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广孝《独庵外集续稿》为辽宁省图书馆独家收藏,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献价值。其中有36首诗为《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所无存。这对姚广孝的研究及《全明诗》的编纂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独庵外集续稿》五卷,是现知姚广孝惟一独存的诗文集。姚广孝其人,很特别,年十四岁出家。作为一名和尚,他名不副实,八十多岁的一生,约近四十年是从政的,是永乐皇帝篡权夺位的密谋者,定策、起兵、征战的功臣;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是成功的,封特进、上柱国、荣国公,但不蓄发不还俗,缁衣秃头住在  相似文献   

3.
元好问编、郝天挺注《唐诗鼓吹》载有赵孟頫、武乙昌、姚燧序,卢挚后序。因姚燧《牧庵集》于明清之际亡佚,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录其作品,排比编次,厘为《牧庵集》三十六卷,意义重大,然颇多谬误。卷三所收《唐诗鼓吹注序》,乃拼接武乙昌序文前半部、姚燧序文后半部而成。《全元文》、查洪德编校《牧庵集》沿袭其误,失之考订。同时,武乙昌序佚失已久,诸书不载,赖《丽宋楼藏书志》以存,亦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是元前期的著名散文作家,《元史》本传称:"盖自延祜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但人们对姚燧的籍贯、家世却有很多歧议,其中不少成见悖谬于史实。笔者不揣谫陋,力图探明历史真相,以祈推进对元文的研究。一、姚燧的籍贯历来史书都记载姚燧是柳城或营州柳城人,然而柳城在历史上却有五种说法:(1)西域柳城,即后汉柳城(今新疆鄯善县),(2)  相似文献   

5.
《大典》编辑以《洪武正韵》为纲,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以至奇闻异见,朗廋词逸事,皆随字收载。清张穆主编、杨尚文辑《连筠簃丛书》收有姚广孝等《永乐大典目物有名品者,则先  相似文献   

6.
明代《姚广孝像轴》是现存姚广孝的惟一真容,并有晚明佛教大师真可题赞。本文从艺术风格、画面内容、题识等方面,考证画像由宫廷画家绘制,时间应在洪熙元年前后。从姚氏与潭柘寺的关系以及文献中记载的几幅姚氏画像,考证姚氏画像都存于寺院,此像应是洪熙、宣德初年赏赐潭柘寺。通过对真可题赞内容的分析,认为题赞对姚氏予以肯定,反映出真可振兴晚明佛教的意图,并体现了他以德嗣观梳理禅宗正脉的思想。考证出题赞者心源居士就是阳明后学左宗郢。此像为研究明代绘画史、佛教史、阳明心学等提供了独特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明末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的政治家,其中和尚政治家姚广孝对于明代时期的政治影响极其重要,他将自己的佛教思想与政治见解相结合,对当时的明代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姚广孝为明初著名僧人,策动靖难之役,成就永乐大业。在诗文方面很有成就,为高启北郭十友之一。本文就其诗文集的几个版本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9.
“柳城姚公天上客,海内文章今第一。”这是元成宗时,翰林待制贡奎(号云林)写给翰林学士郭贯(字安道)的诗。诗中颂美的,却是另外一个人——姚燧。这位文章第一的姚燧,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人,祖籍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所以有时也称柳城姚燧。生于蒙古窝阔台汗十年(1238),卒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正如贡奎诗中所言,他是元代最著名的文章家。  相似文献   

10.
《元气集》为清初人选清初诗的一种。不知是谢正光、佘汝丰先生未看到,还是因为其一人一卷,类似于小丛书的编选体例不符合其要求,我们未能在他们编著的《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中看到对该书的介绍。《元气集》编选者为清初遗民诗人徐增。徐增(1603—1673),字子能,号而庵、十足道人。江南吴县人。除编选《元气集》外,尚著有《九诰堂集》、《而庵诗话》等。  相似文献   

11.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同治间以副贡入曾国藩幕府,参与"剿捻"、查办天津教案等事宜,光绪元年以知州入李鸿章幕府,十年授浙江宁绍台道,十四年任湖南按察使,后出使英、法、意、比等国。薛福成纵览经史,好为经世之学,擅长办理外交。他一生著述丰富,《庸庵全集》收录了他所撰的《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海外文编》四卷、《筹洋刍议》一卷、《浙东筹防录》四卷、《出使日记》六卷、《续刻》十卷、《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十种书。  相似文献   

12.
浙江图书馆善本书收藏中,有一部《古今义烈传》八卷未刊稿本,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张岱撰写的一部述评历代义烈之土的传记体史书。张岱,初字宗子,以人称“石”公,即改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于清康熙年间(一说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平生读书广博,经史百家,靡不涉猎,著述弘富,史论、小品,佳作迭出。据其《自为墓志铭》所载,已编集成书的即有十五种,其中像《文集》、《石匮书》、《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这部《古今义烈传》,则…  相似文献   

13.
《浪迹丛谈》十一卷《浪迹二谈》八卷 《浪迹三谈》六卷 梁章钜 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晚号退庵。福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年七十五岁。嘉庆七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礼部员外郎,湖北荆州知府,江苏、  相似文献   

14.
朱熹与出版     
曹之 《出版史料》2002,(4):111-114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历任泉州同安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阁修撰等职,有《四书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近思录》等著作八十余种。朱熹不仅是宋代著名学者,而且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家。他刻过“四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和  相似文献   

15.
鄙文《为林琴南一辩——"方姚卒不之踣"析》在《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9期刊出后。引来郭德茂先生的一篇驳文(《重析"方姚卒不之踣"的乖谬及其论争意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1期)。谓鄙文所列举之古文例句不足以推翻胡适等人对林琴南"方姚卒不  相似文献   

16.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别署均斋、瓶居士、瓶生,晚号松禅、松禅居士、瓶庐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清末名臣。《清史列传》卷63有传。富藏书;诗文简炼凝重;书法纵横跌宕,力透纸背,有颜真卿风骨。遗著有《瓶庐诗稿》、《瓶庐文抄》、《翁文恭公日记》等。下文将分别介绍其藏书:《楞严经》、《老学庵笔记》和《陶渊明集》。一、元写本《楞严经》  相似文献   

17.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因偕同列大臣与当今世宗皇帝争议"大礼",被贬永昌,永不叙用,老死戍所。一生著述颇丰,《明史》本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世传《升庵文集》,自明以来,编排非一。嘉靖时已有滇、蜀、吴中三本,万历又有蜀刻、再刻及金陵三刻诸  相似文献   

18.
《俗言》一卷,最早见于万历四十五年焦竑所编《升庵外集》卷六十三,本为"部类"之名,卷首题"成都杨慎著、瑯琊焦竑编"。清乾隆年间,罗江李调元辑刊《函海》丛书,依据《升庵外集》,将《俗言》一卷单独刻入《函海》中,卷首题"成都杨慎撰、瑯琊焦竑刊本",并将《俗言》编入《升庵著述总目》附刻于《函海》内。至此《俗言》由"部类"之名成为一部专书之名,后世沿习以为升庵专著。  相似文献   

19.
燕南芝庵出生于元代,由他所创作的《唱论》是中国声乐著作中现存的最早作品。本文主要从燕南芝庵本人及其作品《唱论》入手,对燕南芝庵及其《唱论》对我国古代戏曲声乐理论及实践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苏州《大华报》约在1934年12月间创刊。创办人仇昆厂(音庵)原任《苏州明报》主笔,因病辞职后,自筹资金创办了这张四开小报。报馆设在苏州仓桥浜南翔里。报纸由中新印刷局承印,有时也由利苏印书馆代印。不久,仇先生集资筹设昆厂印书馆,馆址在阊门内东中市十六号(现为一三九号),除印行《大华报》外,还经营一般的印刷业务。当时,办报是亏本的,仇先生便把印刷业务上赚的钱,用来补贴报纸的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