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填数的研究.《系辞上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中“河出图”是指伏羲氏统治天下时,黄河中出现一条龙马载着一张“河图”送给伏羲;“洛出书”则是指大禹治水时,洛水中跃出一头神龟,背上刻着一张“洛书”献给大禹,帮助他统治天下.其中,“洛书”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相传在公元前23世纪大禹治水的时候,在黄河支流洛水中,浮现出一只大乌龟,背上有一幅奇特的图案,如图1所示。这就是传说中的“洛书”。实际上,这是由1~9共9个数组成的一个3×3方阵,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3.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对它的痴迷。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系统研究幻方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  相似文献   

4.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对它的痴迷。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系统的对幻方作研究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  相似文献   

5.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系统地对幻方进行研究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宋代数学家杨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相传“伏羲制卦,文王系辞”,这大约是公元前1182年前后的事了。在《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中所讲的“河图”是指最简单的三阶幻方。如右图,图中配置1至9九个自然数,其中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之和都等于15。 很久以后,在16世纪,德国著名画家丢勒发表了一幅铜版画,题为《忧郁》,雕刻年代为1514年,画中有一个四阶幻方(如图)。这个幻方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最下面的两个数15、14,连在一起恰好是绘画年代。 丢勒所设计的四阶幻方,具有一般幻方的性质。 横行、竖行和对角线上四个数相加都等于34、(34叫幻方常数),此外还有一些更奇妙的性质。比如:  相似文献   

7.
“皇图”即“河图”和“洛书”,是《易》的数理表达式,是古人制作历法的两种工具。古河衅洛书刻录在璧玉、龟甲之上,原称“录图”,只有天子才能拥有,故又通称“皇图”,古之天子禅位时要举行一个“河出图,洛出书”的交接仪式,尧舜禹禅位的河、洛非指今黄河、洛水,而是指古刘河和渌水,是古都长沙南北的两条湘江支流,湖南南岳一带为上古政治及天历法中心,今攸县有皇图岭、禹门洞、浏阳有首禅山等即其遗迹。  相似文献   

8.
相传在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在洛水里浮出一只神龟,神龟的背上有九种花纹(如图1),后人称之为“洛书”。“洛书”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三阶幻方。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幻方是我国古代的“洛书”。洛书给出的形式为:用空心圈表示奇数,用实心圈表示偶数,则得如图1所示图形: 用现代符号表示即为如下三阶幻方:  相似文献   

10.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对它的痴迷。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系统的对幻方作研究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  相似文献   

11.
有趣的洛书     
中国古代的洛书是用黑白点画成的方阵,如图1所示:白点表示奇数,黑点表示偶数。这个方阵的纵行、横行、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5。传说这是洛水(由陕北流向潼关的河)里爬出的一只神龟背上的一幅图画。我们的祖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这样富有数学机理的图形是难能可贵的。它是世界上研究幻方的最早的资料。我们把图1中的那些点用数字写出来,就是图2所列的幻方。幻方的对称性曾经引起了古人的兴趣,也启发今人去探讨它。如果从数字的加法和乘法上去观察这个幻方,还能发现很多的对称关系隐藏其中。古人之所以神化洛书,可能就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2.
河图的破译     
河图的破译邹崇光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流传下来的两个整数图①。春秋时代孔子曾提到河图。他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②汉代孔安国为这段《论语》作注时说:“河图者,伏牺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出世较晚,据说是大禹治水...  相似文献   

13.
说说纵横图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跃起一匹龙马,马背上驮着一幅图;洛水里浮出一只神龟,龟背上也驮着一幅图.这两幅图上都用圆点来表示一组数字,马背上的那幅图称为“河图”,龟背上的那幅图称为“洛书”(如图1),再后来,经过研究发现,“洛书”其实是一幅纵横图,即用1  相似文献   

14.
“幻方”与“数阵”是中华古文化的象征.相传在我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领袖伏羲时代有龙马出自黄河,背负“河图”;神龟出自济水,背负“洛书”的神话.这是我国最早的“幻方”(如图1、2)。  相似文献   

15.
王芹 《初中生辅导》2015,(25):42-44
相传在夏禹治水时,洛水(今陕西洛河)里浮出一只大神龟,此龟背上有黑白圆圈45个,后来人们把此图(图1)称“洛书”,把图中的小圆圈依次用数字排列起来如图(图2) 洛书的传说始于北宋,又有民间歌诀“四海三山八洞仙,九龙五子一枝莲,二七六郎赏半月,周围十五月团圆”.洛书在数学方面的奇迹是神妙地排列了一至九这九个数,它的横三行,竖三列,两条对角线共八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均为十五.如图2就是三阶幻方问题,“三阶幻方”有一个最明显的性质就是它的横、竖、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我们可以迁移这一性质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下面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一、引子首先 ,介绍一下幻方与等幂和问题 .幻方对于我们并不陌生 ,它源于古老而神奇的“洛书” .相传在大禹治水的时候 ,洛水里出现一只大龟 ,背负一幅图 ,上有黑白圈 45个 ,用直线连接成九数 (如图 1 ) ,后人称之为“洛书” .4 9235 7816图 2    洛书实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阶幻方(如图 2 ) ,它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是 1 5.由于它具有这种奇妙的性质 ,所以至今仍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它的奥秘 .人们已经找到了构造奇数阶幻方的一般方法 (限于篇幅所限 ,本文略去构造步骤 .)等幂和问题是数论中的著名问…  相似文献   

17.
相传在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在洛水里浮出一只神龟,神龟的背上有九种花纹(如图1),后人称之为洛书。洛书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三阶幻方。  相似文献   

18.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对幻方作系统研究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并称宋元四大数学家,他在我国古代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14-3-2023-41510346892781843101416212上期问题答案:我们所熟知的这个三阶幻方叫做“洛书”,它是最基本的三阶幻方。以“洛书”为基础,我们可以构造出很多很多“广义”三阶幻方,其中的数字不再是1到9九个自然数,但仍然可以做到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每三个数的和都相等。例如,把基本三阶幻方的每个数都加上1就得一个新的三阶幻方(当然是广义的),把基本三阶幻方的每个数都减去5、或者都乘上2,也可以得新的三阶幻方,如下图所示,请同学们验证:现在看看我们所要填的三组数:(1)6,7,8,9,10,11,12,13,14;(2)3,6,9,12,15,18,21,24,27;(3)1,…  相似文献   

20.
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留下了“河图”、“洛书”的故事,到了南宋人们称此图为“纵横图”,又称“九宫图”:九宫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居其中(如图1所示).这就是大家在中、小学数学课本中所熟知的三阶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