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日语在叙述时,比起“行为型动词”往往更倾向于使用“状态型动词”,所以在小说、新闻报纸记事、日常会话等场合中经常使用被动句,用以客观地陈述动作的结果和状态。通过对日语被动句在谈话中的语用功能分析,认为日语有动作结果描写、调整视点、情感表达、意见保留等主要语用功能,并且这些被动句并非只体现其中的某一种语用功能,而是多种语用功能交叉出现。日语学习者应意识到被动句语用功能的一体化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被动句在日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很多汉语中用主动的句式在日语中都会用被动表达.在日语的被动句中,[に][にょって]及[ご]都可以用来表示施动主体,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使用场合又有何不同?笔者从含义和具体使用场合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日语教学者提供一份参考.同时也对广大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日语中,要表达一个被动意义时必须使用助动词「れる、られる」来表示被动的意义,虽然不像在中文中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表示某个被动意义,但日语中的被动句的结构和意义有其自身的特点,一直以来都受到日语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日语中被动句的结构和意义来探询日语被动句的表达规律,并通过中日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日语和汉语中都有被动句,但是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汉语句子中通常是借助“被,叫,给,让”等介词来表达被动.其中“被字句”是最典型的被动句之一.日语的被动句大致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日语学习者在掌握了被动句的基本构造后,往往按照母语的习惯套用被动句从而造成错误,被动句是日语学习中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5.
日语无标记被动句指受事充当主语,形式上没有使用被动助动词"れる"或"られる",而意义上含被动语义的句子。它的类型主要包括特定动词、功能动词词组、动词存续体及宾语主题句。虽然无标记被动句也表达被动含义,但在语义上与有标记被动句有所不同,施动性较弱,更突出受外力作用后产生的结果状态。通过对日语无标记被动句进行分类,分析其句法形式及语义特征,能够进一步增进对无标记被动句的认识,拓展被动句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因受印欧语系的影响,被动句在日语中的使用比汉语更广泛、更繁琐,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日语被动句时经常出现译文因母语干扰显得生硬。当教材对日语被动句的翻译、解说不够清楚,例句不十分恰当时,更容易给日语学习者造成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通过研究日语教材中关于日语被动句的翻译、解说以及列举的例句,发现其问题所在,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语法角度,一般认为日语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与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由于与中文差异较大,因此一直为语法学界所关注,认为其翻译有许多特殊性。其实直接被动句虽然在中文里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被动表达,却不能认为所有的日语直接被动句都能译成中文被动句。本文按照日语直接被动句的主语为有情物与无情物以及特殊例证分别分析日文直接被动句的中译问题,归纳出日文直接被动句在中译时应分别译为中文被动句,中文主动句需考虑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贺黎 《文教资料》2013,(23):23-24
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体现的,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入手,对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进行了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由于受汉语母语影响,在日语间接被动句的使用方面存在难点,经常产生误用现象.本文通过列举实例,分析了日语间接被动句的误用及产生误用的原因,以期对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句为切入点,对日语的被动表现形式及其汉译方法做一初步探讨。虽然日语的被动表现和汉语的被动句有相同之处,但日语的被动表现并不完全等于汉语的被动式。因此,汉译时不能一味地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要根据被动句的类型及上下文语境,选择合适的译法。  相似文献   

11.
在日语中频繁的使用被动语态,而与此相对,我们在汉语表达的时候较少使用被动语态,而尽可能地使用主动句,使句子的表达通顺流畅。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哥儿》、《心》,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以及其汉语翻译版本为研究对象,针对日语的被动语态的汉语翻译进行研究分类,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中国日语学习者正确地翻译并且正确地使用日语的被动语态,以及翻译日语的被动语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其汉译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以喉牙声转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喉牙声转原理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发现喉牙声转规律作为喉牙音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语音现象,不仅对我国的语言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对日汉语教学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日语与中文的语法结构截然不同,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被动态时,很多初学者在日语的主语与对象语的处理上往往容易混淆。要想熟练掌握日语的被动态用法,首先要了解被动态的形态、句式和语义的特征,并对被动态用法的若干类型以及被动态的一般倾向要十分熟悉明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古汉语表达使动意义基本格式、结构语义分析和对比论证,认为使动意义发生在主语与动宾结构之间,而不在动词自身或动宾关系内部。  相似文献   

15.
吴克炎 《培训与研究》2005,22(4):118-120
英语的被动语态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一个盲点。为了消除这个盲点,深入地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就显得尤其重要。提出英语有“暗被动”,事实上汉语有更多的“暗被动”。频繁多元地强调汉语“暗被动”在英语中的表现形式,让学习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条件反射的地步,盲点自然能够消除。  相似文献   

16.
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关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有重要作用。语文作为一门充满美的课程,在美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语音语调、意义建构、修辞格、意象意境、思想感情等五个层面上进行研究分析,力图探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汉译佛经被动式的研究,约略有四个方面:利用中古译经进行汉语被动式或佛经被动式研究;揭示汉译佛经被动式与中土文献不同的使用特点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挖掘,解释中古译经新兴被动式的来源、规律及成因;利用中古译经被动式的特点,进行早期汉译佛经的语料鉴别和考察。今后还应加强两方面的研究:揭示中古汉译佛经被动式的全貌;解释中古汉译佛经特殊被动式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由于母语的差异 ,日本留学生有一类为其他语种的留学生所少有的偏误现象 :即习惯于在叙述语段中的每句的句尾都用“了”,以表达母语的过去完成时态 ,结果使得日语过去助词“た”的迁移贯穿于汉语整个叙述语段的始末。这种母语的迁移现象 ,是我们以往以句法为中心的语法教学所忽视的。我们应以句群语段为语境 ,在与日语的对比中 ,分析和掌握汉语助词“了”在具体文体中的隐现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日语和汉语中一定情况下存在着同样的句意因采用不同句式而表达情态不同的现象。据此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上述情况中采用主动态与被动态情态效果的不同,从论证举例中得出在何种情况下被动句式较主动句式在情态表达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从表达形式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对日语被动句的演变轨辙进行了梳理,兼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对比。在表达形式上日语被动句自古至今是一脉相承的。早期中日被动句在被动标记的选择上非常相似,其中日语的被动标记“の(が)たぬに”是受汉语“为”的影响产生的。在语义上中日被动句经历了非常相似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