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独特机遇.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学生主体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时,微博传播的互动性要求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微博传播的多元性要求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微博传播的失序性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微博传播的复杂性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应对挑战,应积极打造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营造校园微博文化;加强微博技术培训、培养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注重微博管控引导、把握微博舆论主动;构筑微博红色节点、培育微博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2.
学生时期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想和思维最为跳跃的年纪,在这个情感最为关键的时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网络交流平台更是让高校学生青睐有加。微博作为其中佼佼者颇受高校学生喜爱和使用。微博也渐渐的影响使用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应借助微博这一重要平台,主动探索研究‘微博’这种新兴的网络媒介,丰富网络知识,加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与引导。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微博的运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微博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交流思想的需求,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微博一出现就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很大影响,高校理应充分重视并运用这一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积极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群,发挥微博平台的舆论监测和思想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博围观,逐渐成为民众获取外界信息、表达言论的重要虚拟围观现象。微博围观满足大学生寻求共鸣和渴望被认同的心理,也扩大了大学生公共话语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巨大挑战。高校应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和管理;利用微博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引导微博围观舆论方向;积极探索微博教育新功能,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贺锋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253-254
微博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运用微博的传播特征与优势,探索微博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永强  张宝娣 《文教资料》2012,(31):166-167,192
微博是一种具有及时性、互动性、参与性、选择性、层递性等鲜明特征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它在高校的运用日趋普及,但它在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影响,改善高校对当代青年学生的舆论引导和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目标,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微博有着高效、快速、便捷的传播特点,逐渐成为当今大学生崇尚的新型交流方式之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纳入教学大纲中,把微博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端正学生使用微博的正确态度,并且加强对大学生运用微博作出有效的引导以及监督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性访谈方法,调查微博在90后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和大学生对微博的使用偏好,并进而分析微博的吸引力、大学生的微博使用行为和校园微博的关注度等。同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实际,从微博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发挥教育功能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四个层面提出了推进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微博能够实现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但是,微博信息的复杂性和大量性使得信息辨别更加困难,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认知偏差;微博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高校舆情控制的难度加大;微博的膨胀性和虚拟性给大学生的心理养成带来一些"副作用"。完善以微博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大学生的媒介理性;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引导思想以及监测校园舆情;利用微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戴文浪  刘月秀 《文教资料》2013,(36):135-137
随着微博的兴起,其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流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受到影响.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微博一方面为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契机,另一方面微博传播信息的不可控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本文基于微博运用视角,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创新提出四点建议:主动介入模式:主动开通微博,积极与学生互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专题讨论模式:利用议程设置,挑选专题,正面引导学生关注的话题;平台服务模式:打造班级、团委学生会品牌微博,提高工作效率;微博管理模式:辅导员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微博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微博以其信息丰富、传播快捷、实时共享等特点迅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它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媒介,使得师生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信息丰富多彩、传播即时快捷、信息共享透明的特点,使得师生交流畅通.微博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舆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建设;要以微博为新平台,改进工作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微博自2006年诞生以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获取和交流的渠道,作为一个知识群体,大学生在微博的使用人群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微博为大学生的信息获得、情感交流提高了技术手段,同时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工具。在进行大学生给你思想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微博来让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本文将对微博的特点、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找到利用微博这一现代会技术手段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微博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交流思想的需求,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微博一出现就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很大影响,高校理应充分重视并运用这一新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意识,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群,发挥微博平台的舆论监测和思想引导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理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进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伟大工程;要提高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就要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矛盾入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加青年思想理性是使政治思想工作有效开展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微博以其独特魅力和优势使其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并在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迅速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效果:密切"关注"微博动向,收集有效信息;及时"发布"微博信息,加强思想引领;适时"评论"热点话题,强化舆论导向;恰当"转发"信息,提高边际效益;善用"私信"功能,做好隐私保护以及因势利导,开展微博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微博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的重要平台,这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通过加强微博舆情正面引导、建立微博有效监管机制、推动微博形成良性互动、营造微博和谐网络环境等策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日前,在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关于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中指出要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这为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纵观当今互联网,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改变着互联网的信息发布传播生态,微博更以其显著的迅捷性、融合性、互动性等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欢迎和追捧。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点策略。  相似文献   

18.
依托微博平台建设,通过健全微博管理机制,加强微博舆情监控,在管理过程中坚持科学联动,及时响应,提高危机处置效率,坚持引导方向,净化微博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生命哲学蕴含着深刻的生命思想,为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启迪,赋予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对当代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启迪。生命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引导青年树立尊重生命意识,面对困境勇于直面人生,探索生命价值与意义。生命哲学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创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引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发展,实行以生命为核心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促使青年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伟大工程;要提高当代表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就要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矛盾入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加青年思想理性是使政治思想工作有效开展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