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从“引导学生个性选择,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尊重学生个性解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鼓励学生个性质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则能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全面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2.
王秀贵 《科教文汇》2008,(17):69-69
探究性阅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属于重要内容,不仅可对学生识字、表达能力予以有效培养,并且可为后期作文写作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予以有效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使学生爱上阅读,可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兴趣;强化学生阅读体验,领悟作者表达情感;传授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延伸兴趣,由此强化写作能力,且开阔视野,培养健全人格。本文现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必须要充分得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要将阅渎活动变为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充满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培养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阅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和体验。  相似文献   

8.
韦月霞 《科教文汇》2012,(26):87-88
基础教育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发展疏导。语感的培养、有创意的想象教学内容、个体体验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无法靠老师的分析来完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肖勇 《科教文汇》2008,(36):95-95
阅读是阅读者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注重语言知识的丰富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11.
徐丽红 《科技风》2011,(21):234
目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具有语文素养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语感。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做法,无疑对初中语文教学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体验是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学生从体验中可以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也将"注重情感体验"列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彰显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4.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而情感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提是激发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产生积极的情感;情感的基础是实践,要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力量,丰富数学情感;尝试成功是发展情感的有效武器,要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形成更积极的数学情感;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那么数学情感就不容易衰退。  相似文献   

15.
潘英 《科教文汇》2007,(9S):57-57
体验是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学生从体验中可以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也将“注重情感体验”列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彰显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6.
陈志雄 《知识窗》2012,(1X):50-50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让探究性学习走进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尤其在当今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形势下,通过有效的英语阅读来获取信息并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自身的英语水平。本文旨在通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重视情感因素几个方面来探讨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的阅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探索带给我们惊喜,让我们感受到教语文、学语文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学生情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性质.了解学生情感并有在现实体育教学中给予培养和体验,可激发学生为祖国和社会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的热情,使学生成就学业,服务未来.  相似文献   

20.
唱歌课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情感的真实体验.也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用歌声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