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荣花 《考试周刊》2007,(44):111-112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编写的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编写,其逻辑严密、高度抽象概括、知识环环相扣,使学生感到惧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编写的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编写,其逻辑严密、高度抽象概括、知识环环相扣,使学生感到惧怕.在教材的"指引"下,教师把知识源源不断地硬塞给学生,然后通过强化训练而达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过  相似文献   

3.
肖诃 《考试周刊》2013,(90):10-10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课程标准》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求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编写的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编写.其逻辑严密、高度抽象概括、知识环环相扣,使学生感到惧怕。在教材的“指引”下教师把知识源源不断地硬塞给学生.然后通过强化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所编写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教师善于发掘出新教材优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刘青 《山东教育》2012,(25):51-52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已日渐成为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的重点。如何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英语校本教材,也已成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热点。然而,一方面由于编写和实践者对校本教材的认识、理解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使用标准教材所带来的思维惯性等原因,造成了有些校本教材在内容上囿于英语学科,或过于侧重交际对话,或过于侧重语言结构,或过于侧重人文背景知识等现象,以及在运用上局限于课堂教学,形成"照本宣科"等问题。笔者认为,创造性地开发和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关于教材编写的要求中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依据教材编写的这一原则,教材编写语言要规范,表述要准确,逻辑要严密,这些特点在高中政治教材每个模块中都有体现。但是教材编写要考虑到各模块知  相似文献   

6.
研究和实验都表明,当前教学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传统的教材,只考虑到教师怎样"教",而很少考虑到学生怎样"学".因此,当前大量的教改成果都围绕着如何设计出更好的教法,使教师使用传统教材时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由于过于重视教师怎样更能讲得"透彻",教材的编写甚至不惜破坏学科内在的逻辑性,例如,传统教材是把数的分解放在数的加法之前的.但事实上,学生是在懂得了加法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数的分解.又如,传统教材把知识分解的很细,这样做只能进行灌注式教学而不利于学生领悟知识.再次,传统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会人为地制造教学难点,例如在第一册中出现的所谓"应用题",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无多少用处,却容易难倒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本学年我校使用的实验教材,编写上力求在由教师"教"转化为学生"学"上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教材"的教学方式是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将课本知识完整地进行教授,而"用教材教"则是按照课程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课本作为教学载体来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展开。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精准的掌握,同时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在完全掌握住教材所要传达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数学教师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一种重要策略是与教材进行多角度对话,可从知识安排的角度、知识本身的角度、知识作用的角度等方面入手.以"数学归纳法"为载体,展示与教材进行"对话"的形式,引导教师从不同角度理解、领悟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潜在的多维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是学科发展程度、深度的呈现,更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无言导师。现通行的大学写作教材有很多,学界也还在用心地探讨写作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编写体例问题。本文绕开这些普遍为学界关心的话题,重拾写作教材编写态度一题,通过分析现有写作教材存在的弊端:禁不起推敲的科学性、过于集中的单调性、力求简洁的肤浅性等三方面,来展现写作教材编写时呈现的不够谨严,时有疏略的编写态度。真诚的呼吁学界对写作教材的编写给予重视,呼吁对一个学者评定时,将其编写的教材计数在内。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基本载体,是学科发展程度、深度的呈现,更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无言导师。现通行的大学写作教材有很多,学界也还在用心地探讨写作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编写体例问题。本文绕开这些普遍为学界关心的话题,重拾写作教材编写态度一题,通过分析现有写作教材存在的弊端:禁不起推敲的科学性、过于集中的单调性、力求简洁的肤浅性等三方面,来展现写作教材编写时呈现的不够谨严,时有疏略的编写态度。真诚的呼吁学界对写作教材的编写给予重视,呼吁对一个学者评定时,将其编写的教材计数在内。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曾几何时,"以本为本"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思想,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新课程下教师必须转变教材观念,放开手脚,合理地、创造性地用教材.  相似文献   

12.
陈兆瑞 《成才之路》2012,(17):47-47
新课改的开展,其实就是基础教育的一场变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与"学"的贯穿过程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相似文献   

13.
问卷调查发现:安徽省教师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中"问题探讨"栏目使用率较高,该栏目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达到了该栏目设计的功能。分析发现教师使用率高的"问题探讨"具有资料内容具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与新课关联紧密,设计的讨论题难易适中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人教版教材"问题探讨"的编写质量,课题组就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供教材编写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之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体例,体现了全新的教材编写理念,它按照知识模块和学习专题编写,不再强调历史学科自身严密的知识体系,而是完全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教材编写体例的全新变化,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逼迫着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要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新课程历史教学的诸多方法中,笔者认为"演绎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师编写"导学案"要充分"吃透"教材,"灵活"使用教材,要学会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权威"和知识的"讲授者",变成了课堂的"引领者""倾听者""帮助者"。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个性化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接受程式化、单一化的知识。对于人物的理解过于平面化,甚至提到一个人,就有一个相应的"标签"可以贴上。教材的编写、考试的方式、教师的素质都是形成这样一个现状的因素。要实现新课标中提出的"个性化阅读",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17.
1.如何理解主题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简称《标准》)倡导的主题活动教学法,是一种能有效地培养情感、习得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法和教材观念的改革,以往的教材编写过于重视学科内在逻辑序列,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在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改革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教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质量.面对教师教育改革以及基础教育的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与挑战,在编写《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将注重方法与理性实践作为指导思想,以知识逻辑为明线、思考方法为暗线进行整体架构,并遵循"问题驱动"、"方法引领"、"案例诠释"的编写原则.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科书,其内容编写突出了科学性、直观性、灵活性、实用性、趣味性及生活性,特别是教材设立"科学窗""阅读材料"两个"阅读类"栏目,呈现了一些延伸与拓宽的知识,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进一步开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开发的教材体例主要有章节型和任务型两种,前者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导致技能训练不足,后者过于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导致理论知识拆分显得支离破碎。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设备维护》教材开发为例,探索基于章节型与任务型相结合的编写方法,按照"情境导入→知识引导→基础训练→技能训练→重点串联"的脉络进行,既突出实践技能训练,又贯穿"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