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北大、复旦、南大等十几所著名高校的近两百位专家费时数载进行古籍的白话翻译工作,在很多人看来也许很不值得,有一种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但是《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就是这样做的。作为我国第一部由政府权威部门组织编纂的大型古籍今译工程,《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由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组织北大、复旦等全国18所重点大学古籍文献研究所的专家学者,经过近4年的时间编著完成,总字数超过1200万字,所收古代名著以文学、历史为主,兼及哲学、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包罗自先秦以至明清的各代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3.
由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译的《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下称“选译丛书”),到1991年底,已经出版到100种(101册)了。已经出版的古典文史名著选译,约1400万字;加上正在增补的若干种,全套丛书收书可达133种,总字数近二千万。这在中国出版史上,应该说是一项很大的文化工程。它的出版,是系统今译的开始,标志  相似文献   

4.
记者洛丁报道,六年之前当江泽民总书记为《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书写“做好我国古代文史名著的传播普及工作,使其古为今用,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题词,为巴蜀书社赢得了荣誉,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为弘扬民族文化,努力进行古籍今译和鉴赏工作取得了累累成果。巴蜀书社社长黄葵告诉记者,这套书(三批)的发行量已达数万套,而且已在台湾出版了繁体字版。与此同时,还相继推出了《唐诗·  相似文献   

5.
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的《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三批共135种,最近已由巴蜀书社全部出齐。该丛书由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组织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编著,总字数超过1200万字。所收名著以文学、历史为主,兼及哲学、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包罗先秦至明清各代的传世佳作。收入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已经出到100种101册(其中《史记》为2册)。4月份,最后的33种也已交稿。这样,全书133种即将呈献在读者面前。一项服务当前、造福子孙的普及优秀古代文化、进行爱国教育的大工程便宣告完工了。回想这一套丛书动员18所院校,投入一百余人,从1985年筹划,1986年起步,到今天已度过了六、七年的岁月,个中甘辛令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
在整顿之后,每个出版社面临着新的抉择是什么呢?一是出书质量要高;二是好书品种要多,印数要大;三是价格要便宜,薄利多销。哪个出版社能做到,就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反之,虽能热闹于一时,但终会在无声无息中消失。最近,四川巴蜀书社推出一套“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丛书共50种约1200万字。江泽民同志为这套书题词:“做好我国文史名著的传播普及工作,使其古为今用,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江泽民同志在翻阅这套丛书的时候还说:这套丛书很好,它不仅对于青年学生有用,而且对于大学、中学教师也很有用,甚至连有一定文史基础的上了年纪的人读一读,也很有好处。这套丛书精选了先秦至明清有代表性的佳作,以文学、历史为主,兼及哲学、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用现代白话文加以今译。比较通俗,可读性很强。丛书被国家教委列入中、小学图书馆(室)必备书目。从这套丛书联想到出版界面临的抉择,首先是出版者要出好书。多出好书是出版者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标志,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巴蜀书社的这套丛书,好就好在是名著,出版的质量高,它的出版,使读者了解祖国优秀文化,了解祖国历史,帮助人民提高文化素质,激励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其实不仅是巴蜀书社如此。去年平息反革命暴乱以后,经过扫黄、整顿出版社,许多出版社端正了指导思想,致力于多出好书,一大批好书已经问世,如北京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7卷)、辽宁人民出版社的《企事业改革家列传》、辽宁少儿出版社的《五千年演义》、山东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十周年了。《中国典籍与文化》要我写篇纪念文章。写什么呢?我算是委员会的委员兼人才培养组的成员,但自己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已在1988年西安会议上汇报过了,近几年来别无新东西可说,面对创收和“下海”新潮更拿不出妙计良策。讲科研,我所主持的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人员、实力上都不敢和北京、上海等地兄弟所相比。委员会的大项目“三全”“四全”等我更无勇气来挑,挑起来的中等项目《全唐诗文作者汇考》(初唐部分)和参与全译《二十四史》的工作则尚在进行之中。无已,还是把承乏《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常务编委所做的工作来点回忆,因为  相似文献   

9.
杨嫚 《图书馆学刊》2005,27(2):44-45
民国时期丛书的出版十分繁荣,其间短短几十年出版了大量古籍丛书。古籍丛书出版的兴盛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民营出版机构成为当时古籍丛书的主力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部丛刊》、《丛书集成》与中华书局出版的《四部备要》是当时古籍丛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出版说明,民国时期的古籍整理、编辑与出版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这套《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所讲的版本,是书的版本,是中国书籍的版本,而且主要是讲现代书籍之前通称为古籍的版本。这好像只是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学问,其实并不尽然,凡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史、经常接触使用古籍的人,都得多少有点这方面的知识,事实上也有很多学人懂得了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成为古籍版本专家或爱好者。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丛书综录》等丛书目录所载词集类丛书甚为丰富,然囿于中国古代典籍浩繁等原因,失于收录者仍时或有之。兹依吉林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补辑漏收词集类丛书目录4种,并作叙录。4种词集目录分别是:《花萼联咏集》、《海宁三家词》、《寿香社词钞》、《雍园词钞》。  相似文献   

12.
眼前的这一本本小巧玲珑的书,叫人爱不释手。庄重而又不失素雅的封面上,印着闪闪发亮的标题字,简洁又醒目;袖珍的体形,每册都只有三寸高。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名著袖珍本》小丛书第一批共推出六本,它们是《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老子、孙子》、《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菜根谈、幽梦影》,都是古代名著的精华。这套丛书中的名著所用底本精善,凝聚着整理者和编  相似文献   

13.
在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关系史上,典籍的交流无疑是其中繁富而灿烂的篇章。而作为古代文化汇聚和总结的古籍丛书,对于中日典籍交流起了殊可称道的重要作用。笔者近年来致力于古籍丛书的考究,同时对中日文化交流史亦颇有兴趣。本文拟从数部影响较大的丛书入手,来探讨中日典籍交流史上的有关问题。清代鲍廷博辑、鲍志祖续辑的《知不足斋丛书》,计三十集,凡收书二百零七种,是一部以精善著称的大型综合性丛书,在古籍丛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丛书注意收录从东瀛传返故国的中土佚书,如《论语集解义疏》、《古文孝经孔氏传》、《孝经郑注》、《全唐诗逸》等,均颇具参考价值。此乃《知不足斋丛书》的一大特色,也是后人对该丛书给予高度评价的重要缘由之一。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仅就在古籍普查中遇到的《中国丛书综录》等书未收的丛书及版本、子目有差异的情况做校补.  相似文献   

15.
浅谈古籍丛书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古籍丛书是开发利用馆藏文献的重要资料来源 所谓丛书,就是汇集许多重要或难得的著作为一书.我国古代各类重要著述均收录在丛书里,因此,古籍丛书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重要的资料来源.在过去学者仿求古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依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历代丛书.丛书对于方便读者、保存古代文化和古籍的流传,起到了其它类别图书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古籍影印图书尤其是新编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崇.在国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无疑是这个领域的翘楚.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新编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始于1996年出版的《二十四史订补》.1998年,历时十年的大型综合性古籍丛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全部出齐.1999年《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的编辑出版,标志着国图社的新编古籍丛书步入了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动态     
《全国新书目》2010,(5):6-7
《汉译名著》将达500种 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品牌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以下简称《汉译名著》),近日召开第十二辑专家论证会,学者们从商务印书馆近几年出版的90多种译著单行本中遴选出30种汉译名著作品,拟在今年年底全部出齐。届时,《汉译名著》总数将达500种。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史料》2004,(4):61-64
一、“三套丛书”的创建和工作概况 “三套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外国文艺理论丛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的简称。它创始于1959年,迄今历时四十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籍丛书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丛书作为中国古代典籍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与突出象征,其数量甚巨,收入《中国丛书综录》者达2797种,加上其它未收之古籍丛书,约有6000余种之多。另据杨家骆统计,中国历代著述之确曾成书并经著录者至少有25万多种。而今存者仅约10万种左右,其中收入丛书中者约达8.5万种,赖单行散刻流传者,为数仅1.5万种。在8.5万种中仍有单行本者为数亦约1.5万种。故而,今存之10万种左右中国古代典籍,赖丛书之辑刊而不坠者,多达约7万种。由此可见,古籍丛书在整个中国古代典籍中占有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19日,西安图书馆与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正式签订文献保管协议,为其送来的一批清代、民国年间的古籍提供免费保管存藏服务。这批古籍包括《畿辅通志》、《四库备要》、《资治通鉴》等丛书的部分书册以及古代教学类图书,将至少在西安图书馆"托管"3年~([1])。古籍所有权仍归西安市第三中学,西安图书馆将依托西安市古籍保护中心的专业化力量,组织人员对其进行鉴定、分类、整理研究以及数字化加工,更好地将古籍的价值为全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