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积累的从业经历与市场关注,并依据对中国图书产业已形成的行业状况、市场领域的各种品牌价值、营销渠道的分析,特提出中国图书产业的发展应该瞄准几个方面的主张.即要充分运用企业资源,着重经营好“生活类图书、旅游类图书、女性专题类图书、文化类图书、经管类图书、励志类图书、艺术类图书、教学读物类图书、古籍读物类图书”九大图书版块.下面笔者分别对这九类图书的基本市场状况进行简单陈述.  相似文献   

2.
2006—2017年,国内出版了一批书话类图书,内容集中于文学、历史学、编辑学、图书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书话类图书存在出版总量不多、出版结构失衡、受读者关注的精品图书比例偏低、批评性著作导读和宣传缺位等问题.文章建议从精品图书的创作生产引导机制、优化出版结构和学科门类、加强阅读批评研究和深度阅读实践,以及书话类图书阅读目录的评选推荐等方面开展工作,以提高书话类图书的出版质量和全民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类图书依然是全部图书的重头戏 十年来,教育类图书同其他类别的图书一样,总的趋势是上升的.除了教育类图书的绝对数量始终保持着迅猛的上升势头外,教育类图书占全部类别图书的比例的上升速度也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4.
2016年好书榜体现并代表了我国出版选题的核心价值,集中显示了我国出版业的选题指向,凸显了我国出版业的内容特色.本文选择10家代表性出版社的好书榜进行分析研究.这些好书榜共涉及36个图书种类的164种图书,内容多元,学科跨度大,其中历史类图书、小说类图书和传记类图书占据前三,主要特点有:一、既注重内容多元化,又注重品牌的构建;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受读者欢迎;三、历史类图书新作表现不俗;四、近代中国反思类图书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五、现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类图书成为热门;六、文物考古类图书具有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5.
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看到,2001年至今我国教育类图书出版量近30余万种;教育类图书占全部出版图书总量40/以上;全国近560家出版社参与教育类图书出版;教材、教辅图书占教育类图书总量90/以上,年均增长8000余种。教育图书包括各阶段、各层次的教材、教辅、教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当前健身热的同时普遍表现出的缺乏科学专业指导的问题,以及各种政策利好,指出科学健身类图书出版面临的机遇.分析了新技术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科学健身图书出版的影响,提出了要从图书产品结构方面做好规划、突出专而美的出版定位、不断优化图书产品的阅读体验、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开发图书产品等以全媒体出版理念策划科学健身类图书出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出版在线报道: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版新版译著近万种。品种数量迅速增长,社科类和文学艺术类图书却出现翻译质量混乱、下降的现象。译林出版社社长顾爱彬指出,一件商品质量越好,成本越高,翻译类图书也是同样道理。出版一本优秀翻译图书,需要一流的译者、优秀的外文编辑,需要逐字逐句根据原文推敲文字,这样出书,成本高,价格也比较高,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艺术类图书销售稳中有升。特别是一批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广告设计类图书深受读者青睐,成为艺术类图书销售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前,为提高艺术书店档次,广告设计图书一直作为销售配角,只是少量备货,一星期只能售出几册。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宁波广告业发展迅速,从事广告设计的专业人员也不断增多,他们很需要一些高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苏华 《出版科学》2012,20(2):98-10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图书出版业前后经历了兴盛与调整发展两个阶段。在兴盛阶段,图书出版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图书出版集中度较高,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图书的出版是其重点。同时,也特别重视文化教育类和社会科学、政治类图书的出版。进入调整发展阶段以后,图书出版类型发生了变化,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图书以及科学知识普及类读物增长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简要分析大众类、教育类和专业类图书市场各自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特点及其定价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众类与专业类图书的定价进行实证探讨,并对比国外这两类图书的定价,提出我国的图书定价存在明显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杞茗 《出版广角》2019,(22):58-6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出版业获得了高速发展,音乐类图书的出版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文章从音乐史料整理类图书的界说、类型、特点与意义方面对音乐史料整理类图书的价值进行归纳与评述,指出音乐史料整理类图书与音乐工具书、研究专著一起共同促进了音乐图书出版的多样化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时讯中国文学文化经济类图书受欢迎10月19日央视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栏目连线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朋义: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图书格外地受欢迎,最受欢迎的是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学、文化、语言  相似文献   

13.
郑萍 《出版参考》2021,(6):54-56
"互联网+"时代,考试类图书出版与营销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编辑的工作重点已经由传统的案头加工、图书出版向品牌包装以及"教育+"新的模式发生转移,而全方位的精准策划对考试类图书的运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王一珉考研政治书系"出版为例,通过对选题策划、卖点设计、渠道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思考图书的内容价值与渠道力,以期探索互联网时代考试类图书新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传统文化类图书成为很多出版社新的增长点.各家出版社争相出版有关传统文化的图书,有的出版社把古籍进行影印出版,有的出版社组织专家对经典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还有的出版社把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按一定体例组织起来,形成供中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与一般图书相比,传统文化类图书涉及的内容广泛,不同学者对其中有些内容的理解不同,不同版本对其中个别字、词的处理不同.为了提高传统文化类图书的编校质量,本文从引文核对、译文推敲、出处核查、地名人名查证、故事梳理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类书稿的编辑要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供同行切磋交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也使得我国图书出版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空间。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图书出版又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女性生活类图书作为图书出版的一大类,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出版界的思考。本文主要就女性生活类图书的出版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指导其出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梅 《采.写.编》2021,(7):117-118
伴随着新的视觉传播媒介的进步与发展,图书视觉化发展已经是图书转型的必然现象,那么怎么对纸质类图书的视觉传播方式进行完善,从而摸索出一条适合新媒体视觉文化发展的道路,这将是图书出版人员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进行如下探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文学类图书的现状和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是人类将自己的思维、感情、感受等心理活动通过文字形式表达而形成的艺术.文学类图书作为文学的物质载体,成为文学思想传播的主要承担者.让阅读者触摸历史、释放情感.1978年以来,文学图书类的出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文学作品、文学图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消费产品.从1999年至2008年历年图书出版的数量来看,所有类别的图书均在2007年达到了高峰值.文学类图书不同于科学技术类图书,其读者群体的广泛性是任何类别的图书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8.
建筑类图书是图书出版的重要门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图书的出版数量和质量较以往有了极大地提高,建筑业的繁荣以及建筑类大专院校的数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大,极大地促进了建筑类图书的出版。2007年,我国出版建筑类图书的专业或综合出版社超过100家,出版的建筑类图书超过10000种,建筑类图书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造成建筑类图书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选题策划已经成为建筑类图书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虽然没有披露销售总额的确切数据,但法国出版行业在2012年的表现,实在令人高兴不起来. 据法国出版行业刊物初步统计,2012年法国出版物的销售总额,与2011年相比呈下降趋势. 只有出版物的直销是亮点 从出版行业掌握的情况看,"减少"似乎成了"主旋律".在文学图书领域,小说类图书(虚构类图书)与2011年相比减少1%以上,非虚构类图书与2011年相比减少4%,文学图书在市场上越来越卖不动了.在专业图书领域,科学·医学类图书与2011年相比减少4%以上,经济·经营类图书与2011年相比减少2%,法律类图书与2011年相比减少4%以上.辞典·百科全书与2011年相比减少2%,美术类图书和实用类图书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两位数,学习参考类图书和文库版图书也减少1%.更严峻的是,2011年与2010年相比增长的图书领域,在2012年与2011年相比的时候,均呈现零增长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王麟 《编辑学刊》2021,(1):103-107
文物建筑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报告类图书的出版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下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报告类图书出版物的编写与出版匮乏,无法满足新时代文物保护主要目标这一问题,文章从组建编写团队、构建图书内容、创新图书出版形式等方面,对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报告类图书出版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