务,为市场需求服务,使得我们的学校与市场结合更紧密一些,这些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原因可能既有外部的,也有我们内部的,外部可能更主要一些。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等教育的费用超出了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导致了这些家庭孩子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提出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民劳务收入、设立贫困学生补贴基金、推行助学贷款、发行教育彩票、延长学制、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贫困家庭学生面临着考上大学却因为承受不起昂贵的教育价格而读不起大学。国家实施助学贷款政策从制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问题,采用福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助学贷款政策既增加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当前福利,又使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高。但是从银行的角度上讲却面临着贷款者的信用风险,因此可通过建立信用体系、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压缩银行管理成本等措施以期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结果,分析家庭背景与高中毕业生就读大学机会的关系。回归分析表明,以户口类型和父亲受教育水平变量所反映的家庭背景对高中毕业生选择就读大学机会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研究认为,与家庭背景有关的大学机会不均等问题仍需值得关注,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不平等是否扩大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学界的讨论。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校扩招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平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弱化了家庭文化再生产机制与家庭权力资源转化机制对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影响。但是,在高校扩招过程中,由于受到教育市场化的冲击,高校新生录取标准中出现更有利于富裕家庭子女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象,这使得家庭财富资源转化机制对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出现强化,这有违教育公平。然而不能将录取标准中出现的问题与扩大招生规模相混淆,这是两类性质不同的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扩招背景下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平等的重点,在于规范高校新生录取标准,相关政策重心则是进一步弱化家庭财富不平等对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群言     
《职业技术教育》2003,(33):10-10
就业问题是个经济问题、人口问题,所以我不赞成“高校扩招加剧了就业矛盾”的说法。———曾担任两届国务院副总理并分管教育长达10年之久的李岚清指出,就业难与高校扩招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高校进行扩招,不但不会给就业制造麻烦,还可以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他们就业和创业的能力,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机会。否则人的素质低,就业就更加困难。同时,上大学也推迟了就业,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当说是一个缓冲。创业并不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南京财经大学一位就业指导教师认为,大学生创业涉及市场机遇、创业者的素质和条件、风险投…  相似文献   

9.
高校选择不同的学生生活园区建设模式,是政府教育基建经费投入不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结果。这些模式在解决持续扩招造成的学生食宿难的同时,又凸显园区所有权归属、后勤改革如何深化、社会力量介入管理等问题。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叶伟杰 《河南教育》2014,(11):63-63
<正>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已经十年,以特有的"河南模式",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了数以千万人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他们圆大学梦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作为创立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的亲历者,十年来,每当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都会感慨万千。本世纪初的前几年,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校扩招为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上大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难机会。但是,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却像一座大山,横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