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楚国历代国君素爱收藏各类乐器、喜爱乐舞,对乐舞尤为重视。正是由于历代楚王对乐舞的重视,因此对掌管乐舞的乐官及艺术家们也非常宠信和重视,到楚昭王时期,仍保持着重视乐舞艺术及乐官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朝鲜乐舞在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原乐舞的影响。随着大量中华音乐、舞蹈、乐器的不断引进,在丰富朝鲜音乐文化同时,对朝鲜文化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相美 《兰台世界》2014,(12):98-99
朝鲜乐舞在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原乐舞的影响。随着大量中华音乐、舞蹈、乐器的不断引进,在丰富朝鲜音乐文化同时,对朝鲜文化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元朝在文化上采用多元化的政策,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信仰。而元朝的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并大力发扬汉文化。哈剌和林教育在元朝教育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乐舞发展较早,但是其发展最辉煌的年代要数唐朝时期。此时的乐舞种类众多,分类细化更是令人慨叹。特别是它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再集合了当时丰富的文化曲艺,是我国古代乐舞的巅峰时期。  相似文献   

6.
李娟 《兰台世界》2014,(5):19-20
西周王权统治背景下的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西周礼乐制度的背景和内容入手,对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创作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西周王权统治背景下的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我国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西周礼乐制度的背景和内容入手,对礼乐制度对西周乐舞文化创作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姬宁 《兰台世界》2014,(2):141-142
我国古代乐舞发展较早,但是其发展最辉煌的年代要数唐朝时期.此时的乐舞种类众多,分类细化更是令人慨叹.特别是它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再集合了当时丰富的文化曲艺,是我国古代乐舞的巅峰时期.  相似文献   

9.
赵雪  柳燕 《兰台世界》2014,(12):73-74
百济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隋唐时期,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达到了顶峰。百济乐舞是百济文化的重要体现。百济灭亡后,其乐舞文化长期存在,并且被新罗继承,成为朝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百济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隋唐时期,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达到了顶峰。百济乐舞是百济文化的重要体现。百济灭亡后,其乐舞文化长期存在,并且被新罗继承,成为朝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元朝是中国历史长河中重要的朝代,上承隋唐,下启明清,统一于长时期分裂之后。经历的时间虽不算太长,但它是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最早朝代,它不但统一了全国,而且曾征服过中国以外的世界,与当时世界的几个主要文明区域都有联系,所以元朝历史牵涉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这是元朝所独有的特点。 我国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而元朝更为突出。除统治者蒙族,人数最多的汉族,历史上已有的契丹、女真、藏族等外,还有大量的西域各族,以及从被征服的世界各地来中国散居的多种民族。多种民族来处不一,元朝统治者名之为色目人,记载上通称为西域人。他们在元朝的地位十分显赫。这也是元朝所独有的特点。 由于元朝文化对外开放,朝廷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因此中西文化交流得到发展,不管是固有的中原文化,还是北方草原文化,边疆各族文化,中亚伊斯兰文化,东欧基督教文化,等等,各种宗教文化融汇纷呈,这也是元朝所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唐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最为鼎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唐玄宗时期的《霓裳羽衣舞》便是当时盛唐时期乐舞文化的最高代表,研究《霓裳羽衣舞》对于探析唐代舞蹈艺术风格乃至整个唐代的乐舞文化都有着深刻而且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兰香 《兰台世界》2012,(17):27-28
对于以军事为特长且仅维持九十年统治时间的元朝来说,文化就显得另类了,但元朝的档案及档案立法却在次要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以后的历史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以下我将围绕元朝的档案史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黄健君 《现代传播》2023,(2):104-109+134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破圈”,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撰述有关唐代乐舞生存和演出状况的《教坊记》《乐府杂录》两部著作。它们遵循儒家审美的政治伦理化原则,阐释了乐舞艺术的生成及其社会功能,揭示出乐舞表演的内在本质,为后世歌舞表演艺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唐代表演艺术思想和审美风尚为蓝本,不少文化类综艺节目基于文化符号,挖掘场景蕴涵的美学内涵,拓展舞美叙事空间的艺术价值,将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信息融为一体,给观众营造深度沉浸式体验的感知,做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讲述了隋唐乐舞的特点和发展形势以及对我国民间艺体演进形态影响,逐步由典雅大方的宫廷乐舞,向民间娱乐的发展,融合了民间的世俗娱乐的情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讲述了隋唐乐舞的特点和发展形势以及对我国民间艺体演进形态影响,逐步由典雅大方的宫廷乐舞,向民间娱乐的发展,融合了民间的世俗娱乐的情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昆 《兰台世界》2012,(28):80-81
自汉代以来,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使西域地区自然豪放、粗犷的胡舞等,逐渐融入中原地区乐舞艺术中来.到南北朝以后,经过近400年的文化繁荣,以及思想的自由传播和发展,中原地区的清乐(也称之为清商乐),西域音乐、舞蹈,佛教音乐以及众多民间舞蹈,大量兴起和发展,呈现了乐舞的繁荣发展,并把隋、唐、五代的舞蹈,在唐宋时期推向民间艺术高潮,乐舞发展对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等运动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釉里红"瓷器诞生于宋末元初,其造型古朴庄重、色彩艳丽独特,有极强的元朝文化特征。这种瓷器烧制无定,烧制过程难度极大,少有不慎前功尽弃,因此烧制成功数量稀少,流传至今更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9.
谢阿蛮作为唐朝第一舞娘,其所跳的《凌波舞》被后世所传承。可见唐朝的乐舞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我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代很多的诗词中都与乐舞相匹配,如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  相似文献   

20.
元朝的加封诏书,成为孔子文化地位攀升的重要标志。结合元代相关文献和碑刻资料,不仅可以更好的认识加封孔子诏书的颁布过程和各地刻碑渊源,而且有利于对元朝时期鉅鹿地域的官员、民风等进行深入探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