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江苏泰兴方言处于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界地带,语音呈现出了吴方言向江淮方言过渡的特点。本文将泰兴方言语音与北方话、江淮方言、吴方言、晋语、客赣方言和徽语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了解泰兴方言与其他方言语音的差别和联系,并结合泰兴历史地理概况,总结出泰兴方言的局域特征。  相似文献   

2.
汉语方言中由疑问副词加上谓词性成分构成的问句(即通常所说的“K—VP”)是方言语法研究的热点,以江淮方言为主的如东方言是北方方言和吴方言过渡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疑问句由疑问副词“果”加“VP”组成“果VP”形式发问,用法相当普遍。本文分析疑问副词“果”的句法分布和“果VP”的已然态和未然态。  相似文献   

3.
泰兴方言属于江淮方言通泰片,介于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汇处,是历史较为悠久的方言之一。从历史上看,泰兴方言多与北方方言相通,又有吴方言为基础,保存了较多古代方言的特点,古语词亦比较丰富。通过对泰兴方言古语词的考释,可以进一步理清方言的历史层次,揭示它的发展规律,以今证古或古今互证,对方言史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徐小兵 《文教资料》2007,(34):219-221
泰兴方言处于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界地带,文白异读现象非常丰富。本文考察了泰兴方言文白异读的主要类型和文白异读的主要特点两个方面,并探讨了文白异读所反映的语音层次。  相似文献   

5.
滨阜小片地处江苏省盐阜平原北部,包括响水、滨海、阜宁三县和射阳县黄沙港以北地区,其方言属于江淮方言中的洪巢片方言。明初“洪武赶散”,强迁大量苏淞居民移居苏东沿海,促使吴方言对该地区产生一定影响。作为地处江淮地域而兼具南北特色的滨阜小片方言,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以滨阜小片方言中的“入声调”为研究对象,用praat软件进行语音实验,研究滨阜小片方言入声调的调类,发现它并不仅只是传统研究中的一种声调,事实上也存在着区分阴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吴方言和江淮方言所在的大部分地区中,学生常常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方言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教师可营造普通话语言环境,矫治学生的发音方法,通过串字记忆法、记少不记多法、绕口令训练法、声韵组合规律法、语境听辨法,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7.
顾洁 《现代语文》2007,(12):69-70
扬州方言属北方方言大区江淮方言洪巢片,是该方言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扬州方言在唐代以前属吴语,以后受北方话的影响逐渐变成了官话.历史上两次大移民对江淮方言的影响很大.一次是东晋北方人的南迁,他们的分布地点恰与江淮方言的南部边缘线吻合;另一次是明初南方人的北移,他们的分布地点恰与江淮方言的北部边缘线吻合.可见,扬州地处江淮方言区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8.
"F+VP"疑问句式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发展到现代,这种句式呈地域化分布的现象更为明显。对"F+VP"句式分布于云南的特点的研究,得知云南方言"格"问句与吴语、江淮官话区的"F+VP"问句应该是同源的。从源头来看,吴语、江淮区的"F+VP"问句更多是历史的遗留,而云南方言中的"格"问句则是大量江淮区移民带来的语法现象,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于今天的江淮、吴语区。云南方言与吴方言之间有明确的亲属关系。  相似文献   

9.
泗阳地属江苏省北部地区,其方言属北方方言区江淮次方言区。泗阳位于江淮方言区的北部边缘,处于江淮方言区与北方方言区分界线的南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泗阳方言里既有北方方言的某些成分,又有江淮方言的特点。泗阳方言里有较为丰富的合音现象,了解方言里的合音现象,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方言的面貌及特点,为汉语方言的研究提供一屿拳者。  相似文献   

10.
如皋方言地处江淮官话与吴方言的过渡地带,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如皋方言中,词缀数量多、使用频繁。前缀主要有"老"、"第"、"阿"等,中缀主要有"的(里)"、"不"等,后缀主要有"儿"、"子"、"头"、"佬(儿)"、"宝儿"、"家"、"俫"、"侯"、"不刺"等。与普通话相比,如皋方言中的不少词缀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和用法。对如皋方言来说,词缀是其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个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泗阳位于江淮方言的北部边缘,处于江淮方言与北方方言分界线的南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泗阳方言里既有其他北方方言的某些成分,又有江淮方言的特点。泗阳方言里有形式丰富的正反问句,了解方言里正反问句的构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方言的面貌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说明云南方言与江淮方言密切的亲属关系,文章从清末江苏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书中,分语音、词汇两方面继续收集例证。  相似文献   

13.
安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方言资源,不仅存在着中原官话、西南官话,而且还存在着江淮官话和赣语。在全面启动重修安康县级方言志之时,针对安康的方言实际,本文试就安康地理与安康的方言分布、移民历史与方言的相互印证、方言调查与方言志的撰写体例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方言晋语区语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地区的赞皇、元氏、井陉、平山、灵寿、行唐、鹿泉的方言存在入声,这跟官话区方言、普通话相比,语音系统差异很大,具有晋语的特征。入声在石家庄方言中有分化的趋势。处于由晋语区到官话区过渡带上的行唐和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井陉,方言性质因入声的保留,属于晋语。  相似文献   

15.
安徽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安庆方言语气词数量众多,能表示陈述、祈使、感叹、假设、停顿等多种语气。具有多功能性,特色鲜明,本文对此作了详尽的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郧县方言历来被认为被划归西南官话鄂北片.从目前湖北方言研究的现状和仅有的提及郧县方言的作出一定的评价和分析,结合笔者的调查实践进而提出关注方言事实,科学描写处于方言过渡带中相对权威的郧县方言.  相似文献   

17.
郧县方言历来被认为被划归西南官话鄂北片.从目前湖北方言研究的现状和仅有的提及郧县方言的作出一定的评价和分析,结合笔者的调查实践进而提出关注方言事实,科学描写处于方言过渡带中相对权威的郧县方言.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方言的片区划分一直是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东海县是江苏省北部靠近山东省的一个县,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的分界线从该县穿过,东海县方言具有鲜明的过渡方言的地方特色。文章阐述了东海县东南和西北两个方言片区划分的语音和词汇标准,并通过列举两个片区的典型语音和特色词汇,详细比较了东海县境内江淮方言和中原官话的地方方言特征。  相似文献   

19.
汪化云 《中国语文》2012,(2):167-169
本文所谓"宣城方言",指安徽省南部原宣城县、今宣城市宣州区通行的江淮官话,分布在宣州城区和周边的夏渡、黄渡、向阳等乡镇。该方言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归入江淮官话洪  相似文献   

20.
扬州话是江淮方言的重要代表,其研究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本将20世纪扬州方言的研究分为承古、发展、繁荣三个时期,对三个时期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分别予以介绍、简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