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作人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俗思想和民俗趣味。周作人的民俗趣味深受柳田国男的影响,他曾把柳田国男视为给自己的思想体系极大影响的少数杰出外国思想家之一。因此两人在鬼怪方面也有着共通的认识。但是由于身处不同国家,受两国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两人的鬼怪思想又各有其特点,内涵方面各具其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重要的开拓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专门致力于小品文创作的作家之一.在他的散文集中,以故乡风物、民间信仰为描写对象的民俗学散文占了很大比重,这些民俗散文,在保持了小品文短小精悍的基本特征之外,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特点:抄书与讲究趣味性.在确定了散文主旨后,依据自己追求趣味的审美原则,周作人一方面选取具有生活情趣、民间情味以及知识趣味的题材,一方面深入到文化、人类、历史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大段摘抄他人原著,这使他的民俗散文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主要是从民俗入手研究日本文化,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少有人比.他的研究并非仅仅出于兴趣,在其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思考.周作人希望通过对日本民俗的考察和研究来挖掘其中的有益因子,从而为构建中国人理想的生活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周作人趣味的形成看,他吸收了西方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日本的文学思潮,并把它们都纳入了中国的传统伦理之中,纳入了儒道文学中。各种思想杂乱地掺和在一起,形成了多种矛盾因素互补互制又具有单一指向的超稳定的思想系统。周作人的趣味观深受传统的东方审美趣味的影响。他所追求的平和、冲淡、闲适,从根本上说是以中国传统的道释思想与传统的儒家美学思想共生互补而形成的。然周作人的趣味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对人道主义、民族主义的坚守,到对个性主义、审美文学的守护,再到个人主义与时代的冲撞,其趣味有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几位西方学者的民俗学理论,对周作人民俗思想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客观的评定了周作人对我国民俗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苏龙祥 《现代语文》2010,(4):135-136
本文主要集中展开对梁启超、周作人二人的美学思想的趣味范畴的探究和挖掘,并进一步对二者的趣味美学思想加以比较。结合当下许多学者分别对他们二人各自的思想和趣味进行理解阐释和合理论述。  相似文献   

7.
透过周作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日关系紧张时期发表的对日本的批评中民族立场的表层,分析隐含在周作人思想深处的日本文化立场和关于民族气节的认识对周作人日本认识的影响,揭示其日本认识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主要是从民俗入手研究日本文化,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少有人比。他的研究并非仅仅出于兴趣,在其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思考。周作人希望通过对日本民俗的考察和研究来挖掘其中的有益因子,从而为构建中国人理想的生活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文化方面进行思想启蒙事业,是周作人作为一个现代文人为自己择定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依据自己多方吸取的知识、思想、文化资源,不断调适启蒙思想与自己的文学趣味之间的关系,以使其启蒙思想更为有效地传播和实现,从而达到改革现状的目的。本文探询新文化运动之前,周作人从事这一工作的历程,借用“原鲁迅”的说法.可以说是试图回到“原周作人”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散文大家,周作人是少数能在散文理论和创作方面均有建树并影响深远的作家之一。在为俞平伯散文集《燕知草》写的跋中,周作人提出了散文必须将文词、内容、文风等"适宜"地安排起来写作的审美构想,倡导节制有度的写作。本文将通过对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分析,从周作人散文的理性思想、苦涩而幽默的文风、杂糅调和的语言文字和兼具知识与趣味的内容四方面来阐释周作人散文"适宜"的审美追求和实践,以助于对周作人散文及美文写作的审美要求和美学构想有更清晰、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失节的思想文化解读杜春海在《对周作人失节的思想文化解读》(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周作人的各个思想层面都是以个人本位主义为中心轴呈放射状展开的,个人本位主义的思想本质已经渗透到了他思想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个人本位主义已经成为周作人复杂思想的核心与灵魂,由此而演绎出来的“世界民”思想、现世思想及双重人格等思想因素共同作用于周作人各个时期的人生选择。因此,我们认为,周作人最后选择背叛祖国、民族的道路是他个人主义思想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他的堕落失节不是哪一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对周作人的美学思想可谓仁智各见。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从周作人美学思想的娱乐性、风格的多样化、作者与读者的和谐关系方面加以论述,并指出其当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喜欢"谈鬼",他用"流氓鬼"和"绅士鬼"为自己矛盾的灵魂画像;因推重民俗文化、喜欢"俗趣"而对民俗鬼"情有独钟".周作人"谈鬼",既为自娱和娱人,也为探究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对希腊散文家卢奇安的作品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卢奇安对话集》中"非圣无法"的"疾虚妄",对"世相人情"的抒写,以及讽刺的趣味,契合了周作人的文化批判,也契合了周作人的审美趣味,理想状态则是两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鲁迅和周作人共同经历了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剧变,两人生前事各异,身后名不同,不过二者在文学批评思想上却相通之处甚多:"人的文学"观点虽是周作人明确提出的,但鲁迅同样功不可没;两人从不同角度坚持文学批评"自由"和"宽容"的原则;两人对文学阶级性和文学功用的认识其实并无根本冲突.他们的诸多共同认识都是建立在对文学本质共同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6.
“读书记”是周作人20世纪30年代散文创作的主要形式,是周作人散文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探索成果.读书记体现了周作人广、杂的择书视野,旧而新的思想趣味和“漫谈式”或“点评式”的言说方式及文章风格,尽管他的读书记抄的是别人的书,但其中无处不浸透着他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郭彩侠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2):77-79,87
周作人的女性思想常被很多人神化,其实周作人对待女性问题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如“女性解放”思想与男权话语、对待女性的爱与性、“哀妇人”思想与实际态度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周作人对待女性问题的悖论。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在自己的文章中屡次表示对东晋陶渊明和北朝颜之推的敬佩,并在思想和人生道路选择上受到的影响,但在不同的时期各有偏重,以陶渊明和颜之推为参照系来研究三四十年代的周作人,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三十年代到四十代周作人的思想特征和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9.
2014年的周作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周作人思想观研究、文学观研究、周作人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周作人作品研究以及史料整理、翻译、批评、影响研究等几个角度。通过对2014年周作人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可以宏观把握2014年周作人研究领域的方向与动态,从而深入且公正地了解周作人其人、其思想、其作品以及其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和鲁迅是最重要的两位散文家,他们分别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的两种不同文风。如果说鲁迅是讽刺派散文的宗匠;那么周作人则是闲适派散文的鼻祖。本文将周作人的散文按照其中“流氓鬼”和“绅士鬼”的不同含量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激烈,后期闲适;前期意气风发,后期苦涩滞重。本文还将周作人的散文与梁实秋以及林语堂进行比较,他们都是闲适散文派的大师,但他们的幽默,闲适趣味又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