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扮怪相     
正爱玩、爱动、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他们偶尔搞个怪、做个鬼脸,常常会让我们捧腹大笑。但有些孩子的搞怪,则可能会让家长大伤脑筋。你会区分健康的和不太健康的搞怪行为吗?  相似文献   

2.
初中英语教学的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基于相应的年龄特征,他们爱说爱动,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分散注竟力并易感到疲倦。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学习的枯燥性,语法知识的复杂性,以及英汉结构的易混性,常会让一些学生望而生畏。本文从兴趣教法出法,探讨如何让学生对难于理解的知识听得明白、学得有趣。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学校,他们天性爱说、爱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和幼儿园的学习相比,他们会感到一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而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低年级英语的入门教学,使学生既能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能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呢?一、引导孩子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爱说、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因而教师除了给他们讲课、组织他们活动外,还要不停地提醒或要求他们注意这、注意那,一天下来嗓子干渴,甚至嘶哑、疼痛。我在工作实践中找到了几种减轻嗓子负担的小窍门: ●用手势代替言语。比如要制止小朋友做某件事就左右摆手;叫小朋友快过来就向前招招手;手往下一按,意思是快坐下;用食指一指则是示意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等等。●注意运用眼神及表情。教师的跟神及表情也  相似文献   

5.
刘冬梅 《考试周刊》2012,(76):116-116
初中的孩子大部分都十四五岁,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大多学生认为思品这门学科比较枯燥无味.感觉无趣.因此对思品学习不能专心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对某一活动兴趣浓厚,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的热情和效率自然也就很高、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力所能及地为学生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吸引他们乐学、爱学,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爱说、爱动是幼儿的天性,如果想让他们像所有老师期待的那样,上课时能遵守课堂秩序,并能配合老师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这的确是很难掌握的一种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充分利用孩子的良好天性,有效、高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毋庸置疑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方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它使得课堂真实并精彩。  相似文献   

8.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然而,在课堂中很多时候需要安静和倾听,但是在低年级很难做到。有时,老师的一声呵斥也许能暂且安静几分钟,可是不久,孩子们又在那儿蠢蠢欲动了。既然压抑孩子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妨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动起来。当然这要“动”出点名堂,“动”出乐趣,在“动”中有所得,让课堂成为孩子喜欢的“动感地带”。  相似文献   

9.
<正>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把音乐作为自己的好朋友,能主动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这是音乐教师肩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并在实践中给予他们丰富启迪的使命。如何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音乐变成学生的好朋友,并且让他们能主动去愉快地学习音乐知识、参与音乐活动,是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断思考、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爱说爱动、思维活跃。他们天性不喜欢旧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这也从侧面反映旧有的教学方法不适宜儿童  相似文献   

11.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智慧的爱,也有愚昧的爱。智慧的爱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成为他自己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付出许多的耐心和爱。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可比性,他们的特性没有重复的可能。保护孩子的天性,父母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耐心。天性被完好地保护下来的孩子是幸福的这样的孩子才拥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学生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3.
儿童爱画画是天性,在自然教学中能否让儿童有效地发挥他们的天性,更好地掌握自然知识呢?在《蚂蚁》一课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尝试,结果发现:学生在认识和巩固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这一知识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 1.观察中初步画。由于观察是一个重要的感知过程,如果没有恰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安会贤 《新疆教育》2012,(22):92-92
对于现在的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让他们在一中快乐的氛围中求学,将是最佳的学习效果。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因此,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在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15.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在这一特定年龄段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教他们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就不会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愉快教育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将情节曲折、意境丰富、文质兼美的课文编成课本剧在课上演一演,已经成为当下语文综合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这正如主体教育论所说:“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爱动是孩子的特点.”学完一篇课文,对其全部或部分进行改编,这是一种创造,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设计表演出来,更是一种创造.这种根据孩子的特点量身定做的学习方式,将会让孩子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兴趣盎然地完成语文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从语言、动作、想象三个维度去策划课本剧,让无声的文本语言变为灵动的视听画面.  相似文献   

17.
我在学校工作已将近一年了,每次例会中必提的话题是:决不可体罚学生,更不可心罚学生。这已是众多文人教者所多次陈述,警示过的,所有教者都已明晰,只是,你做到了吗? 体罚等于展示个性吗?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活泼、有朝气才不失孩子的本色,可到教室里,就被老师认为调皮、不听话、讨厌,爱惹人生气。有经验的老教师对此或者谆谆教诲,或者嗤之以鼻。而部分年轻老师血气方刚,面对这样的孩子或当他们一时没听话时,就会热血沸腾,所有的心情和感觉都集中在手或脚上,要么拳打,要么脚踢。孩子低下了头,他们却还振振有词:让你不听话,敢跟我逞能,我就…  相似文献   

18.
陶清 《考试周刊》2009,(27):201-201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爱动,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切忌讲大话。讲空话,而应把快乐的源泉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9.
迟开的花朵     
小泽阳是一个让我产生严重挫败感的孩子。上课时,小泽阳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舞蹈:东摇西晃的身子,一刻也不停息的双手,游离课堂的眼神……对于好动的孩子,我从不愿随便扣以"多动症"的帽子,在我看来,爱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小泽阳却让我从内心里感到: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巩固阶段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爱说?爱唱、爱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若一味地让他们以枯燥乏味的机械操练进行巩固,只会徒增些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倒不如因势利导,投其所好,让他们在说、唱、玩中快乐享受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