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国内都市类报纸中,晶报有点姗姗来迟,却是较早设置内部新闻奖的报纸之一.晶报创刊于2001年8月1日,而晶报年度新闻奖的首次评选是2003年3月,评选了该报2002年度的优秀新闻作品.可以说,晶报从创刊之始就有了自己的年度新闻奖,由此在国内报纸中具有某种样本意义.本文以晶报年度新闻奖为样本,回首其走过的历程,总结种种得失.  相似文献   

2.
为了摆脱萎靡不振的困境,《晶报》以《立报》为师,学习其"小报大办"的成功经验。由于浓厚的商业性和对政治风险的规避,《晶报》"小报大报化"的实践不仅未能达到《立报》的高度,反而出现了时政新闻与色情文字共存的版面面貌。《晶报》的"小报大报化"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3.
打笔战是近代上海小报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小报打笔战的目的不在于争辩问题,理清是非,主要在于利用社会喜看热闹的心理,以此为手段,吸引读者和社会的注意,促进小报的销售。《晶报》是打笔战的始作俑者,其笔战方式包括报馆内部笔战、与其他小报笔战以及与大报笔战。《晶报》将小报笔战辱骂挖苦、胜利至上、意气用事等小报习气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晶报》的笔战可以一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小报的笔战状况。  相似文献   

4.
陈寅 《传媒》2007,(2):58-60
"创新则强",这是《晶报》创刊5周年庆典前夕,时任全国记协主席的邵华泽特意给我们的题词,这既是对《晶报》发展历程和风貌的总体评价,也是对我们持续进取和拓荒的勉励.  相似文献   

5.
“创新则强。”这是《晶报》创刊5周年之时,时任全国记协主席的邵华泽特意给我们的题词,既是对《晶报》发展历程和风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19日,全国首个地方性的慈善榜--"2007深圳慈善榜"正式公示,也掀开了"慈善先锋,财富榜样"慈善深圳大型系列主题活动的大幕.这次活动的主办者,除了深圳市民政局、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市慈善协会等政府部门、社会机构,还有一家媒体机构--<深圳晶报>(以下简称<晶报>).活动不仅给<晶报>带来了上百万元的广告收入,更有力地提升了报纸的品牌知名度,可谓报纸品牌和广告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岭南新闻探索》2006,(1):65-66
《晶报》创刊于2001年8月1日,依托强大的深圳报业集团,《晶报》已成为深圳地区发展速度最快和零售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报社不断吸纳人才,编委会非常注重新生力量的培养,在他们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上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8.
《晶报》的2014年,以收获三个奖项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9.
凌霄  唐睿 《新闻世界》2012,(10):115-116
在1926年至1931年间,共出版了700多种小报。当时影响最大的四家小报——《晶报》、《金刚钻》、《福尔摩斯》、《罗宾汉》,被称为“四大金刚”。《晶报》名列上海小报界“四大金刚”之首,它开创了小报的三日刊时代,内容丰富多样,广受市民阶层欢迎,销售量不逊于大报,其成功的原因值得一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基于移动端的视频内容聚集了大量的注意力,“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模式成为新闻媒体在移动端进行内容生产的着力点。如今的大数据技术为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赋能,尤其是新闻评论,不断与技术融合,呈现影像化、视听化、便捷化的特点,开辟了新闻评论的新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与挑战,需要从内容、用户和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本文以深圳《晶报》观点类短视频“晶报说”为例,探究传统媒体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19日,全国首个地方性的慈善榜——“2007深圳慈善榜”正式公示,也掀开了“慈善先锋,财富榜样”慈善深圳大型系列主题活动的大幕。这次活动的主办者,除了深圳市民政局、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市慈善协会等政府部门、社会机构,还有一家媒体机构——《深圳晶报》(以下简称《晶报》)。活动不仅给《晶报》带来了上百万元的广告收入,更有力地提升了报纸的品牌知名度,可谓报纸品牌和广告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2.
"深圳飙车案"是一起典型的网络时代的突发公共事件,从事件发生、网络发酵到公众强烈质疑,都具有引爆式特征《晶报》连发8篇社论表达对本城事务的高度关注,在设置议程时,与公众议程、官方发布的权威声音良性互动,既没有强迫读者、公众"怎样去想",也没有淹没于网络舆论,更没被深圳交警发布的官方声音所左右,而是从多个维度对事件条分缕析,告诉受众《晶报》"在想些什么",提供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圳报业集团将宣传报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以下简称"特区30年")作为一个重大报道战役来打,2009年12月开始谋划,今年1月1日起推出专栏"鹏程当年今日话深圳"(<深圳特区报>)、"深圳日记"(<晶报>),两个专栏天天刊出,有时两个版,将办至年底.集团属下四大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和深圳新闻网还先后推出60多个专栏、专版(其中<深圳特区报>30多个)滚动刊出,有时十几个专栏、专版同时见报.  相似文献   

14.
赵向阳 《今传媒》2010,(8):176-178
“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闻术语,起源于报纸。2001年创刊不久的《晶报》打出了“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宣传口号,第一次将“民生新闻”以新闻形态展示在新闻媒体上。而将“民生新闻”引上高潮的却是电视。  相似文献   

15.
8月1日,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创办的一份综合性日报《晶报》与读者见面,当日,30万份创刊号销售一空。这是一份四开32版的彩色日报,其版式风格追求前卫,简约大方,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晶报》将定位放在面向市民,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家庭,以传播国内外民生新闻为主要特色,其中本地新闻力求抓住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做深入采写,展示独到的视角;国内新闻注重民生民情,精选信息;国际新闻则努力在风云变幻中,把握焦点、主角,切入纵深,图文并茂;体育新闻突出反映欧美体坛动态;娱乐新闻凸显个性品位大俗大雅;副刊将引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多家媒体设立了自家的新闻奖,诸如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晶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春城晚报等媒体,都设立了自家的新闻奖,从而引起业界的关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新闻评论作为主流媒体的"优质资源"并未显现出应有的优势,创新手段与呈现方式稍显滞后。在当前的媒介生态下,如何让纸媒新闻评论更好地助力"四力"的提升需要重视。本文以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全媒体评论中心可视化转型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晶报》的策划看媒体在公益事业中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体凭借其公信力以及权威性,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怎样把募到的善款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怎样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公益事业进入良性循环,是媒体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深圳新锐媒体的《晶报》,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俊 《青年记者》2006,(6):46-47
自2001年深圳的《晶报》明确宣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以来,民生新闻这一新的理念就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动力。随后不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台电台都努力进行着新闻实践,出现了一股“民生新闻热”,但随着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民生新闻的自身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民生新闻进入了拐点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的节目诉求样式,如何应对民生新闻节目对主持人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主持人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具备五类基本素质。(一)理念的更新深圳特区报业集团2001年创办的《晶报》,号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较早提出了民生新闻这个理念,其基本内涵为强调民众视角,通过反映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培育公民意识,鼓励群众参与改革进程,行使民主权利。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